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额中心校校本研修吧 关注:86贴子:5,994
  • 5回复贴,共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求,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更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苦学”变成“乐学”。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1、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在平等对话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配合老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师生间心灵不沟通,产生了对立情绪和对立行为。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首先就要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每个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对学生抱有亲切感、信任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绝不能高高在上, 伤害学生自尊,侮辱学生人格,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只有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规律,共同享受成功喜悦的过程。
如我班上有一位学生,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善于交朋友,学习成绩差。针对这一情况,老师请他坐在同样的椅子上,伏在同一张桌子上,面对面与他进行个别谈心,帮助他分析存在的问题,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上课有意请他回答问题。并且主动和他交朋友,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慢慢地这位学生改掉了以前的不良习惯,性格开朗了,学习也进步很快。后来,还被选为班干部。
2、欣赏学生,激励激情,在自主学习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学生在积极评价的体验中处于兴奋状态,自尊心得到满足,自信心得到提高,自然会增强自主学习的热情。但教师在鼓励、赞美学生时,应注意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赞美的语言、语气应有所不同。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学”的角度,重视“备学生”,并从教学观念、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方面,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学效果的优劣,最终主要取决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程度。
3、语言风趣,讲求艺术,在快乐享受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幽默的语言是点燃激情的火种,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语言作为交流信息、思维、感情的桥梁。如果老师的语言生动有趣,就能活跃课堂气氛,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地避免枯燥无味的说教,力求把抽象的概念刻画得生动形象,把定义、法则描绘的栩栩如生。


1楼2014-05-28 09:18回复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让他们在实践中享受探索学习的乐趣,体验分享成功扥喜悦。
      ①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教师应该在课前设计好学习活动,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②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教师在这个时候再站出来指导学生,使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思维结合起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兴趣的前提保证。新的课程标准不是一直要求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培养兴趣吗?


    2楼2014-05-28 12:30
    回复
      2025-05-28 17:02:58
      广告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兴趣的前提保证。


      3楼2014-05-28 17:17
      回复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兴趣的前提保证。


        4楼2014-05-29 09:56
        回复
          ①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教师应该在课前设计好学习活动,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②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教师在这个时候再站出来指导学生,使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思维结合起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5楼2014-05-29 09:57
          回复
            说得好


            6楼2014-05-29 19: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