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氏》的报道是在知道“铺路爪”被干扰的情况下,反过来推测大陆有干扰设施,再推及惠安的雷达。可能美国人自己也在揣测我们用了什么技术手段来进行干扰。现在业界技术发展极快,双方都会有对方不清楚的新手段。
笔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惠安地区部署的系统不会直接以大型雷达作为干扰信号发射源,这个雷达还是以侦查为主。至于它的天线相对铺路爪更接近垂直,那应该是由于它要探测空中目标,而不是如铺路爪一样,主要探测太空和超高空目标。该雷达系统的指向和波瓣角度明显涵盖了整个台湾地区和南海与东南亚地区,当然并不仅仅针对铺路爪。
如果《简氏》关于干扰信号来源的信息准确,那么照片里标注为“惠安电子战设施”的那几个大型球状天线罩里的设备或许才是干扰机。而雷达除了探测空中目标外,其实也可以作为无线电信号收集装置。可以推断,该电子战系统的运作机制和大型雷达的信号波发射及其方向有一定的联动机制。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惠安电子战系统要比铺路爪领先一代以上。在跨代的情况下,实现单盲干扰是可行的,完全可以在干扰铺路爪的同时确保自己的雷达工作正常。
基于此,我们可以做如下理解:惠安电子战设施与雷达联动,二者构成一个综合运作框架,可以称为“惠安综合电子战设施”。其任务是针对雷达工作范围内的敌对大型雷达系统进行单盲攻击,确保我方雷达正常工作的同时,迷盲对方雷达。而在它的攻击范围内,“铺路爪”很不幸地距离最近,所以首当其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