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光异构手吧 关注:31贴子:2,090

【国有重器 不露锋芒 巩我金瓯 绝域威扬】2014航天学院咨询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美国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06-11 16:32回复


    IP属地:美国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楼2014-06-11 16:32
    回复


      IP属地:美国3楼2014-06-11 16:36
      回复


        IP属地:美国4楼2014-06-11 16:38
        回复


          1.1 科研与师资力量
          航天学院是1987年6月经国家航天工业部批准,由学校将控制工程系、无线电工程系、力学系和飞行器总体研究室组建而成,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际宇航大学在亚洲地区唯一常设分校的依托单位。
          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5个(均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含二级学科点15个;设本科专业10个。建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3个、国家级教学基地2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是国内航天主干学科最为齐全、规模最大的航天学院。
          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学院积淀了浓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一支以著名大师和知名学者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26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国家教学名师 2人、博士生导师 96人,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著名光学专家马祖光院士是这支队伍的杰出代表。学院还创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 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个,是全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力最强的学院。


          IP属地:美国通过百度相册上传5楼2014-06-11 16:40
          回复

            1.2 在校生与毕业生情况
            学院在读学生3538人,其中博士生 647人,硕士生 816人。学院的热门专业多,每年招收全国各地高中考生500余人。 2009届本科毕业生中,近50%毕业生考取(保送)研究生;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就业岗位面向国家骨干企业、重点行业,国内外知名企业公司,遍布国内外中心区域和重要岗位。
            学院热门专业多,是尖子生集中的地方,曾获辽宁省高考理科状元的孙晓村同学第一志愿填报我院。
            本科毕业生中半数以上能够考取研究生。毕业生深受国家航天研究院所欢迎,金融、电信、交通等竞争激烈领域以及沿海地区、涉外知名大企业也都以优厚的待遇竞相来学院招聘。学院的毕业生很多已成为各领域的专家和骨干,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马兴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军、海王集团总裁张思民等。原国务委员宋健、总装备部长李继耐、副部长胡世祥、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等,曾就读于院内相关专业。
            目前,学院正在努力发挥实力强、起点高、发展快的优势,力争早日跻身于“世界知名航天学院”的行列。


            IP属地:美国通过百度相册上传6楼2014-06-11 16:41
            回复


              IP属地:美国7楼2014-06-11 16:42
              回复
                2.1.1 自动化 
                该专业为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所在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现有教授35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31人。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与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在控制理论、飞行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检测和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电气自动化、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方面从事系统研究和开发等技术工作,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该专业属热门专业。该专业毕业生除可保送、考取研究生外,还可面向电子、电力、石化、航空、航天、电信、交通等国防及国民经济各领域从事与自动化相关的教学、科研、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更为详细的介绍请点击http://zsb.hit.edu.cn/subindex/intro/robotization.asp


                IP属地:美国通过百度相册上传9楼2014-06-11 16:46
                回复

                  2.2.2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所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专业培养在控制理论、系统分析设计、运动控制、过程控制、飞行控制以及系统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的自动化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业企业等部门和行业从事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管理及维护的高素质、创新类、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 专业注重基础理论及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具有紧密结合航天、宇航与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
                  更为详细的介绍请点击http://zsb.hit.edu.cn/subindex/intro/robotization.asp


                  IP属地:美国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0楼2014-06-11 16:48
                  回复

                    2.2 18系航天工程与力学系专业介绍
                    航天工程与力学系简称18系。18系是老牌专业,里面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近些年大火,录取分数直逼自动化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空间科学与技术;一是拥有3名工程院院士的力学学科,包括工程力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


                    IP属地:美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4-06-11 16:51
                    回复

                      2.2.1 12181工程力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能够在力学有关的广泛工程领域,例如国防、航天航空、汽车、能源、机械、土木建筑工程等,从事科研、技术开发或工程设计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该专业教学条件优越,有国家级教学基地、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及设备条件先进的实验室。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更系统,更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更强的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实验能力。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所在学科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位列第一名。
                      毕业生有超过60%以上可保送、考取硕士研究生,优秀本科生还可以通过推荐,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就业的学生大都到航天、航空、国防部门、大型工程设计与研究院从事结构总体设计、工程软件设计与开发、力学环境实验分析等工作。
                      更为详细的介绍请点击http://zsb.hit.edu.cn/subindex/intro/engineeringspecialty.asp


                      IP属地:美国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2楼2014-06-11 16:53
                      回复
                        2.2.2 12182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该专业为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前身是战略导弹总体设计专业,至今已经为国家培养19届毕业生,大部分学生分配到祖国航天和国防部门。
                        该专业为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所在的飞行器设计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飞行力学与控制及其它机电一体化设计和控制的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近年来承担了多项航天领域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多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元。每年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国内首颗由高校自主研制成功的小卫星,其总设计师就是由该专业教师担任。
                        在本专业本科学习期间成绩特别优秀者,可直接保送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更为详细的介绍请点击http://zsb.hit.edu.cn/subindex/intro/aerocraftdisign.asp
                        2.2.3 12183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空间环境是影响航天器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的研究是航天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专业培养具备航天环境模拟及控制、生命保障系统设计与研究能力,在民用领域从事热能利用、振动试验分析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主干课程有:真空技术、低温工程、空间环境导论、航天器环境计算机控制、空间飞行器飞行动力学、航天器热控制技术等。
                        本专业现有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承担多项有关空间环境模拟与控制技术、空间生命保障技术等航天前沿科研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多项,每年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学生毕业后有60 %以上可保送、考取硕士研究生,优秀本科生还可以通过推荐,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本专业培养的大部分毕业生在祖国航天和国防部门工作,多数毕业生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骨干。
                        更为详细的介绍请点击http://zsb.hit.edu.cn/subindex/intro/aerocraftdisign.asp
                        2.2.4 12184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是一个理工结合、学科交叉并具有紧密国际合作关系的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的设计、制备、评价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既重视学生数学、力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培养,又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并对有关专业课实行教学内容的国际接轨,发展本硕连读机制,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培养。
                        本专业所在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每年招收近50名硕士研究生。
                        该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将考取或保送研究生,可推荐部分优秀毕业生与国外联合培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生将面向人才需求旺盛的国防、航天航空、汽车、化工、能源等复合材料与工程的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与生产的研究工作。
                        更为详细的介绍请点击http://zsb.hit.edu.cn/subindex/intro/multiple-material-engineering.asp
                        2.2.5 12185空间科学与技术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密切结合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空间科学方向侧重于天文学与天体力学、空间环境;空间应用方向侧重于空间光学与微波遥感、卫星与天文导航。
                        本专业理工结合、注重基础、强调应用,是一个专业交叉性强,有明确背景需求的综合性专业。专业基础雄厚,在师资及教学实验环境等方面具备良好条件。设置有光电检测技术、光信息技术、光学图像处理、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天文学、天体力学、空间环境导论等专业主干课程。
                        本专业按宽口径模式设置相应课程,着重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增强素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注重与航天领域的密切结合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宽广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航天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除考取相关专业研究生外,大部分分配到航天和国防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等工作。
                        在本专业本科学习期间成绩特别优秀者,可直接保送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更为详细的介绍请点击http://zsb.hit.edu.cn/subindex/intro/aerocraftdisign.asp


                        IP属地:美国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3楼2014-06-11 16:55
                        回复

                          2.3 21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简称21系。21系是几个专业,简称光电子、微电子和光学工程。光电子是马祖光院士生前所在的专业,主要研究高能激光器等;微电子专业则是非常火热的专业,涉及到一些电脑硬件的研发;光学工程则是研究光电制导、光电检测等,军民两用。


                          IP属地:美国14楼2014-06-11 17:08
                          回复
                            2.3.1 电子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的研究领域和相关技术是信息产业支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微电子机械与微系统、电子系统、计算机、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基础与专业技能,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该专业所在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毕业生除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外,还可在集成电路、电子器件与IT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生产、应用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

                            2.3.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侧重光电子技术方向,光电子技术是信息产业支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光电子器件与技术、激光雷达技术、光通信技术、非线性光学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该专业所在物理电子学学科是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建有可调谐(气体)激光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具有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环境。每年招收近50名硕士研究生。
                            该专业培养的本科生基础理论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每年有超过6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毕业生可到光电子产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开发、经营单位和管理部门工作。

                            2.3.3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
                            该专业研究领域和相关技术是信息技术最活跃的领域,相关的光电信息产业是新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该专业所在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建有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位列第五名。
                            该专业硕士生与本科生数的比例基本为1:1,近30%的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直读硕士,研究生升学率超过70%。毕业生可以到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高新技术公司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制造和管理工作。


                            IP属地:美国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5楼2014-06-11 17:14
                            收起回复
                              这些专业可以说是哈工大的精华所在,毫不夸张的说,从哈工大走出去的航天人,半数要出自航天学院。
                              学院培养的人才很多已成为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如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袁家军、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海王集团总裁张思民、新闻集团副总裁高群耀等。早期曾在院内各专业就读的有原国务委员宋健、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原总装备部副部长胡世祥、原国家航天局长栾恩杰、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等。


                              IP属地:美国16楼2014-06-11 17: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