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主题相当繁杂,很难用一句话或几个关键词作出恰当的内容概括。这里既浓笔书写英雄对命运的不屈反抗,也不时流露英雄的油滑与庸俗,既有天蓬和月女神、小白龙与唐僧的纯真爱情,也有对沙僧的愚昧和卑奴性格的嘲弄鞭挞,而且还浸透着一种关于命运、关于宗教的哲性思考。在格局与气势上《悟空传》显得大气磅礴,思索之余,我觉得作品最能打动人心的既不是浪漫的爱情絮语,也不是"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这样的豪情与壮举,甚至恰恰相反,而是迷漫在作品里那股浓郁的、成为英雄宿命的悲剧感。 在吴承恩的小说里,孙悟空的形象一开始体现了桀骜不驯的个性,从“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到大闹天宫、龙宫和阎罗殿,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游离于正统文化之外的个人主义,但第十四回后,"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即使后来孙悟空还是一路伏妖降魔、排除艰难,实际上所表征也不过是正统文化的叛逆者们仍然逃逸不出名教文化深层内容--理想价值、圣人境界等的束缚,因此孙悟空的反抗意志在《西游记》中并没有得到一贯坚持。《悟空传》的叙事从五百年后唐僧师徒四人走在取经路上开始,但是延续了孙悟空身上那脉被丢下的强者桀骜不驯的自由意志,"我是从石头去蹦出来的,生我者天地,谁也没资格管俺老孙生死,管他是阎王老子还是玉皇大帝!",在知道事情缘由和自己身份后,孙悟空先是打死了所谓的师父唐僧,然后又是大闹冥王地府,继而棒杀东海龙王,及至在玉帝前再闹天宫,遭至灵霄殿被擒,最后作为复活精灵的他一棒捅破天顶,引发天庭大火,终于连自己也在这焚毁一切的天火中化归石头。这里孙悟空高扬着生命的自由意志,孤军奋战于等级森严、秩序稳固的"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