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食五谷杂粮,难免生病,生病之后有两种选择:一,自己扛着,顺其自然,大部分轻微的疾病也可以痊愈,如:感冒、拉肚子、胃肠不适等等。原因是有些疾病有自然病程,如病毒性的感冒,自然病程就是一周,你吃药也是一周不吃药也是一周。有些疾病虽然可怕但也是自限性的,不治疗也会有缓解期。二,就是去看医生,医生又分为中医和西医两类(当然还有藏医、苗医等等)。中医望闻问切,西医视触扣听及各种检查。我在这里要说的不是中医,而是去西医就诊时应该注意什么。
每个病人都希望找到最好的医生获得最好的医疗服务,但病人太多好医生不够用,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看病难的问题。但这都是伪命题,真正专家门诊中值得专家诊疗的的患者少之又少,大部分是病症轻微的,还有一大部分是症状不典型各种检查不齐全的。于是就出现了专家号一号难求,门口票贩子泛滥的情况,还会有这样的抱怨“排队两个多小时,专家就看五分钟,开了一堆检查还有再挂号复诊”。殊不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病人多专家少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就诊流程不对,下面就向大家推荐一下我总结的就诊流程。
一,症状之初尽量在二级医院就诊,确定疾病性质,了解基本情况,完善基础检查。如果病症轻微,症状典型,得到确诊不是问题,然后遵守医嘱。如果经过上述检查发现更严重的问题或者诊断还不明确,那就执行第二条。此步的目的是确定疾病的初步诊断意向,为进一步治疗提供资料还有为下一步就诊提供方向(如应该就诊于哪一个科室或者去哪里进一步治疗),防止出现盲目就诊,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就诊于三甲医院,先看普通门诊,经过普通门诊大夫的筛查进一步完善各项体格检查、影像检查及化验检查等,初步获得进一步的病历资料。如果普通门诊医生能够得到疾病诊断线索或者获得确证证据,那么就已经达到就诊目的了。如果还是没有诊断线索或者对治疗存在异议则进行第三条。此步骤的目的是充分了解目前身体的状况以及对治疗有一个初步的线索,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医生经验一般都较为丰富,根据丰富的经验一般会对病人目前的状况有一个初步的判读,同时治疗也不会有太大出入。
三,经过上述检查依然没有得到诊断或者对治疗存在异议,则应该就诊于该疾病的专家。约专家号的方式有几种,最为常见的是排队挂号,还有就是经过步骤二时发现疾病较为特殊、或者症状较为不典型,可以要求普通门诊大夫帮忙请专家进一步诊治,还有就是通过黄牛买号了。到这里基本就已经完成了治疗了。如果还是没有得出诊断或者由于病情特殊没有很好的治疗方式,如果就诊的医院不是国内顶尖的医院则可以进一步就诊于业内著名的医院及求诊于业内知名的教授。
如果患者能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就诊那么我觉得大部的基本疾病都应该能够在下级医院解决,进而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减少患者就诊的麻烦。
对于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就诊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听的换医生,就诊于不同的医院。由于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存在不同的治疗方式,如高血压,基本的治疗理念是相同的,但不同的病人适合的治疗是不同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一共有六类,每类里又有很多不同的药物,而治疗中又有不同的药物配伍,如果患者就诊时不停地更换就诊医生则会由于不同医生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或整体情况不了解而得出不同的治疗措施或手段,这里并不是由于水平的优劣而是完全由于习惯不同,无所谓好与坏。因此对于慢性病的治疗应该固定一个医生,其好处是可以有一个医生对于患者该疾病的治疗全面了解,通过药物和治疗手段的调整而找到对患者最为适合的治疗方式和手段。
疾病的诊断过程犹如破案过程,医生进行诊断需要各种线索,可能会走弯路也可能会出现错误,因为疾病是多样的,同病不同症,同症不同病的情况几乎比比皆是,每一次治疗都是一个探险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医生,读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觉得看病就像赌博,其实看病本身像一个试错的过程,当我们知道了错误也就排除了一个诊断,那么对于正确的诊断也就逐渐接近了。这不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每一个诊断都是根据目前的症状、检查结果得出的最有可能的最适合的诊断,但也会出现错误,于是错误也就成为的获得正确诊断的一条根据。这就是医学。如果有人和你说一个西医能够百分之百正确的诊断一个疾病,那么他肯定是骗你的,如果一个医生向你保证他没有出现过误诊那我告诉你这样的医生肯定是一个庸医或者就是一个骗子,这是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情况。
希望大家通过上述的文字能对就诊流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对医疗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每个病人都希望找到最好的医生获得最好的医疗服务,但病人太多好医生不够用,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看病难的问题。但这都是伪命题,真正专家门诊中值得专家诊疗的的患者少之又少,大部分是病症轻微的,还有一大部分是症状不典型各种检查不齐全的。于是就出现了专家号一号难求,门口票贩子泛滥的情况,还会有这样的抱怨“排队两个多小时,专家就看五分钟,开了一堆检查还有再挂号复诊”。殊不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病人多专家少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就诊流程不对,下面就向大家推荐一下我总结的就诊流程。
一,症状之初尽量在二级医院就诊,确定疾病性质,了解基本情况,完善基础检查。如果病症轻微,症状典型,得到确诊不是问题,然后遵守医嘱。如果经过上述检查发现更严重的问题或者诊断还不明确,那就执行第二条。此步的目的是确定疾病的初步诊断意向,为进一步治疗提供资料还有为下一步就诊提供方向(如应该就诊于哪一个科室或者去哪里进一步治疗),防止出现盲目就诊,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就诊于三甲医院,先看普通门诊,经过普通门诊大夫的筛查进一步完善各项体格检查、影像检查及化验检查等,初步获得进一步的病历资料。如果普通门诊医生能够得到疾病诊断线索或者获得确证证据,那么就已经达到就诊目的了。如果还是没有诊断线索或者对治疗存在异议则进行第三条。此步骤的目的是充分了解目前身体的状况以及对治疗有一个初步的线索,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医生经验一般都较为丰富,根据丰富的经验一般会对病人目前的状况有一个初步的判读,同时治疗也不会有太大出入。
三,经过上述检查依然没有得到诊断或者对治疗存在异议,则应该就诊于该疾病的专家。约专家号的方式有几种,最为常见的是排队挂号,还有就是经过步骤二时发现疾病较为特殊、或者症状较为不典型,可以要求普通门诊大夫帮忙请专家进一步诊治,还有就是通过黄牛买号了。到这里基本就已经完成了治疗了。如果还是没有得出诊断或者由于病情特殊没有很好的治疗方式,如果就诊的医院不是国内顶尖的医院则可以进一步就诊于业内著名的医院及求诊于业内知名的教授。
如果患者能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就诊那么我觉得大部的基本疾病都应该能够在下级医院解决,进而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减少患者就诊的麻烦。
对于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就诊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听的换医生,就诊于不同的医院。由于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存在不同的治疗方式,如高血压,基本的治疗理念是相同的,但不同的病人适合的治疗是不同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一共有六类,每类里又有很多不同的药物,而治疗中又有不同的药物配伍,如果患者就诊时不停地更换就诊医生则会由于不同医生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或整体情况不了解而得出不同的治疗措施或手段,这里并不是由于水平的优劣而是完全由于习惯不同,无所谓好与坏。因此对于慢性病的治疗应该固定一个医生,其好处是可以有一个医生对于患者该疾病的治疗全面了解,通过药物和治疗手段的调整而找到对患者最为适合的治疗方式和手段。
疾病的诊断过程犹如破案过程,医生进行诊断需要各种线索,可能会走弯路也可能会出现错误,因为疾病是多样的,同病不同症,同症不同病的情况几乎比比皆是,每一次治疗都是一个探险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医生,读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觉得看病就像赌博,其实看病本身像一个试错的过程,当我们知道了错误也就排除了一个诊断,那么对于正确的诊断也就逐渐接近了。这不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每一个诊断都是根据目前的症状、检查结果得出的最有可能的最适合的诊断,但也会出现错误,于是错误也就成为的获得正确诊断的一条根据。这就是医学。如果有人和你说一个西医能够百分之百正确的诊断一个疾病,那么他肯定是骗你的,如果一个医生向你保证他没有出现过误诊那我告诉你这样的医生肯定是一个庸医或者就是一个骗子,这是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情况。
希望大家通过上述的文字能对就诊流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对医疗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