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爷吧 关注:37贴子:3,627
  • 4回复贴,共1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於其上,属(音:嘱)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音:商),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於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_____岳阳楼记


1楼2014-06-13 22:30回复
    翻译
    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了。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著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因为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有时连著整个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至於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著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於(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麼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麼,什麼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时於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2楼2014-06-13 22:31
    回复
      句解
      (他们)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理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讲究淡然平静的心态。不以己悲,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意义
      这句话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财物、外物)的丰富、富有,个人的获得、拥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外物(财物、外物)的丢失、损坏,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内在涵义是指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不因外界的好事而兴高采烈 也不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头丧气 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影响。


      3楼2014-06-13 22:35
      回复
        百度百科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http://baike.baidu.com/view/72279.htm


        4楼2014-06-13 22:37
        回复
          辨析
          不以物喜:‘物’是指结果,指的是你现在已经得到的东西,可能是金钱、房车,可能是职位、权力,也就是名和利。这个社会越来越结果为导向,个人的成就越来越与客观得到的名和利直接挂钩,而非主观自我欣赏之类。你对社会的贡献价值会直接与你得到的名利挂钩,当然不排除你运气很好。这些‘物’往往是现在的你的财富、你的成就,是对你过去的价值承认。所以现 在我们就比较的容易理解‘不以物喜’这句话了。得到的已经得到了,人的满足感、成就感基本来自於刚刚获得的财富增加,名利增加,也就是增量部分才能给你实在的好感受;若是没有了增量,那麼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会日渐减少。所以有句话就叫做‘时过境迁’,指的就是随著时间的走动,心境就会随之变迁。所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现 在的财富和名利是对你过去价值的承认,也是未来的起点。人需要始终保持一颗迎接未来的心。我真的遇到过一些很聪明的人,他们在获得了成功之后,在个人的心态上发生了变化,潜意识地就把自己当成了:‘物,还潜意识地要求周围的人都得把他当成:物。我想他是走向了歧途和坟墓,就像古龙笔下的百晓生在拼出了兵器谱中的第一后,那个第一就从此固步自封,在武林中只得了虚名。所以很重要一点,人只要活著在任何时候都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不管你觉得自己是多麼厉害的技术也好,销售冠军也好,管理奇葩也好,战略高手也好,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最重要的。路还很长,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还在我们的前头。如果我们只会欣赏现 在的‘物’,那麼我们就可能失去了更美好的未来。不以己悲:人只要活著在任何时候都别把自己不当回事,也就是妄自菲薄,被所谓的权威、所谓的成功者、所谓的领导者而蒙蔽你的双眼,无谓地判定自己的弱小和无能。每个人在看到自己弱点或是失败的时候往往会很沮丧,甚至带著消极的情绪,这样就完全限制了自己的潜力和发展机会,完全埋没了自己,这样是不值得的。每个人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坚强的发展系统,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中不断努力、不断挑战未来的可能性,公司的发展同样如此。我们的神五、神六,神七已经上天,在将来我们就会有自己的太空站。我们都有机会去实现别人认为的不可能。做人千万不要看不起自己。对於每个人来说对待自己的未来都需要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那就很好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不因外物的好 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凡事都以一颗平 常心看待。纵观历史,多少迁客骚人就是因为缺少这样一种心态,因环 境变迁而怀忧丧志,最终把豪情通通丧失掉。唐朝的李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因深受打 击而成 天抑郁不安,一位奇才仅27岁就消失於中唐的诗坛。孟子云:士穷不离义,达不离道。这才是人生最正 确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很轻易就被身边发生的事改变心态,老兄,你的承受力未免太差了吧。退一步想想天空多麼的辽阔,人的一生就像一滴露水,蒸发后就无影无踪。因此,你何必去为眼前的芝麻小事大动干戈,伤心劳神呢?范仲淹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大的成 就是因为他不怨天忧人,保 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实在得利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而致。
          感想
          【我的人生坐标】海燕在风浪中抨击,没有在海潮的大海上做片刻的停歇。雪莲在冰雪中绽放,没有在严寒的冰川下低头。荆棘鸟在骤雨中前进,没有在阴郁的天空滑翔而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蕴涵了人生的哲理,需要用一生去履行。这八个字从我口中说出似乎还显得很稚嫩,但是人生需要正确的定位,需要一盏明灯指引我生命前进的方向。人的一生面临太多得失,所谓“得失”,也许真的有得必有失;所谓“舍得”,也许真的先舍才有得!但我想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得到的多了,而是因为计较的少了。人生的价值也不在於他创造了多少财富,而在於他奉献了多少财富。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有种种近 期效益的诱惑。这时候,人很容易患得患失,所以必须追问自己到底要什麼,怎样才能跟梦想靠得更近,放弃,也许为了另一种坚持。人生有梦,但筑梦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能知道要什麼,能够做到什麼,不可能做到什麼就很不错。人生中的伤害和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化解痛苦,寻找来自内心的支持的力量。是的,当不如意时,就把所有的烦恼都沉入心底吧,不要为那些不顺心的事纠缠。只有让他慢慢地沉淀下来,才会显出生活的快乐和明媚。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我想无论是面临什麼得失,面临什麼困难,只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问题,一切都是那麼不起眼,甚至可以一笑而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风云变幻,自云淡风清。——这就是我的人生坐标。
          建议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凡事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纵观历史,多少迁客骚人就是因为缺少这样一种心态,因环境变迁而怀忧丧志,最终把豪情通通丧失掉。唐朝的李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因深受打击而成天抑郁不安,一位奇才仅27岁就消失於中唐的诗坛。孟子云: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这才是人生最正确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很轻易就被身边发生的事改变心态,那麼,你的承受力未免太差了吧。退一步想想天空多麼的辽阔,人的一生就像几滴露水,露水蒸发后就无影无踪。因此,你何必去为眼前的芝麻小事大动干戈或伤心劳神呢?范仲淹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不怨天忧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实在得利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而致。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之时,还望你遇到难事时看开一些,学会做人固然可贵,但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品质,才是我们追求的。当你在无意识中保持住了此种心境,人生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触与期遇,从而在历练与磨难中定会取得精神境界的升华。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4-06-13 2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