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吧 关注:22贴子:4,808
  • 6回复贴,共1

再给我十年 江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8-01-07 12:39回复
    这是一个晴朗的冬日,天蓝得让人晕眩。我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数着输液器中滴下的滴剂,一滴、两滴、三滴…… 
    住进学校医院以后,病情一直在加重,开始还能每天下床走一走,到现在必须卧床吸氧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晚期肺癌嘛,意味着死刑缓期执行。 
    外面医生办公室的门好像开了,隐约传来母亲的啜泣声:“这样孩子不就完了吗?”“是很危险,可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你一定要镇静,在孩子面前不能哭!”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母亲和护士长走了进来。母亲的眼睛已经哭红了,但强装出笑脸:“孩子,明天咱们去通县,北京肿瘤医院。大夫说你的病能治好!”护士长微笑说:“江涛,晚上想吃点什麼?我去给你做,酱牛肉吗?这可是我最拿手的。”我向护士长道谢。母亲说:“孩子,你想吃什麼,妈去给你做。”
    我看着窗外蓝蓝的天说:“妈,我想去阳台上走走。” 
    “这可不行,你身体太弱。”母亲说。“我想去!我想晒晒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我心想:这也许是最后一次了。 
    “那也要等滴剂滴完啊!”护士长说。 
    好不容易滴完了,母亲帮我穿上棉衣棉裤,扶着我蹒跚地来到阳台上。冬天冰凉的空气使我精神一振。阳台对面正是学校的荷塘,现在已经结了冰,年轻的男女学生们的身影在上面穿梭。塘中的小岛也完全被积雪覆盖了,到处都是白色。在这一片白色中,姑娘们身上鲜艳的羽绒服就格外显眼了。 
    我不禁想起了我生长的故乡长春,那儿的雪比这裏还要大,还要厚。五年前,在长春,也是在冬天,也是在一场大雪之后,当我踏厚厚的积雪走进高中教室的时候,发现同学们正用一种奇特的眼光在看我。正纳闷时,物理老师告诉我:“你获得了省物理竞赛一等奖,将代表咱们省去天津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在天津,清华大学招生办的老师看到我的「全国青少年软件交流会」的获奖证书时,告诉我:“你已经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了,系和专业随你挑。”就这样,我进入了向往已久的全国最高学府。 
    大学的四年是积累知识最快的四年,也是我思想趋向成熟的四年。我不仅以优秀的成绩学完了各门课程,课余时间编的计算机软件还获得了科技作品奖。在乐队裏我是出色的乐手;在学生会我是称职的组织者;在古典吉他大奖赛中,我是亚军获得者。在短短的半年中,我参加了托福、GRE综合及专业考试,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还有半年就将毕业了,正是该大展鸿图的时候,谁想到竟会…… 
    夜里,我失眠了,想这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夜晚中的一个夜晚了。看来母亲也睡不着,每隔十几分钟便起来看我的被子是否盖好。我赶紧闭上眼睛,心里一阵发酸。小时候生病,母亲就是这样没日没夜地守在我身旁,没想到20多岁了还要母亲这样照顾。父母为儿子操劳一生,我曾想过等工作后要好好照顾父母,可如今……命运是多麼不公平啊! 
    确诊之后,我有过一段时间的恐惧。那时候,父亲告诉我,一个男子汉在他死的前一天也要做到该干什麼就干什麼。我按父亲的话去做了,因为,我该是个男子汉了!而此刻我的心裏只有遗憾,我在心里说:“上帝啊,请再给我十年吧!我保证会让你为我骄傲的!”…… 
    一转眼,两年半过去了,我一次又一次闯过了鬼门关,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各种痛苦。我学会了以一种超脱、乐观的态度面对死亡与病痛,学会了像过去鼓励我的老病友那样去鼓励丧失信心的新病友,学会了在孤独与寂寞中寻找欢乐。 
    精神好的时候,我开始听音乐,看书,从中体会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探求生活的真正意义。音乐给了我最大的慰藉和鼓励。耳机中传来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这是我过去常听的一支曲子,但此刻听到它却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激动。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要活下去呀!在阴曹地府,哪会有这麼动人的音乐啊!”而在阅读中,我萌发了写作的念头。不知不觉中,一本本笔记本被我写满了。 
    从此,音乐和写作成了我的精神支柱。在患病的第三个冬天,我从北京电台中听到《音乐与我》的徵文消息,几乎没假思索,便把自己对生活对音乐对世界的爱和留恋化为一篇《爱的罗曼斯》。出乎我的意料,它获得了一等奖。更出乎我的意料,人们对我这样一个重病缠身的青年所做出的这一微不足道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怀。电台工作人员还来医院探望我;《为您服务》的记者和编辑们为我寻医找药;步履蹒跚的老妈妈带补品来看我;热情焕发的年轻人送来磁带;五十年代北京大学的一位毕业生以他年轻时与心脏病斗争的经历鼓舞我;我父母的单位,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为我发起了募捐;连几岁的孩子也献出了自己的压岁钱…… 
    如今,我又结束了一个疗程的放疗,病情得到了缓解。我还在写,还在阅读,还在弹心爱的吉他,我的心脏还在随祖国前进的脉搏跳动……我在心里说:“再给我十年吧!我会让你们为我骄傲的!”


    2楼2008-01-07 12:49
    回复
      江涛,1968年1月31日生于吉林长春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是一位成绩优异,各方面都有出色成就的大学生。
      江涛自小就聪明懂事,立志高远,在家还在吉林长春时,他就立志要进入北京的大学读书。由于在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出色成就,他获得全国青少年软件交流优秀作品奖,因此,1987年江涛被免试保送进入清华大学。随着父母调进北京,江涛学习更加刻苦。
      1991年,江涛读大学四年级,还有半年就将毕业时,不幸降临到他头上——他被诊断为肺癌,而且是晚期。
      这对江涛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一贯乐观的江涛沉默了、近乎绝望了。当江涛看见母亲哭红了眼睛,却还强装出笑脸安慰他时,当父亲告诉他,一个男子汉在他死的前一天也要做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时,对生命充满渴望的江涛决定不向命运屈服,决定振作精神,决不沉沦,为自己短暂的生命划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在积极配合医院治疗同时,江涛拿起笔,记录下他最后的美好的时光,在短暂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完成了包括长篇小说《象牙塔中的青春》在内的25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描写出他生命最后一刻的爱与希望,展现了他对生命的向往。
      在治疗间隙,江涛还热忱帮助医护人员学习计算机。他的不屈的抗争和对生命的渴望和珍惜,深深打动了所有知道他的人。1994年江涛被评为抗癌明星。
      但现在的医学还无力击败肺癌,经过几年与死神相博,只在这个世界生活了27年的江涛于1995年5月18日病逝于北京红庙医院。临终时,江涛将自己心爱的电脑和准备结集出版的小说稿酬都捐赠给癌症康复中心。
      现在,江涛静静长眠于北京西山福田公墓桃花园中,其墓碑上挽联是“江流千古,涛声依旧”。
      江涛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人们,也深深感动了出版社。为了实现江涛的遗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决定免费出版江涛的遗著集《再给我十年》。1998年5月江涛的遗著《再给我十年》他的母校清华大学首发。
      《再给我十年》收录了江涛在病重期间写下的在全国引起广泛而强烈反响的多篇获奖散文,并首次推出了他在病床上忍痛完成的长篇小说《象牙塔中的青春》。该书的稿费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捐出的该书利润一起捐赠给癌症康复中心,设立“江涛爱心基金”,以帮助更多癌症患者。


      4楼2008-01-07 12:54
      回复
        附 《再给我十年》目录 
        一、序
        江流千古 涛声依旧

        二、散文
        1.爱的罗曼斯
        2.谢谢你,北京音乐台
        3.再给我十年
        4.我仍然想拥有一台电脑
        5.他和她的故事
        6.给亲人的信

        三、小说
        1.象牙塔中的青春
        2.音乐作品
        3.看太阳召唤
        4.只说一声我爱
        5.没见面的姑娘
        6.寻梦
        7.多少次
        8.汉子


        5楼2008-01-07 12:55
        回复
          不知怎么滴,上网收索竟捡到了初中学的一篇文章


          6楼2008-01-07 12:59
          回复
            哎,初中好遥远的时代


            7楼2008-01-07 12:59
            回复
              好多年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1-09 17: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