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阁全球史吧 关注:2,481贴子:206,162
  • 32回复贴,共1

【风云阁&全球史】古时的帝王将相如何称呼自己的亲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6-10 19:16回复
    一些考证文章:
    唐代称呼漫谈 ZT
    (草稿)
    中国的称呼从唐代到明、清两代,曾有过巨大的变化,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古代称呼多是明、清两代之称呼。至于唐时所用之称呼,无论电视中亦或小说中,都少有提及。现将唐代称呼略述如下:
    唐代时称呼皇帝多用“圣人”,至于和其亲近之人或其近侍则称其为“大家”,有趣的是在唐代,女子称呼其婆婆亦呼为“大家”。至于像唐明皇这样的风【蟹】流天子,则亲近者俱呼其为“三郎”,而呼太真妃为“娘子”;皇太后自称为“朕”,这个可见《旧唐书·武则天传》中则天登基之前的谈话记录;至于皇太子,则常被左右之人称为“郎君”;而太子、诸王有时自称为“寡人”,这个一可见于顺宗为太子时同王叔文的对话,一可见于《旧唐书·永王璘传》中永王说:“寡人上皇天属,皇帝友于”;国公会自称为“孤”,此可见《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时为唐国公的李渊的讲话。
    而对于太真妃和太子的“娘子”、“郎君”之呼非凭空无据,在唐代,没有“老爷”之称,奴仆称呼男主人为“阿郎”;而称呼少主人为“郎君”;称呼主母和小姐俱为“娘子”。但是,“娘子”、“郎君”并非只用于奴仆称呼主人,旁人见了女子亦呼其为“娘子”,见了少年女子也有呼为“小娘子”者;年长者也会叫少年人为“郎”或“郎君”,像李白的一句诗中就描写有:一个老人问李白“郎今欲渡缘何事”?然后告诫他“如此风丵波不可行”。
    在唐代,称呼相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后再加以“郎”呼之,例如,白居易呼元缜为“元九”,唐德宗曾呼陆贽为“陆九”;而称呼女子则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例如:“公孙大娘”、“李十二娘”等等叫法。而“萧郎”和“萧娘”作为普遍的代称,早是大家所熟知的了。
    另外,既讲到了“郎”,另两个称呼也不可不提:当时,女子称呼丈夫的弟弟为“小郎”;而女婿又被称为“郎子”,就如《无双传》中,无双家人从小就戏呼王仙客为“王郎子”。
    说了这么多,才发现还没有讲到当时的自称。当时的男子多自称为“某”,也有谦称“仆”的,称呼就比较多了。而女子除了像后来的女子那样谦称为“奴”外,更多的是自称为“儿”,同时,也有女子自称为“某”的。
    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称为“相公”,而不像后来那样用的普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相互之间称为“阁老”;刺使被尊称为“使君”;县令的尊称为“明府”;至于县丞等则被称为“少府”。而他们都常被尊称为“明公”。
    另外,看看唐代官场中的相互称呼和百姓见了皇帝或官员的称呼,就感到那时人们间的关系远较明、清时代更加平等:
    在唐代,“大人”只是作为父亲的尊称,并不用于称呼地位高于自己的官员,而且下级官员见了上级官员或者百姓见了官员,也并不像后世那样奴颜婢膝。当时,对于官员的称呼普遍是呼其官职的,除非是相熟之人可称其“行第”。宰相见了一个刺使会自称为“某”,而称呼此刺使为“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这个刺使对宰相的自称亦是“某”,同样,这个刺使治下之民称呼这个刺使,也是“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刺使对百姓的自称亦同百姓对刺使的自称————“某”。同样,对于一个侍郎,无论是其长官或是其下级以至于百姓,俱呼其为“某侍郎”,而对于大理寺卿即使是在狱中待审的囚犯,也是称呼其为“某卿”。即使在公堂之上,百姓若是男子也是自称为“某”,而女子亦自称“儿”同常时一样。
    例如,像郭子仪这样地位的人,对给他家修墙的工人讲话时,自称为“某”,而工人回话是也自称为“某”。
    另外,百姓见了皇帝,也同百官一样自称为“臣”,这可见于明皇逃难时和一蓍老的对话,以及德宗出巡时与一农民之谈话。
    此外,还有我不能十分确定的一点,就是唐代诸王的世子,如果没有另外封号的如何称呼,我疑心是也称为“某太子”的。在《全唐文》中,有“汲太子妃”的文章;而在《旧唐书·肃宗本纪》中,述说肃宗改名字的原因时,讲到肃宗名字从“绍”改为“亨”是因为:“绍”字与宋太子同名。


    3楼2014-06-10 19:16
    回复
      忒母孛堇:万夫长。
      猛安:女真语汇,金军编制单位,满员为一千人。
      猛安孛堇:千夫长。
      谋克:女真语汇,金军编制单位,满员为一百人。
      谋克孛堇:百夫长。
      蒲辇:女真语汇,金军编制单位,满员为五十人。
      蒲辇孛堇:五十夫长。
      阿里喜:女真语汇,金军中正兵的随从。
      洼勃辣骇:女真语汇,敲杀,这是女真人流行的处死方式。
      通事:翻译。
      珊蛮:女真语汇,巫师。
      蒲察:女真姓。
      裴满:女真姓。
      兀林答:女真姓。
      徒单:女真姓。
      斜卯:女真姓。
      古里甲:女真姓。
      温敦:女真姓。
      阿典:女真姓。
      夹谷:女真姓。

      纳剌:女真姓。
      女奚烈:女真姓。
      汉儿:金朝称原辽朝统治区的汉人。
      南人:金朝称宋朝统治区的汉人。
      勾抽:抽调。
      大资:资政殿大学士简称。
      诸班直:宋朝皇帝的卫队以班和直为编制单位,总称诸班直。
      钧容直:诸班直之一,军乐队。
      指挥:宋军编制单位,一般每指挥四百或五百人。
      厮儿:小子、青年、青年僮仆。
      女使:被雇的婢女。
      小姐:妓女。
      行首:美妓。
      直阁:直龙图阁等简称。
      舍人:中书舍人简称。
      观察:观察使简称。
      修撰:秘阁修撰简称。
      差遣:宋朝官员的实职总称差遣。
      细作:奸细。
      安泊:安住。
      画押:宋代流行的签名符号。
      小底:小的,身份较低者的谦称。
      汉子:对男子的蔑称。
      老汉:对老年男子的蔑称。
      自家:我。
      自家们:我们。
      煞、煞是:真、真是。
      怎生:怎么样。
      甚底:什么。
      莫须:岂不须,不是应当。
      相公:宰相等高级官员的尊称,一般官员不得称相公。
      察院:监察御史简称。
      殿帅:殿前都指挥使简称。
      拥项:围脖、脖套之类。
      质库:当铺。
      10
      户贯:籍贯。
      都头、副都头:宋军编制单位“都”的长官,一般每都有一百人。
      剩员:宋军中的年老或疾病者,仍保留军籍,而减削军俸。
      物事:东西。
      理会:宋代理会一词使用较广,在不同场合有处置、负责等意。
      消停:取消。
      承节:承节郎简称。
      合(音各)扎:女真语汇,侍卫。
      生兵:生力军。
      硬探:武装侦察。
      浑家:妻子。
      佃客:佃农。
      长行:军士。
      白身:主要用於指军中无官衔者。
      修武:修武郎简称。
      节使:节度使简称。
      太尉:正二品高等武官,而在更多场合下则作为对武人的尊称。
      内翰:翰林学士简称。
      枢相:枢密院长官简称。
      二府:宰相的办事机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称东府,枢密院称西府,合称二府,
      为宋朝最高军政机构,也可作二府长官的合称。
      中丞:御史中丞的简称。
      台官:御史台官员的合称。
      待制:徽猷阁待制等简称。
      都统:都统制简称。
      大官:宦官的尊称。
      旗头:军队中选拔壮勇者执旗,作战时麾众当先。
      队:宋军编制单位,一队五十人。
      押队:宋军编制单位“队”的军官。
      拥队:宋军编制单位“队”的军官。
      统制:宋军编制单位“军”的统兵官。
      统领:宋军编制单位“军”的统兵官,地位低於统制。
      将:宋军“军”之下的编制单位。
      正将:宋军编制单位“将”的统兵官。
      副将:宋军编制单位“将”的统兵官。


      5楼2014-06-10 19:17
      回复
        6外人,外子
        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 “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这都是那时的小资和伪小资们最喜欢喜欢的叫法了。潘金莲mm称西门庆gg一定是甜甜的一声“偶官人”:但李易安mm称照明城gg(不好意思,应是赵明诚gg)则一定是“外子”。
        7 相公
        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印象深刻。也可见这个称呼古时之流行。这比 “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若不是怕犯皇上大人的讳,众老婆们最后怕是要叫“皇公”了的哦!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
        然而泰极否来,近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丵动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况愈下,从对丈夫的称呼中也可明显看出。
        8,先生
        “先生”, 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 .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这两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义似乎还是“老师”。《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有时,也泛用为对人的敬称。”由此可见,这一称谓,除指某些特定身份,如丈夫等对象之外,是隐含着职业、年龄方面的因素的。换言之,所谓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见男性的尊严。至今在海外华人中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使用。
        9 爱人
        “爱人“ 这一称谓最早见于新文学作品之中。上世纪2丵0年代初郭沫若写的诗剧《湘累》中,就有“九嶷山的白云哟,有聚有消;洞庭湖的流水哟,有汐有潮。
        我的爱人哟,你什么时候回来哟。“在小说中、情书中,更是多见。但那时没有被广泛地用于对妻子或丈夫的称呼。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区一些受新文化运丵动熏陶的知识分子开始用“爱人”这一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里的”、“做饭的”等有歧视色彩的称谓;而解放前在国统区使用的 “先生”、“太太”、“小姐”,又显出“资产阶级”的色彩。于是“爱人”便被广泛地使用起来。
        但是,海外华人拒绝使用“爱人”称谓。一位朋友说,他去英国留学,每当他说起自己的妻子时,使用国内的称呼“我爱人”,使得人家以为他在谈论“情人”. 因其直译lover就是“情人”的意思。 而且在日语中 汉字“爱人”也是指“情人“. 爱人,爱人,爱时披在肩、不爱丢一边。呵呵。。。。。。所以现在也用得少了,年轻人已很少再用这个词了。
        10男人
        男人, 这是最有归属感的叫法。通常必须加上定语,谓之“我男人”。
        可惜仅见于通常极具团队精神的乡下女人口中。
        11 我们家那口子
        带有一种隐秘的亲热味道!但其中已无尊敬的意思。
        12 孩子他爸
        最隐蔽,委婉的叫法。但在目前这么个纷繁复杂的时代,这个称呼太缺乏准确性了,极不严谨。要知道她孩子的爸极可能并不是她老公的哦。 建议坚决弃用!


        8楼2014-06-10 19:18
        回复
          13 老板(or 领导)
          现在全国到处都叫老板,连由的研究生叫自己的导师都曰“老板”,就是这么烂的称呼,丈夫们享用的机会都不多,更多的时候倒是称自己的老婆做老板和领导的。
          14 老公―――却原来就是太监。
          老公, 最后来说说这个目前最流行的叫法。
          老公这词最初却就是太监。这宦官吧 , 古代官名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民间则俗称老公,李自成进北京后,即有“打老公”一说(《枣林杂俎》)。如是看来,老公最早的身份,原是太监。
          不知女人呼叫老公时,是否骨子里潜意识就想过,这眼前的男人,就真还有些太监的味道?
          所以,以后请各位”老婆们“改改口才好。否则,似乎在说偶们华夏男性,正呈现被阉割的趋势。
          既然说起”老公“,就不能不顺便说说”老婆“了。这个称呼可比崇祯年间才出现的”老公“历史悠久得多了
          “老婆”,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女,唐寒山诗:“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 王普卿有诗云:“老婆心急频相劝。”句中的“老婆”就是指主持家务的妻子。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更有叫‘时运来时、买庄田、取老婆’卖卦者。”可见,至迟在宋代以前便有称妻子为“老婆”之俗。
          “老婆”二字:是让如今很多不幸下岗的老公们叫起来心酸的一个称呼,是让一些先过上小康生活的的老公们心里甜滋滋的一种称呼,是让一些“总比不上人家的、总是不如别人的好”的男人们心绞痛的一种称呼。在有些人看来,“老婆”二字也可解释为:善于用鸡毛蒜皮的小事挑起轩然大波,且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不把家庭闹得天翻地覆、四分五裂就决不罢休。因此,她们在获得这一称号的同时就已经变老了,已经由“老婆”变成了“黄脸”的“老婆婆”了。呵呵。。。。。。。后面是说笑,而且仅指个别老婆,肯定不是指你哦,(假如看贴的你是女性,又不幸的正好已婚的话)。所以不要骂我阿! :)
          呜呼!由相公,到先生,再至于老公。男人的地位由颠峰跌入谷低,其尊严已荡然无存矣。
          在唐代,没有“老爷”之称,奴仆称呼男主人为“阿郎”;而称呼少主人为“郎君”;称呼主母和小姐俱为“娘子”。
          至于“相公”一词,严禁随便使用!在宋代,就狭义来说,依旧限于对宰相的尊称,但事实上,作为一般的高官尊称也是可以,如岳飞就是被称呼为“相公”。


          9楼2014-06-10 19:18
          回复
            再补充点魏晋南北朝的
            1.魏晋时女子称夫或所爱恋的人为卿,卿也用于夫妻对称。《陔余丛考》云:“六朝以来,大抵以卿为敌以下之称。王戎妻呼戎为卿,戎曰:妇哪得卿婿?答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复卿卿?”王戎乃西晋名士,可见当时民间流行。
            2..汉代通称贵家子弟为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汉代及以后的妇女也称夫或所爱恋的人为郎君。《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郎君未可前,待我整容仪。”
            3.良人系先秦时夫妻互称。秦汉以后多在书信中用于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已不再用于口语。
            4.官人、老爷、外人,外子、相公、先生均系宋代以后的称谓
            仆人对主人要称主上或主公,主人对仆人可称尔等,汝


            12楼2014-06-10 19:18
            回复


              19楼2014-06-10 19:20
              收起回复
                (一)孙子、孙女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孙子、孙女合称为“孙”,孙子称为“孙子”类,孙女称为“孙女”
                类,通行于现代汉语的孙辈称谓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列表2l如下: 表21孙子、孙女称谓
                (1)“孙息”是汉代新生称谓,多指孙子,也可笼统指孙辈,包括孙子和孙女,如《后汉书•方 术传•折像:》:。或谏像日:‘君三男两女,孙息盈前,当增益产业,何为坐自殚竭乎?”
                “孙儿”始见于汉代,指称孙子。<后汉书•庞参传>:。(任)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 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魏吉迦夜与县曜共译<杂宝藏经-罗汉祗夜多驱恶龙人海 缘>:“向一乌者,即是彼时孙儿也。。
                。孙子”在先秦泛指后代子孙,《管子•度地》:“岁修增而毋已,时修增而毋已,福及孙子,此 谓人命万世,无穷之利人,君之葆守也。”这里的“孙子”义同“子孙”,泛指。“孙子”指称儿子的 儿子,出现比较晚,在六朝文献中有见。刘宋求那跋陀罗《杂阿含经>卷三十七:“有长寿童子, 是树提长者孙子,身婴重病。”
                (2)先秦时期中是以“孙”来笼统表示孙子、孙女,尚无指称孙女的专有称谓。汉代出现“女 孙”指称孙女,<史记•陈丞相世家》:“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女孙”的同素异序词 “孙女”就笔者所及,见于《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孙女名白,时尚未笄,封为渭 阳君。”
                (二)外孙、外孙女 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外孙的称谓有“外孙、甥”两类,外孙女有“外孙女”。合称有
                “外孙”。列表22如下:
                表22外孙、外孙女称谓
                “外孙女”指称女儿的女儿,出现比较晚,北魏《钦文姬辰之铭》有载:“乞伏文照王外孙女钦 文姬辰之铭。”
                综上所述,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语亲属称谓,数量虽不及现代汉语丰富,但已相当发 达,而且非常系统化,与上古汉语亲属称谓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核心称谓的相对稳定性。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核心称谓自上古汉语至于中古汉语一 脉相承,具有相对稳定性,如:祖、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孙、夫、妇、妻。此类称谓构成了 基本的汉语亲属称谓,从上古汉语直至现代汉语都在使用,用法基本一致。
                (2)遵循宗法原则和等级原则。亲属称谓反映了家庭成员内部的相互关系,规定了彼此问的权利和义务。中国传统的家庭是一个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整个社 会结构的基础。宗法原则和等级原则在亲属称谓上得到了体现,东汉魏晋南北朝中的亲属称 谓词正体现了以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为基础的亲属称谓制度。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不同 的辈份、年龄性别之分等方面都有明确的划分,不能逾越,不能混淆。
                (3)名词词头“阿~老”开始在称谓中使用。以“阿”为名词词头,一般无异议,顾炎武在《日 知录》卷三十二“阿”条论述了用“阿”称呼亲属的用例。以“老”为名词词头,尚未有定论【B】。因 为父母一般都是年老或年长的,不好说“老父~老母”里的“老”已经虚化成词头了。但我们注 意到同时期的“老”可以称呼其他亲属了,如:<汉书•杜周传>:“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 愿勿复用前事相侵。”《世说新语•忿狷》:“司州觉恶,便舆床就之,持其臂日:‘汝讵复足与老兄 计?”。老姊”犹“姊”,非年老之姊,表达了亲近之意;“老兄”犹“兄”。非年老之兄,表达了随便 之意。通过对同时期甚至更早时期语言现象的比较,我们说“老”在魏晋时期已开始成为词头, “老父”“老母”是附加式双音词。董为光(2002):“加于人的各类称谓之上的‘老’,发端于魏晋, 唐宋蔚成风习,至今尤为繁盛。咀9J“阿”“老”在魏晋亲属称谓附加式复音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 的角色。同时,在语用上可表示亲切的意味,具有口语性。
                (4)上古汉语时期强调宗法原则和等级原则,在亲属称谓上有严格的区分。随着社会的发 展,在口语中亲属称谓渐趋简化,表现出了趋亲性。以“父”称伯叔,以“子”称子侄,简化了亲属 称谓,体现了语言的精简原则,同时也是宗法观念在称谓上的表现。在宗法观念的影响下,说 话者以直系亲属称谓称呼旁系亲属,淡化亲疏差别,使得人际关系显得亲密。本文由于时间和 精力的关系,未能囊括东汉魏晋南北朝的所有文献,致使研究结果可能有所疏失,期待方家指 正


                20楼2014-06-10 19:21
                回复
                  山寨号


                  21楼2014-06-10 20:05
                  收起回复
                    好长 ……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06-10 20:35
                    收起回复
                      娘子,相公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4-06-10 23:14
                      收起回复
                        娘子 我来暖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4-06-12 00:01
                        收起回复
                          收藏了。。。这样以后写文章就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4-06-12 08: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