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界的四大生成顺序,请谁用大白话说说?
答:楞严倒有一段: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 lvm译文如下——编者注)
释迦牟尼佛对富楼那说:你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你不是常听我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么?富楼那说:是啊!世尊。我常听您宣说此义。佛说:你是怎样理解“觉”和“明”的?是佛性本明,这个本明就叫做“觉”呢?还是这个“觉”不明,须加上个“明”,才称为“明觉”?富楼那说:如果这个“觉”不明的时候也堪称为“明觉”,那就没有“明”的可能了。(注意:本明再加上一个“明”,乃根本无明。)
于是佛说了下面一大段话:
如果说:没有所明的对象,就谈不上有“明觉”(所明的对象就是物。注意:这是假说“物质是第一性”,假说明觉不过是派生的),那就会产生悖论:这个“所明的对象”是有还是无呢?假如有“所明的对象”,此对象就不会是“明觉”;假如无“所明的对象”,又谈不上有“明觉”。若说“根本就没有明觉”,可你现在又清清楚楚地在感受着(觉湛明性)啊。若没有“明觉”,又怎么会有此“觉湛明性(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灵知之性)”呢?所以,若说“没有所明的对象,就谈不上有明觉。”这岂不就是悖论么!
佛性就是觉,本来涵盖了心和物,本来就明(性觉必明),却虚妄地把佛性认成是不同于“所明对象”的“明觉”(妄为明觉)。为什么说虚妄呢?因为:明觉既不是所明的对象,便因这个最初的“明觉”而又立了个“所明”。这么一来,一个就成了两个。既然妄立了“所明”,便又产生了你那个后来的虚妄的“能明”(这个能明,是跟所明相对的,故称妄)。明觉的佛性本来没有同异,这么一来,就炽然成异了。此异一生起,便于它本身之“异”再异(异彼所异),那么,不同于“异”的就是“同”了(因异立同)。“同、异”还能再发展下去,因此又立了个“无同无异”。象这样扰乱、相对,四句百非,若再发展下去,累不累呀!
答:楞严倒有一段: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 lvm译文如下——编者注)
释迦牟尼佛对富楼那说:你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你不是常听我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么?富楼那说:是啊!世尊。我常听您宣说此义。佛说:你是怎样理解“觉”和“明”的?是佛性本明,这个本明就叫做“觉”呢?还是这个“觉”不明,须加上个“明”,才称为“明觉”?富楼那说:如果这个“觉”不明的时候也堪称为“明觉”,那就没有“明”的可能了。(注意:本明再加上一个“明”,乃根本无明。)
于是佛说了下面一大段话:
如果说:没有所明的对象,就谈不上有“明觉”(所明的对象就是物。注意:这是假说“物质是第一性”,假说明觉不过是派生的),那就会产生悖论:这个“所明的对象”是有还是无呢?假如有“所明的对象”,此对象就不会是“明觉”;假如无“所明的对象”,又谈不上有“明觉”。若说“根本就没有明觉”,可你现在又清清楚楚地在感受着(觉湛明性)啊。若没有“明觉”,又怎么会有此“觉湛明性(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灵知之性)”呢?所以,若说“没有所明的对象,就谈不上有明觉。”这岂不就是悖论么!
佛性就是觉,本来涵盖了心和物,本来就明(性觉必明),却虚妄地把佛性认成是不同于“所明对象”的“明觉”(妄为明觉)。为什么说虚妄呢?因为:明觉既不是所明的对象,便因这个最初的“明觉”而又立了个“所明”。这么一来,一个就成了两个。既然妄立了“所明”,便又产生了你那个后来的虚妄的“能明”(这个能明,是跟所明相对的,故称妄)。明觉的佛性本来没有同异,这么一来,就炽然成异了。此异一生起,便于它本身之“异”再异(异彼所异),那么,不同于“异”的就是“同”了(因异立同)。“同、异”还能再发展下去,因此又立了个“无同无异”。象这样扰乱、相对,四句百非,若再发展下去,累不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