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本文的命题。由于近一二十年来的考古工作,使学术界发现原有的考古学理论严重滞后于田野工作的实践。根据传统的考古学理论给中石器时代所下的定义是:人类当时还不会制造陶器等等。然而,陶器的出现,在中国南方至今已早至1.4万~1.6万年前,已经远远突破了新石器时代的上限了。这些陶器不但出现早,而且器型较为稳定。玉蟾岩的发掘者甚至认为,其出士的陶器器形与日本各地出士的早期陶器器形较为类似。这当然不是说它们之间有什么文化的内在、必然的联系,而是人类在制造陶器的初级阶段,都是有由某一类器形入手的共通性。
根据对构成新石器时代特性的诸要素分析得知,各要素在各个地区、各文化之中出现是不平衡的,不同的要素在不同的地区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这中间不排除有考古的偶然性。但无论如何,有关这些因素的探索,不是旧、新石器时代转化的命题,而是中石器时代进步到新石器时代的间题。就中国广泛地区而言,旧石器大约在距今约1.8万年左右结束。其标志是复合工具的使用,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石器时代。直至生产工具的进一步改进,磨制石器的出现,使社会的生产力大幅提高,农业革命在较大范围内展开,而不是农业的萌芽在某些区域或某一局部产生,人类真正开始过着较为稳定的聚落定居生活,陶器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用品,才开始了新石器时代。推测中石器时代的下限或新石器时代的起源时间,应当在距今1万年或略早一点的时候。到距今7000年~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诸文化已较低为成熟,它起源期的遗存,目前仍有缺环。
因此,中石器时代有定义是否可以界定为:中石器时代是人类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过渡时期。其特征表现,当时的居民使用复合工具,已经发明并开始使用陶器,采集渔猎经济占有主导地位,并已出现了种植农业的萌芽,人们的居住方式从流动分散居住向较集中的定居转变。
(英德市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