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棋推演研究本部吧 关注:49贴子:148
  • 5回复贴,共1

【研究】台军最先进雷达被干扰 技术落后解放军1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五,英国老牌军事刊物《简氏防务周刊》刊文称,刚刚投入使用一年多的台湾“铺路爪”雷达受到了干扰,以至于无法跟踪目标。2013年,台湾耗资13.8亿美元购得美国“铺路爪”远程雷达,台湾方面称,该雷达曾跟踪过朝鲜卫星发射。


1楼2014-06-11 21:41回复
    根据一张卫星照片,《简氏防务周刊》称,中国福建省惠安县境内某山顶上的一面巨大的相控阵雷达天线就是干扰的来源。
      这一报道引起了许多猜测。有军迷拿出相关教材称:“铺路爪雷达主要是用来探测弹道导弹目标的,仰角范围是3~85度,福建的那个雷达完全不在其观测角度范围内,因此也不可能被其干扰。”据此认为惠安的设施不可能是针对“铺路爪”的对抗措施。


    2楼2014-06-11 21:41
    回复
      笔者采访的几位雷达与信号处理业内人士认为,上面的说法其实没有分清雷达和激光的区别,是典型的外行错误。雷达无线电是一门外人眼中极为神秘复杂的技术,而且发展速度惊人。尤其是在最近的10年内,许多以往的“定论”早已被打破。非专业人士仍按过时的观点来看现代电子技术,自然只能得出异常离谱的结论。
        自从相控阵雷达出现以来,对雷达的干扰早已经脱离了60年代那种模式。现代相控阵雷达有敏捷波束指向能力,因为它的波束指向和机械设备没有关系,转向速度非常快,传统的干扰手段作用很有限。旧时代的雷达对抗方式限制已经不具备现实意义。


      3楼2014-06-11 21:42
      回复
        从根本上来讲,干扰对方雷达,就是一个对它发射信号的过程。只要覆盖对方雷达的收束波段,给它“多余”的信号,使其将虚假的干扰信号当做真实的目标回波,就能干扰。例如美国EF-18G电子战机目前已知的一种工作模式就是录制对方的雷达信号,隔一段时间原样播放,从而使对方雷达无法正常工作。
          可见,现代电子战的复杂之处不是信号的接受和发送,而主要是后端对信号的处理能力。换句话来说,干扰现代雷达,只要工作机制合适,其实从地面还是空中发射干扰信号并不是问题,发射的角度如何也并非关键,要紧的是能骗过对方的信号过滤机制。而这就要求在信号处理技术上领先于对方。因此要在对抗中占尽上风,需要技术上有跨代的优势。


        4楼2014-06-11 21:42
        回复
          《简氏》的报道是在知道“铺路爪”被干扰的情况下,反过来推测大陆有干扰设施,再推及惠安的雷达。可能美国人自己也在揣测我们用了什么技术手段来进行干扰。现在业界技术发展极快,双方都会有对方不清楚的新手段。
            笔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惠安地区部署的系统不会直接以大型雷达作为干扰信号发射源,这个雷达还是以侦查为主。至于它的天线相对铺路爪更接近垂直,那应该是由于它要探测空中目标,而不是如铺路爪一样,主要探测太空和超高空目标。该雷达系统的指向和波瓣角度明显涵盖了整个台湾地区和南海与东南亚地区,当然并不仅仅针对铺路爪。
            如果《简氏》关于干扰信号来源的信息准确,那么照片里标注为“惠安电子战设施”的那几个大型球状天线罩里的设备或许才是干扰机。而雷达除了探测空中目标外,其实也可以作为无线电信号收集装置。可以推断,该电子战系统的运作机制和大型雷达的信号波发射及其方向有一定的联动机制。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惠安电子战系统要比铺路爪领先一代以上。在跨代的情况下,实现单盲干扰是可行的,完全可以在干扰铺路爪的同时确保自己的雷达工作正常。
            基于此,我们可以做如下理解:惠安电子战设施与雷达联动,二者构成一个综合运作框架,可以称为“惠安综合电子战设施”。其任务是针对雷达工作范围内的敌对大型雷达系统进行单盲攻击,确保我方雷达正常工作的同时,迷盲对方雷达。而在它的攻击范围内,“铺路爪”很不幸地距离最近,所以首当其冲了。


          5楼2014-06-11 21:42
          回复
            此外,还有一点要补充,“铺路爪”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过发射干扰信号的问题,所以如果想要和惠安综合电子战设施实现“互盲”,除了要大幅度改进“铺路爪”雷达本身,还要在旁边修建和它规模差不多大的专门干扰发射装置,将简单的预警雷达站也变成一个“综合电子对抗设施”。当然,美国会不会这么干,台湾给不给钱这么干,我们可以等着看。


            7楼2014-06-11 2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