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卓吧 关注:69贴子:8,278
  • 4回复贴,共1

【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2014级迎新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贴会给2014级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介绍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的整体情况,专业介绍,居住园区和条件 之类的各种问题的解答。
附上:
寝室情况介绍帖:待更新
西南大学2014级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新生交流群 337623454,http://jq.qq.com/?_wv=1027&k=PaBN36,欢迎新生入驻~
PS:此贴勿水


IP属地:新疆1楼2014-06-15 14:51回复
    西南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的史地系。回溯学院办学历程,前辈学人之翘楚,如吴宓、孙培良、邓子琴、吴毓江等辛勤耕耘的身影历历在目。吴宓,哈佛大学硕士,学贯中西,1955-—1957年在历史系任教;孙培良,学术领域广泛,以治西亚史,特别是伊朗史见长,享誉世界史学界;邓子琴,一生致力于文化史、民族史研究,成绩卓著;吴毓江,以治墨学名世。他们渊博的知识,高深的学问,勇于探索的精神,崇高的道德风尚,如春风细雨,滋润了数代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形成了我院良好的办学传统,铸成我院今日之院训——进学、修德、会通、超胜。
    学院现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历史教育硕士(含高师硕士)授予权。中国史为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学院下设中国史系、世界史系、历史教育系、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民族教育系等5个系,以及历史地理研究所、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亚研究所、伊朗研究中心、于右任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目前设有历史学(师范)、历史学(国学研究与应用)、民族学3个本科专业,承办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已形成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本科、预科、网络教育和历史教育硕士、高校教师硕士等多层次办学体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1人,教授1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9人,博士(含在读)32人,硕士(含在读)20人;有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9 人。先后有2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师优秀教师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获重庆市师德建设标兵。“十一五”期间,学院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务院重大文化工程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1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6项,科研经费达60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2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0余项。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凝炼了“融师范性学术性为一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民族教育、服务社会民生”的人才培养特色,先后培养了5300多位博士、硕士和本科学生,以及5800余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基础强化硕士研究生、本专科预科学生。学院多次聘请韩国、美国等专家到学院工作,与美国、英国、韩国和中国香港及台湾等地高校互派交换生,与西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本科生,积极接收遵义师范学院、毕节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借读学生,建立起与境内外高校予以广泛交流与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IP属地:新疆2楼2014-06-15 14:52
    回复
      【学习简介】
      历史文化学院是以本科、研究生为主的。民族学院是我校每年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和少数民族骨干为主。这里主要介绍历史文化学院的本科学习情况。
      历史文化学院的本科分为师范和非师范。师范生是按照国家制定的师范培训计划进行招生学习,非师范侧重于学术性(大多数是需要考研的)。由于专业的要求不同,师范和非师的课程基本不同,相同的就都是历史。
      【学期考试】
      期中考试就只有全校统一的英语,其他学科没有期中考试。英语在四级考到495以上就可以申请免修免考,是不是很幸福呢。
      期末考试呢,我们学院的老师都很人性化的,基本不挂科只要期末考试月好好背就行。
      【班级组成】
      组成每个年级一般是两个师范班,一个非师范班。
      这里主要说非师范,也就是历史学类,一个专业就我们一个班哦,是不是很洋气了呢。
      至于男女比例什么的,2013级非师的比例是1:2.挺合适的比重,至于师范班的比重,大家都懂的。
      学长学姐的经验(辛酸经历)
      关于学院的一些些想法:
      1、我们学院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院,所以呢很低调以至于南区的孩纸们基本不知道历院是啥(表示每次说自己是历院的都被报以迷茫的眼神)。既然历史底蕴深厚,那么学风就比较淳朴(就是比较穷),本科活动经费一直很少啊,每次办活动都好心酸的去李园活动中心而不是高大上的圆顶更不要说大礼堂的。PS,历院的未来就靠学弟学妹们了,嘤嘤嘤~~~~~。
      2、大二下学期历史学类会进行专业的分流。目前是会分为民族学和国学,民族学是授法学学位,国学授历史学学位。这是目前的情况以后可能会变的。专业分流会根据成绩第一,意愿第二的原则。所以萌萌哒的学弟学妹们自求多福,好好读书吧。
      3、关于转专业,按照以往的经验,来到历院的孩纸们基本都是调剂来的。我知道你们对这个充满了怨念,一心想转专业。首先呢,学姐,呸,学长要给你们说,历院其实是很好的,虽然冷门不好就业,但谁能说某一个文科的专业就能百分百很好的就业。就算是如今很火的经管(我没有任何敌对的意思,不要打我),就业形势也不好,所以萌萌哒的你们先适应一下历院的学习生活吧,我相信有一天你会爱上它的。如果真的想转专业呢,有两个时间段一定要把握了,大一上的后期会有一次转专业,不过基本没戏,我们学院基本是不放人走的,当然有关系的,就很自在了。第二次是在大一下,五月份的时候,这个时候提交申请学院都会批准,至于转入学院就靠自己去争取了PS有些需要降级哦。
      4、关于历史学习方面的,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们如今最后悔的就是大一大二书读得太少。历史学是需要一个很深底蕴的专业,而我们院的课程较少,学习氛围很宽松,所以自然有很多自主时间,这里我真的建议大家有空就多读读书,不要浪费豪华的中图,更不要以后后悔。
      5、关于就业的话,非师范基本就是考研和考教师资格证这两个出路,当然能在大三签到工作就更好了。虽然很心酸,但这是事实,学姐,呸,学长才不会骗你们呢。
      总之呢,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是一个很有爱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们没有紧迫的学习节奏、也没有紧张的生活环境,我们有的是历史人特有的豁达情怀,自由活泼的性格。欢迎各位学弟学妹填报历史学专业,有爱的学长学姐在西大等你,在历院等你哦。


      IP属地:新疆4楼2014-06-15 14:57
      回复
        nice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6-16 19: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