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湿疹(湿疮)的中医证候主要有湿热证、风热证、血虚风燥证、脾虚湿蕴证。对于各证候的相互兼
夹证候及其他少见证候,如血瘀、阴虚、气虚等未能概括在内,则宜根据临床实际酌情参补。
(1)湿热证
湿热证即湿热蕴结证、湿热内蕴证。为湿热互结,热不得越,湿不得泄所致,多见于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以急性发作为主者。
①主症:皮肤潮红、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
②次症: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诊断标准:在湿疹的基础上,单纯具备主症2项+次症2项及以上者,即可诊断为湿热证。
(2)风热证
风热证即风热外袭证、风热外侵证。为风热侵袭肌表所致。多见于亚急性湿疹患者。
①主症:皮肤丘疹、鳞屑、结痂;自觉瘙痒。
②次症:舌红,苔黄,脉数。
诊断标准:在湿疹的基础上,单纯具备主症2项+次症2项及以上者,即可确诊为风热证。
(3)血虚风燥证
血虚风燥证即血虚风盛证、血虚肤燥生风证。为血虚风胜化燥,皮毛、肌肤失养所致。多见于慢性湿疹患者。
③主症:皮肤肥厚粗糙,鳞屑,色素沉着;自觉阵发性瘙痒。
④次症:苔藓样变;舌淡,脉细弦。
诊断标准:在湿疹的基础上,单纯具备主症2项+次症2项及以上者,即可确诊为血虚风燥证。
(4)脾虚湿蕴证
脾虚湿蕴证即脾虚湿困证、脾虚湿盛证、脾虚湿泛证、脾虚夹湿证。为脾气虚弱,湿浊蕴结肌肤所致。多见于脾胃功能紊乱,消化不量的慢性湿疹,尤其是儿童慢性湿疹患者。
①主症:皮损色淡或褐,红斑、丘疹、丘疱疹、少量渗液或皮肤肥厚、粗糙;自觉瘙痒。
②次症: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胖。苔腻,脉濡或滑。
诊断标准:在湿疹的基础上,单纯具备主症2项+次症2项及以上者,即可确诊为脾虚湿蕴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