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云曼古城客栈吧 关注:11贴子:261
  • 9回复贴,共1

我是丽江人,我为丽江代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要给自己编制一个美丽的梦,因为梦往往不是那么真是。丽江也是,不要提前过高期望丽江的风景丽江的人,不要给自己编制一个美丽的丽江梦。更不要把你所想象的强加在丽江身上。当你没有了平静的心,当你没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心态。你将感受不到她的美,感受不到她身上多带来的宁静悠然之美。丽江游。请带着闲适的心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5-28 17:21回复
    我在丽江,不是为了艳遇,不是为了旅游,也不是为了疗伤。只因为我生在丽江,曾经有人问我在丽江干嘛?我说了句,我不知道我在丽江做什麼。只是我祖宗八辈都在这罢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28 17:2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中文名 :纳西族
      外文名 :Nakhi
      人 口 :324679
      语 言 :纳西语
      文 字 :东巴文、哥巴文
      信仰 :东巴教、藏传佛教
      地 域 :云南、四川和西藏的交界地区


      IP属地:陕西3楼2014-05-29 13:48
      回复
        文字
        一般认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


        IP属地:陕西4楼2014-05-29 13:49
        回复
          东巴文字的载体东巴纸是古时东巴专用,用以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其工艺纯属手工作坊,只有出自此作坊的东巴文字,才是原汁原味、富于魅力的。东巴纸由和圣文老师的祖先在300年前发明自制的,失传10多年后,又由和老师重新恢复了东巴纸的生产,并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了书画纸、装裱、高档名片、压花书签、压草封活面藏经纸等系列,它工艺精美的质地、防虫驻的特点,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东巴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果。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有五千多卷。白地东巴纸为弘扬东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IP属地:陕西5楼2014-05-29 13:50
          回复
            宗教信仰编辑
            纳西族服饰:披星戴月
            纳西族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等宗教。
            丽江纳西族还普遍信奉“三朵”神,成为多种信仰的民族。


            IP属地:陕西6楼2014-05-29 13:50
            回复
              遗产名录编辑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1997)
              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 (2003)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2003,与兄弟民族共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东巴画(200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200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热美蹉”(2008)


              IP属地:陕西7楼2014-05-29 13:51
              回复
                民族历史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唐代,部分纳西先民沿雅砻江南下,抵达丽江。随后挥师南下,在洱海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权——越析诏。史称越析诏“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忌”。越析诏为时不长被南诏所灭,纳西先民南下步伐由此止。此后,纳西先民退回金沙江中游流域;500多年间,在唐王朝、南诏、吐蕃三大强势的夹缝间苦苦周旋,艰难生存。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铸就了纳西族深沉坚韧、灵活机动的民族性格。同时,纳西族的文化受到这三大文化圈的润泽,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由此滥觞。宋代,纳西先民的政治环境有了改善:北部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南诏也陷入了混乱;东边的宋王朝则穷于应付北方游牧民族,无力经略西南。“故自南诏以后,麽些之境,大理不能有,吐蕃不能至,宋亦弃其地,成瓯脱之疆,经三百五十年之久。”纳西族由此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独立发展时机。在社会经济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农耕文明已取代半耕半牧的生产状态),政治上分散的麽些部落渐趋统一;东巴文化体系逐渐宏大完善。清代以后,木氏势力渐趋衰微。原因是西藏又一次纳入中央王朝辖治的版图,使丽江失去了“西南藩篱”的政治区位优势,且木氏土司把持的庄园领主经济渐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1723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木氏土司此后一蹶不振,受益的是丽江经济,丽江的地主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也渐趋繁盛,丽江古城的格局最终形成。殉情现象由此大量蔓延,丽江被外人称为“殉情之都”。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5-30 08: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不在丽江,只是在去丽江的路上。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6-13 14:05
                  回复
                    生活告诉我们低调的才能活的久。NO ZUO NO DIE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6-15 07: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