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于此,生活在别处吧 关注:53贴子:4,132
  • 9回复贴,共1

色戒。天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涯。
2007年12月17日凌晨2时。终于将那部“久负盛名”的色戒看完,唏嘘之间,不由想起日前某位仁兄说的落伍。
其实这本不怪我,只缘于某单说曾说,色戒最精彩的部分全部被剪接的如同这个季节时老北京四合院外的那些老树。干瘪的只剩下那些主干,嚼之如蜡。
不过个人对片名的兴趣显然比电影本身更浓厚些,作为一个在国内“久负盛名”的好莱坞中国导演,对于空空色色这类佛学的典故,会如何做答?

电影的时空依旧流离于香港与上海之间,30-40年代,错综复杂的意识流,张爱玲的苍凉笔锋与隐匿在影片中的那
些似有若无情感,渴求与彷徨,茫然与不安。不谋而合。
像极了她的另一部作品,倾城之恋里的男女主角,白,柳。

有人说,张爱玲是善于调情的,在文字里,无论是蚊子血还是白玫瑰,包裹着虫豸的华美旗袍,她的表情倨傲,恐慌。
就如同电影中梁的讲述:我在他们眼中看到的都是恐惧。

李安也是善于调情的,在影片里。拉长,舒缓的镜头,眼神的流动。汤始终以侧脸的形式出现在与梁的情调里,刻意的半阴影,素描似的定格。旧上海的荼糜气息,画报上美人的姿态。
汤是丰腴的,与张曼玉截然不同。

李安与王家卫先后的旧上海题材,后者善于在流动的时间流里挖掘出永恒的物质,而前者则是在静止的时间段落中,向我们展示那些流动的情感。

如同一位老妪在天涯间夕阳里的旋舞,寂寥且孤芳自赏,而那个旋舞的老妪则是李安,只是近黄昏的夕阳,风光无限好,自然非王若属。



IP属地:河南1楼2008-01-08 12:35回复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又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汤饰演的王佳枝斯德哥尔摩情结从影片的开始到结束,贯穿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年轮段,从开始的由暗恋的内心冲动而演化出的变种式斯特格尔摩初态到后来对梁产生的那种似是而非的混杂情感。
    汤是蒙昧的,从起初的对旅英懵懂的渴望开始,到后来与王的相遇,参与他们的行动,以及最后的疯狂离开,无意识的随波逐流。
    从父命,从王命,从他们命令。
    从内地到香港,从香港到上海。

    因此,无论哪种的漂砾,都不由选择,她始终作为一个半透明的影像,出现在影片中。
    从影片开头的华丽出场,到某采石场的昏暗终结,持续了一个又一个希望与失望的过程,而她是渴望被救赎的一群,就如同一个被命运劫持了的人质,而每一个看似的耶稣式的救赎者都以着各种不同的理由以及方式离她远去。
    而这有牵扯到了基督教义里的原罪问题。
    梁在最后速度的离开,绝尘之后的巨大发动机引的咆哮声,汤与那位无名先生的冷坐。
    由远及近的距离拉近,影片这段没有声音。只有画面。
    这是得汤最终成为一个罪人,不可被原谅的背叛者,无论是亲人还有朋友,甚至对于梁以及自己。
    这是彻底的遗弃。在汤最后的特写里,她将药丸放置于掌心。却没有用逃避的方式自我麻醉。
    而是选择了另一种“空”,空空如也的方式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影片最美的片断应属汤的那段单恋时间,明亮的画面色调,清涩的少女形象,以及与王的少男少女式互动。
    汤对于他们决议的无条件接受,一半因为王,一半因为天性使然。这一切直到梁离岗前夕的那个夜晚,被彻底打破。
    汤的第一个初夜,在王的授意下,被另一个有着阉寺特征的男性和平强暴。无论理由如何,原先的那种暂时性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使得她所能坚持的另一个原因暂位于主导地位。
    而之后的梁的离港消息,使得这个理由也不复存在。加之后来的一场血腥杀戮。
    镜头是她的背影,拉长消失,她的信仰彻底裂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杀人现场。
    一群人与一个人的作战,破碎的玻璃,突如其来的入侵者,一切的坚持变得荒芜。
    直到多年之后的上海重逢。


    IP属地:河南2楼2008-01-08 12:36
    回复
      The end 关于色戒
      写了不少关于色戒的文字,凌乱,散漫,很遗憾。
      遗憾的内容包含许多。
      中国的改革开放,教育的普及,如此多年的浩荡工程,在歌颂颂德的诗篇里。卓效显著。而事实,却又是如此猥琐。在这个谈性依旧色变的社会里,对于欲望,被隐匿在一种阴险的皮下组织里,于是色戒的堂而皇之变成众矢之的。
      关于情色的噱头,如此啼笑皆非,而那些走进影院,失望而归的人群又是抱有怎样的心态关照这样的一部影片??
      也看了些影评,无论叫好还是喝倒彩,似乎国人很喜欢将意识形态的部分放置于一部纯文艺片来研究,是否维护了他们民族自尊心是衡量他们对于一部片子是否优秀的极其重要的标准。
      事实上,最后的招供以及死亡前的哭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真是的,因为他们只是一群空有热血而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大学生,他们起初的意向是单纯而美好的,然而现实呢??
      一味的美好憧憬,在固有的思维纬度理游走。一旦被有所侵犯,便不由分说,一耙打死。

      空空色色。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关于性爱,性与爱,孰先孰后,没有公论,影片中的梁汤,经历了先性后怜爱彼此的一个过程。从起初的欲望迭迷,到最后汤的那句“快走”
      我们无法判断梁汤之间是否有爱。
      而在汤梁第一次的床戏里,我们只看到了一个模糊的征服者的影像,一个处于绝对优势的体位,在断背山中,也是如此。如果硬要给这样的体位下一个象征性的意蕴,那么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逆位,处于在施暴者位置的人物,性格残缺,可以说得上是一种人格上的缺失。梁,杰克。
      而汤从麦太太的角色最终走出,象征了轮回。继而完成了她原型的人生路线,那句快走,不仅是对梁说,也是对自己发出的最后呐喊,皆有这句快走,她最终恢复到王佳之的角色里,而非麦太太。始之半透明的影像在沉闷,昏暗的音乐里,被打上浓厚的阴影。从而填补完整了王佳之与麦太太之间一直难以逾越的鸿沟,当然也必须指出,这种完善是一步步的,分散在梁与汤在上海的那座小楼里的互动里。
      汤与恩尼司是相似的,在那种包容力里,他们有着细腻的情感,和敏感的神经。虽然结局不同,但是最终环形的道路却是惊人的一致。

      回归与此。李安对于该片对于旧上海的描写,是到位的,无论是在细节还是在大处。
      色戒是精致,精致的如同张爱玲笔下的文字。漫不经心,风情万种。
      尤其是汤丰腴的扮相,似乎是从那些三四十年代旧画报间走出的女子般。无论是发式还是衣着还是表情。
      还原,演绎。后现代。

      然后,然后还有什么呢?
      一切都在继续,在心理的发酵,比文字上的更为惊心动魄。更为深刻。


      IP属地:河南3楼2008-01-08 12:38
      回复
        中间流失一段,百度不给发。nnd。。


        IP属地:河南4楼2008-01-08 12:39
        回复
          之所以选择将天涯与色戒并列,因为先生的天涯明月刀的楔子
          “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麽会远?


          IP属地:河南5楼2008-01-08 12:41
          回复
            影片中出现的多幅强暴的镜头,在快节奏的律动中。从性行为上的被强暴状态到生存中的一种无可奈何。
            强暴一词不断地出现在影片里,使得色与空。空与色从对立的态势变为统一。
            梁的在影片中的基调一直呈现昏暗,他是影片中强暴一词的集中代表,无论是对汤的二次强暴还是对革命党人的杀戮。
            而在汤与梁的不平等互动中,她却看到了他的被强暴状态,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为。
            在日本酒馆里汤的歌谣以及他们的那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握手,是平等的,两个同处于被压迫状态的皆是天涯沦落人的一次彻底交心。
            这也是影片中汤第一次被作为一位真实存在且具有自我价值得的人来看到。
            而此时,汤也是第一次被赋予与梁同样的地位。
            ——被压迫被欺凌的弱势
            民族的沦陷,是长深重的灾难,无人能够逃离,只能默默接受或者奋起杀敌。
            而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是痛苦的,就如同汤最后的自白,在心理生理上的重压,她选择呐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渴望获救,被清洗的愿望,在他们的离去中,化作梦幻泡影。

            就这点而言,汤与梁是一致的。
            那段日本艺妓馆里的互动。梁说那些歌声像哭。
            汤的浅唱,也至此从简单的表演做秀逐渐混沌,迷失。沦陷在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里。
            因为她看到了他的虚弱,在一个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一直掌控全局的男人眼里,她看到了挣扎,无可逃离无法清洗的负罪。
            镜头既富有象征意义的一幕,便是握手,在汤低吟的与郎永不分离的江南小调中。他们短时间的心心相印,而这种相印依旧不是爱情,而是一种怜惜。对彼此相似生存状态的互影。
            ——特写的眼神交流镜头,缠绵出自己的影子。

            影片中关于汤与梁眼神的特写颇多,大多冷峻,充满焦灼的状态,而唯二的两次富有感情的流动,在怜惜中孕育出同情。

            之前与之后也曾看过些评论,或褒或贬,而他们有一鲜明共同点即是汤梁之间的爱情,而关于这点,个人是持有异议的。
            正如影片中某位客串说的那样,汤饰演的王只是专心扮演麦太太的角色,而梁也是在享受与一位与众不同的麦太太偷情的过程,他们的开始缘于性,结束缘于惜。
            而这种怜惜。并不是建筑在怜惜对方的基础上,而是由于对自己的怜惜。

            李安在影片中擅长用对比的手法白描人物。断背山里的两位男主角的互补性格,他们的渴望缘于对自我人格完善的冲动,而对于此影片中的汤与梁,无论是在咖啡馆里的最后一幕延伸交流,还是梁在午夜里对汤的缅怀,姑且这么理解。

            此时的强暴,不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甚至在生活内部,清晰可见文理分明。
            在暗恋时期被王的精神强暴,梁的强暴威胁,初夜的主动强暴,回到上海再遇王后,遭遇的生理与心理双重强暴,生命随时随地将会遭受到威胁的焦虑状态。
            这又与梁的经历不谋而合,产生了一种畸形的,扭曲的认同感,正因为这种认同感的相互交融,才有了后续的生与死的单选画面。

            梁死或者汤死,由梁执行死刑还是由自己实施。


            IP属地:河南6楼2008-01-08 20:09
            回复
              • 221.227.170.*
              楼主写得好!


              7楼2008-01-08 22:35
              回复
                • 221.202.109.*
                楼上拍马P厉害


                8楼2008-01-09 17:39
                回复
                  • 221.227.165.*
                  莫非街上流行红眼病?


                  9楼2008-01-10 00:55
                  回复
                    • 222.92.81.*
                    辫子太有才了~


                    10楼2008-02-24 16: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