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尾吧 关注:36,607贴子:730,055

应吧友邀请,今天分析Pivot mach6车架结构@桥头二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次分析只对结构进行客观分析阐述,车子性能BIKETO里有详细讲解和介绍,有兴趣的吧友可以前往看看。
提到PIVOT一定会想到DW-LINK,想到DW-LINK也一定会想到目前最伟大的结构设计师之一Dave Weagle, Dave Weagle是DW-LINK的设计者,自从1990开始,Dave Weagle对广受欢迎的专业赛车和车手的日常表现特征做了详细的数据比对和统计,以用来不断改善DW-LINK的悬挂性能。而与骑手舒适至关重要的因素(加速效率,爬升和弯道牵引力,凹凸崎岖的吸收,踏板的反应,制动影响,车架强度和刚度,车架结构和车架制造的复杂性)都是开发悬挂系统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的重要的因素。DW-Link 结合所有这些性能因素,产生一个完美平衡的系统。(此段摘自BIKETO)
配备了DW-LINK系统的品牌
Ibis,Iron Horse,Pivot,Turner,BMC,BANSHEE,MARIN等
使用DW-LINK变种品牌
GIANT,KINESIS A636,FELT,NINER,YETI SB66。之所以称他们为变种,是因为他们的结构都是DW-LINK转换过来,目的是避开DW-LINK专利或者以DW-LINK结构进行进化,拥有更多功能,如FELT,YETI SB66,KINESISA636,整强结构稳定或增加一个避震器悬浮功能,避开DWLINK专利产生另外个专利。
DWLINK运动方式为:上下连杆相同方向转动,VPP运动方式为上下连杆相反方向转动。


1楼2014-06-15 15:10回复

    沙发不留


    2楼2014-06-15 15:10
    回复
      路过

      他们骑着非常高端的速降车,日复一日的在那几条难度不高、尘土飞扬,却很有趣的短小车道上练习 、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6-15 15:14
      收起回复
        吧完历史,我们现在进行结构了解
        首先看看动态图
        1.2014款MACHI6将车架改为上升率

        避震车架有两种设计,一种为上升率,一种为下降率,所谓上升率(Rising rate)与下降率(falling rate)是避震车架设计中相当重要的参数,假设车架装的是固定k值的钢簧后避震,上升率车架的后段行程会增加后轮避震的等效k值,让后段行程更难被压缩。反之,下降率车架的后段行程会降低等效k值,让后段行程相对於线性率车架更容易被压缩。
        为了描述上升率与下降率的变化,在此定义"车架作动比"为每一单位的车架行程相对压缩的避震行程,换句话说,它就是杠杆比的倒数。上图是它的后轮行程与避震器压缩行程的关系,X轴是车架的后轮行程,蓝色曲线是相对的避震器行程,红色曲线是蓝色曲线的斜率变化,也就是车架的作动比变化。若红色曲线随著X轴增加而上升。目前绝大部分品牌多连杆结构避震车都采用上升率设计。


        4楼2014-06-15 15:18
        收起回复
          2,车架杠杆比
          所谓杠杆比(Linkage ratio)是每个避震车架中重要的设计参数,车架的杠杆比的定义是每一单位的避震行程压缩,相对於多少的车架行程。PIVOT MACH6杠杆比率最大为2.86,最小为2.43,这是目前主流设计模式


          5楼2014-06-15 15:25
          回复

            mach6帮顶,这车要说硬伤只有后胆连接孔径不是通用标准,换掉这个LJ后胆巨麻烦


            IP属地:澳大利亚6楼2014-06-15 15:25
            收起回复
              3,链条拉伸

              PIVOT MACH6链条拉伸长度最大为27.5mm,偏大。


              7楼2014-06-15 15:26
              回复
                4,后轮轨迹

                DWLINK结构软尾车后轮轨迹基本都是这样,结构决定的,无法改变了。


                8楼2014-06-15 15:28
                回复
                  6,CI


                  11楼2014-06-15 15:35
                  回复
                    才装了mach5.7,不知道mach6到底提升了什么?行程差距不大,但后胆增强,价格高达18000,相对林道优势明显吗?


                    IP属地:重庆12楼2014-06-15 15:36
                    收起回复
                      7,踏板反击角度
                      踏板反击角度22.5度,蛮大


                      13楼2014-06-15 15:36
                      回复
                        8,后胆受力情况


                        14楼2014-06-15 15:37
                        回复
                          BIKETO上有此车专门介绍和评测,客观评价还是为营销需要而评测,那就见仁见智啦。若您是PIVOT的粉丝,而且经济无压力,基本可以忽视不够理想之处。车是好车,这点不需要质疑。
                          以上,可作为了解车子基本结构之情况,不要作为选购之标准。
                          谢谢回帖。


                          15楼2014-06-15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