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现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实施高校,九校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高校。[2-6]
截止2014年2月28日,南京大学拥有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有28个直属院系,各类学生总计55000余人。全校设本科专业8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3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2]
南京大学是哈佛大学白碧德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学衡派”的雅集地,曾被誉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和“中国科学发展的主要基地”,被杨振宁称赞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南京大学是国家“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坚持“内涵发展”,保持“原汁原味”办学优势与特色,赢得社会“中国最温和的大学”的美誉。
走进南大,的确给人一种温和亲切的感觉。文理型学校。
2、东南大学
坐落于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111计划”重点建设的大学,“卓越大学联盟”主要成员[1]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是34所自主划线高校之一。[2-3]
学校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时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美誉。
1928年改名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中国高校之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
1988年5月,学校更名为东南大学,校庆日为每年6月6日。2000年4月,原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东南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
工科强校,若新世纪和南大合校,稳稳地中国大牛。
3、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坐落于古城苏州,是“211工程”和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截至2013年,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其中化学、物理、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生物和生物化学6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
苏大各学科发展较协调,其中数学、医学、工学相对不错。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之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同建设。
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厂为基础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设有研究生院。
工科强校,机械等专业不错
5、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建设高校。[1]
学校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1]
截至2014年,学校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占地面积3200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有专任教师1668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约2万人、博硕士研究生约7200人。2012年在49个本科专业中招生。[1] 学校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江大属国内轻工大佬,工业设计也非常优秀,发展很快
6、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111计划”、“卓越计划”、“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入选高校之一,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1953年,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先后经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为现名[1] 。
南京理工大学是江苏唯一连续四届获得“江苏省十大专利金奖”和“十大专利发明人”称号的单位,并创办有全国第一个依托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科强校,武器、电气等很好
其他的诸如南京农业、南京师范、中国矿业、中国药科也都是211,相对来说江苏高等教育比较发达,而且苏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自然环境优美宜人,是跨省选择大学的理想之地。
南京大学现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实施高校,九校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高校。[2-6]
截止2014年2月28日,南京大学拥有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有28个直属院系,各类学生总计55000余人。全校设本科专业8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3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2]
南京大学是哈佛大学白碧德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学衡派”的雅集地,曾被誉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和“中国科学发展的主要基地”,被杨振宁称赞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南京大学是国家“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坚持“内涵发展”,保持“原汁原味”办学优势与特色,赢得社会“中国最温和的大学”的美誉。
走进南大,的确给人一种温和亲切的感觉。文理型学校。
2、东南大学
坐落于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111计划”重点建设的大学,“卓越大学联盟”主要成员[1]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是34所自主划线高校之一。[2-3]
学校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时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美誉。
1928年改名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中国高校之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
1988年5月,学校更名为东南大学,校庆日为每年6月6日。2000年4月,原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东南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
工科强校,若新世纪和南大合校,稳稳地中国大牛。
3、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坐落于古城苏州,是“211工程”和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截至2013年,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其中化学、物理、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生物和生物化学6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
苏大各学科发展较协调,其中数学、医学、工学相对不错。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之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同建设。
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厂为基础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设有研究生院。
工科强校,机械等专业不错
5、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建设高校。[1]
学校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1]
截至2014年,学校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占地面积3200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有专任教师1668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约2万人、博硕士研究生约7200人。2012年在49个本科专业中招生。[1] 学校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江大属国内轻工大佬,工业设计也非常优秀,发展很快
6、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111计划”、“卓越计划”、“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入选高校之一,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1953年,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先后经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为现名[1] 。
南京理工大学是江苏唯一连续四届获得“江苏省十大专利金奖”和“十大专利发明人”称号的单位,并创办有全国第一个依托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科强校,武器、电气等很好
其他的诸如南京农业、南京师范、中国矿业、中国药科也都是211,相对来说江苏高等教育比较发达,而且苏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自然环境优美宜人,是跨省选择大学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