自组织吧 关注:22贴子:4,808
  • 9回复贴,共1
0


1楼2008-01-04 21:51回复
    有学人问一禅师: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禅师答: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此学人到也伶俐,悟了.


    2楼2008-01-04 21:55
    回复
      等了这么久都没人解说,还是我来喷点口水吧.


      3楼2008-01-04 23:25
      回复
        单论见地,所谓的清净与污浊(山川大地),动与静等一系列的二元对立皆是识心的虚妄分别,凝结而成但无实义.此外说清净本然,非清净本然,是名清净本然.决非于污浊之外另寻一清净本然,岂不知山川大地亦是清净本然(妙明之体)的心中物,本体之妙用,相分.何来清净不清净之说.


        5楼2008-01-04 23:52
        回复
          本自清净圆满,此一汉子偏要生事执个清净,问一句何生山川?如此是非便生了.禅师眼明手快,反问到清净本然(不是息心除妄想 ,只缘无事可商量.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云何忽剩山川大地(无事生事,惹事生非)!!!不过此汉到也伶俐,于棒下而能承当.


          6楼2008-01-04 23:53
          回复
            于证量上说来,随众生心量,寻业发现.你看是山川大地,他看是清净本然.八地菩萨眼中的外器世间(即山河大地)是很清净的。怎样的清净呢?弥勒五论的《经庄严论》里讲过 ,菩萨到八地时,开始转识成智 ,当其五根识(眼识、耳识等)转化成智慧以后,所见就如同极乐世界一样:地面不再是土石瓦砾,而是琉璃珍宝等等……,其实,在人们心中所谓“琉璃”的概念也是不清净的,但因为人们喜欢琉璃等珠宝,才将清净刹土形容成琉璃等珍宝的样子,这是针对人们的喜好而言的。实际上,在菩萨的境界中,一切都是智慧的现象、非常清净的现象:所闻是妙法音声,所饮是甘露……,当然,凡是言词所能传递的,都属于分别念的范畴,都无法真实地表达菩萨的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7楼2008-01-04 23:56
            回复
              《维摩诘所说经》中有这样一段内容 :
               一次,释迦牟尼佛在传法时讲道:诸位菩萨如果想感受外境的清净,就应当自净其心。心净,则外境清净,修行至心净之时,外境也会随之而清净。当时,舍利子也在佛陀身边,他心想:娑婆世界这么不清净,难道释迦牟尼佛的心仍然没有清净吗?
               佛得知他的想法后,便反问舍利子:生盲看不到日月,这是日月的过失,还是盲人的过失呢?舍利子回答说:是盲人之过,而非日月之咎。因为盲人没有眼睛,所以看不到日月,而不是日月不存在。佛又说道:娑婆世界的本体永远是清净的,但凡夫人就像盲人一样,始终无法看见。
               此时,一位从其他佛刹来至娑婆世界听法的菩萨说道:我现在所见到的这个佛土就是清净的。舍利子不以为然,就反驳道:此佛土是不清净的!于是他们二人就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正当难解难分之际,佛以神通显示了娑婆世界的本来面目,在场的所有人都亲眼目睹到:娑婆世界就像西方极乐世界等诸佛刹土一样,十分清净庄严。
               之后,佛陀告诉大众:我的世界本身就是这样,永远都是这样,只是你们没有看见而已。
               此经是纯粹的显宗经典,其中也提到了“世界本来清净”的说法,可见本来清净的观点,并不是密宗所特有的。


              8楼2008-01-04 23:59
              回复
                以前也问过某些人,其回答也不引了.今天随便说说而已,莫做标准答案,公案这东西讲究个机.禅话谁都会说,但于言外是否站得住脚....


                9楼2008-01-05 00:06
                回复
                  


                  11楼2008-02-29 16:55
                  回复
                    • 211.136.222.*
                    天哪!


                    12楼2008-02-29 23: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