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赋》
终不见金辇上威仪之君王,终不见庙堂上卑屈之将相。
独一人浮存于天地,笔落不羁之文章。
终不见显达之华熠,终不见金玉之流光。
独一人飘游于尘嚣,气理纯和之阴阳。
看罢东海摩云浪,可是三山之客倒玉觞。
复见浩淼泛金鳞,可是天地之子出扶桑。
毕竟洪涛多涌动,不似青山万世安如常。
予性峥嵘之峦岳,草履亦登九州之峨壮。
北上太行,巍巍及莽莽。
南游庐黄,玲珑出寰嫏。
西惊华巅,攀援于天梯。
东谒岱宗,凌驾于苍茫。
虔瞻于峨嵋之佛光,笃仰于昆仑之仙堂。
赴长白,瞰万象之素雅。
会太乙,参混沌之爻相。
终得见白刃淬砺割云障,终得见青锋煅金刺穹苍。
终得见包汇灵长之锦囊,终得见横亘日月之浩荡。
处此间一瞬,竟不知岁月几何。
欣然而忘返,怡然而自得。
泛行于烟波之缭绕,沁醉于兰草之馨香。
侧耳于野虫山莺之鸣唱,放形于松涛竹韵之悠扬。
急唤娇妻抚银筝,奏泉涌溪动之意象。
还邀挚友同歌咏,畅登高临阔之狂放。
凭危栏之固欲以洋洋,藐四野之微欲以引吭。
惊天风之啸无以押调,怯渊壑之险无以高亢。
戛然而共止,窃听于渺茫。
忽闻丹霞之境起幽婉,可是驾鹤之翁弄箫篁。
淳音于虚谷之中迂环,天籁于旷达之间回荡。
“君近天,亦高睹,讥蝼蚁兮为愚夫。”
“君宽馀,亦安足,患贫贱兮若囚徒。”
“君于世兮秉良素,耻虞佞兮堪世俗。”
“君形健兮在须臾,且放歌兮莫颦蹙。”
予闻此歌,
胸腹似江河排浪,周身似祥光垂降。
处灼炙而无焦躁,涉窘丧而无恐慌。
予闻此歌,
明悉权杖之所纲,晓察方圆之所向。
洞烛千秋之消长,豁然人世之虚妄。
歌赋青山之容光,挥洒咫尺而翱翔。
承载仙翁之理韵,铭志无为于过往。
作于癸未年九月【2003】二十三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