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霰斋吧 关注:104贴子:3,923
  • 1回复贴,共1

【小文】第六十一回:汤姆和皮特儿——杨之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想,作为一名贾府的丫鬟,即使是体面些,一辈子也会有一些无奈的苦恼和委屈吧。但是不乏有那么几个人,在平静之中构造一些充满力度的冲突环节。当看到这些瞬间能令我怦然心动的片段时,我甚至愿意到这是非之地痛快的体验一番。能挑起我这样的兴趣来,当然得数着那个司棋。
这个司棋,看似默默无闻,居然也能令红楼掀起一股高潮的篇章,完成最豪放的举动,最剧烈的冲突,最洒脱的斗争。
这个司棋,看似角色不多,居然也能另读者在淡化之余倍感惊讶,挥出那么铿锵的气韵,那么优雅的姿态,那么强势的性情。
常言说仆性随主,然而,懦弱的迎春身边却有着这样一个敢作敢当的丫头。大家都知道,这司棋是个不好惹的。她的行为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但在厨房里的那一画面,的确容易让人感到大快人心。这样的明争在充满暗斗的贾府之内,算得上是空山新雨了。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喜欢这个片段。更想走进现场,感受一下属于司棋的这一派性情。看着她那一股愤怒的气流涌上心头,豁然一啸,吐出一股豪迈而尖利的气势,飘荡在大观园的亭台楼宇之间,着实让人感到大快淋漓。
对司棋来说,她有着不低于晴雯的体面,这是她愤怒的由头之一,自然也就是故事的支点了。三两鸡蛋对于庞大的贾府,即使是放在大观园的小厨房来说,算不上为难。只是刘嫂的那一句“没有”,戳中了一颗刚毅的心。她不想就这样成为一个自取没脸的表演者,所以拉开了一段红楼里最激烈的对抗。
“小丫头子动手!”平心而论,她的这种做法对红楼里的丫头们有着一定的启迪作用,也对那些整天藏掖曲弄的人有着一定的讥讽作用。柳嫂子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主,方才对莲花那嚣张气焰一时间不知所踪。主角瞬间变作了司棋,占尽了上风,出尽了风头,却不足以平息心中的恼怒。众所周知,直到一碗鸡蛋泼到了地上,她才感到自己的真实和自在。
故事必然会是这样的,如果柳嫂和她针锋相对又会拖拽出一些不必要的后文,当然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自然也失去了那种大快人心的感觉,也难以另读者清醒的认识这个司棋。
这样一个人,在书的前半部分很少提及她,而她又是“琴棋书画”中的一位。而且是性格最为鲜明,故事最为跌宕的一位。直到六十一回作者才塑造了他的性格,又到七十一回通过鸳鸯在大观园的一次“撞眼”直接反射出了她的命运,再到七十七回赶出贾府结束了她的丫鬟生涯。虽然只有这样几个点,却是那么突出,一时间难免让人很难适应,但她的性格是完整的,从大闹小厨房“连说带骂”到查抄大观园时的“并无畏惧惭愧之意”,这几点足以看出他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丫头,有时我很欣赏她的这种快意恩仇的性情,可悲的是,她这性格也因此成全了她的命运。
不难发现,她与主子迎春的反差,一个是那样的慢条斯理,一个是这样的雷厉风行。我有时候会琢磨,他们之间能不能和谐的相处。相比之下,其他主仆之间总是有一种默契,如紫鹃的贴心,袭人的尽心,亦或者平儿的操心,可我尽不知这司棋是如何侍主的,想来,必是另有一番趣味罢。两种性格可以把两种生活彻底的隔离开,这样子的隔离,看似或有矛盾,实际上也是作者巧妙的设计。正是真假难分,强弱相补。
写山可以只写其一峰,但必须要先领略过山之宏伟,写水可以只写其一脉,但必须要见识过水之奔腾。写人也是如此,作者塑人手法,点点数笔便可写尽一人性情。并将每种性情带进属于红楼的世界,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令读者的感受大为开阔,可见作者早已窥透人性的神韵,所以我们由此而了解司棋。
既然司棋本是如此,从大闹小厨房走进她,也就是最佳方式。她一径以自己的风格上演了一出热闹戏。却与一般的泼辣有所不同。因为我感觉,当愤怒浮动在她的眉眼唇齿之间,绝无丝毫泼辣之嫌。而这种愤怒,在她挥洒性情的瞬间,却悄然的沉淀为一种人格。


1楼2014-06-15 21:27回复
    其实我总觉得在这件事上司棋太作。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7-23 20: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