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简单公式,来说明公路车的第一关键核心就是尺寸,这也是为什么当你熟悉后必然走向组车之路(包括买了整车后更换部分零件)。
一,躯干直立,让坐垫最宽处支撑坐骨,手自然垂于体侧,将曲柄向前与地面平行,脚锁到踏板上,鞋底与地面平行,锁踏的轴心与膝盖最突处的连线与地面夹角形成九十度。
二,与此同时将曲柄向下转与地面垂直,锁鞋不要锁上去,脚面上勾,一定要保证脚底和小腿成九十度,然后锁鞋跟部压到踏的轴心位,此时膝关节刚好做到完全打直。在同时满足上面一和二的前提下,赶紧下来锁紧坐垫和坐杆,以上就是不摸弯把时的坐垫前后和坐杆高低的位置确定依据。下面我们在判断车架是否大小合适,以及在合适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把组尺寸时,刚才设定好的坐垫位置是绝对不允许移动的。
上面我们确定了后半车身,接下来看前半车身。上身直立,坐骨位于坐垫最甜区不准移动,眼球自然朝上看,然后固定住,头开始向上抬,达到颈椎有微阻尼感时停止并保持住,此时你视线一定是朝天望,接着上身前弯,绝对不允许下意识动眼球,动脖子,只能动腰,弯到你视线恢复到刚好朝正前时,此刻就是为你以后度量胳膊肘夹角所形成的先决条件。躯干保持在这个弯曲幅度的前提下,将虎口卡在上把位手变头的翘弧处,如果小臂不能和地面平行,请通过改变把立高度来达成,即调整头管垫圈数量。当小臂平行于地面时,你看自己的胳膊肘夹角是否在九十度,如果是锐角,说明目前把组和架子组合的偏小,如果是钝角说明偏大,皆可通过改变弯把前伸值或把立长度来修正。
以上是整车尺寸的设定,下面我们以上面内容为依据来帮你正确的选择车架的尺寸。
公路车与山地车在方向控制上的讲究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偏稳定,后者偏灵活,所以导致把立的长度范围上选择不同。公路车的选择范围九厘米到十四厘米,而山地车都在十厘米以内,为的就是要配合各自使用环境下方向控制上的要求。近年来小弯把的流行也正是为了方便车手在上下把位转换握法的同时可以使用更长一点的把立带来更加稳定的方向控制感,当然这不是没限制的,过长的把立也会带来车架过小,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恶化的后果,所以我们业余爱好者一般选择的把立长度范围请控制在九到十二厘米间为佳。
当你选择比较小前伸值的弯把(Reach小于八十五毫米)时,把立使用九厘米长度时,请看正文第四节末尾,如果这时肘关节依旧是钝角,说明你架子太大必须更换;但如果你都换到十二厘米长度把立后,肘关节依旧是锐角,说明你架子太小必须更换~~~
以后大家买公路车的时候注意了哦!
一,躯干直立,让坐垫最宽处支撑坐骨,手自然垂于体侧,将曲柄向前与地面平行,脚锁到踏板上,鞋底与地面平行,锁踏的轴心与膝盖最突处的连线与地面夹角形成九十度。
二,与此同时将曲柄向下转与地面垂直,锁鞋不要锁上去,脚面上勾,一定要保证脚底和小腿成九十度,然后锁鞋跟部压到踏的轴心位,此时膝关节刚好做到完全打直。在同时满足上面一和二的前提下,赶紧下来锁紧坐垫和坐杆,以上就是不摸弯把时的坐垫前后和坐杆高低的位置确定依据。下面我们在判断车架是否大小合适,以及在合适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把组尺寸时,刚才设定好的坐垫位置是绝对不允许移动的。
上面我们确定了后半车身,接下来看前半车身。上身直立,坐骨位于坐垫最甜区不准移动,眼球自然朝上看,然后固定住,头开始向上抬,达到颈椎有微阻尼感时停止并保持住,此时你视线一定是朝天望,接着上身前弯,绝对不允许下意识动眼球,动脖子,只能动腰,弯到你视线恢复到刚好朝正前时,此刻就是为你以后度量胳膊肘夹角所形成的先决条件。躯干保持在这个弯曲幅度的前提下,将虎口卡在上把位手变头的翘弧处,如果小臂不能和地面平行,请通过改变把立高度来达成,即调整头管垫圈数量。当小臂平行于地面时,你看自己的胳膊肘夹角是否在九十度,如果是锐角,说明目前把组和架子组合的偏小,如果是钝角说明偏大,皆可通过改变弯把前伸值或把立长度来修正。
以上是整车尺寸的设定,下面我们以上面内容为依据来帮你正确的选择车架的尺寸。
公路车与山地车在方向控制上的讲究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偏稳定,后者偏灵活,所以导致把立的长度范围上选择不同。公路车的选择范围九厘米到十四厘米,而山地车都在十厘米以内,为的就是要配合各自使用环境下方向控制上的要求。近年来小弯把的流行也正是为了方便车手在上下把位转换握法的同时可以使用更长一点的把立带来更加稳定的方向控制感,当然这不是没限制的,过长的把立也会带来车架过小,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恶化的后果,所以我们业余爱好者一般选择的把立长度范围请控制在九到十二厘米间为佳。
当你选择比较小前伸值的弯把(Reach小于八十五毫米)时,把立使用九厘米长度时,请看正文第四节末尾,如果这时肘关节依旧是钝角,说明你架子太大必须更换;但如果你都换到十二厘米长度把立后,肘关节依旧是锐角,说明你架子太小必须更换~~~
以后大家买公路车的时候注意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