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世界吧 关注:69贴子:2,422
  • 11回复贴,共1

【历史】中石器时代的存在与定义(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在印度,根据印度学者意见,印度次大陆没有经历过中石器时代。而中国有少量的中石器时代遗址,西亚经历过中石器时代。却缺了印度,如果是这样就说明当时中国和西亚的独立、并行发展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6-16 21:39回复
    作者: 李浪林(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正文:
      在中国考古学取得巨大成就的20世纪,仍然遗有许多疑难问题给21世纪的考古学家们去思考与解决。其中,中石器时代存在与否及其定义,即是诸多疑难问题之一。
      笔者认为,中石器时代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不争事实。尽管中国考古学界对其称谓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人都认为,在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之间是存在着一过渡时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6-16 21:41
    回复
        从旧石器时代经中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和过渡,当是一个相当漫长和复杂的历史过程。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打制石器,采集---狩猎(渔猎)经济形态和分散、流动的居住点。而一般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标志则是:种植农业的经济形态,定居的聚落、磨光石器和陶器的应用。旧、新石器之间不仅有转变,而且有跨度。这个跨度主要有四个方面,当然是由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所引致的问题。首先是工具的跨度:旧石器时代人们是直接使用打制的石器,一般相信磨制石器的使用方法是间接使用的,即通常所讲的是有柄的;其次是社会结构的跳跃:由流动的分散居住,到基本稳定的定居聚落,社会组织从简单到复杂;再其次是经济形态的转变,由采集------渔猎经济过渡到种植农业经济;最后还有陶器的发明和使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6-16 21:41
      回复
          如果旧石器时代并不具备新石器时代的因素,那么新石器时代就不是由它脱胎而成的,新石器时代的诸因素是萌芽与发展于中石器时代了。上述四大特征,具备多少才算是新石器时代的开始呢?新、旧石器时代之间的间隔又有多久呢?
          在讨论中石器时代文化的过程中,很清楚它所处的时代,就是新、旧石器时代之间的那一段间隔,即始于旧石器时代结束,止于新石器时代开始。因此,确定新石器时代的定义,似乎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找出中石器时代的下限。在世纪之交的前夕,考古学家们在中国南方的广西桂林庙岩、湖南道县玉蟾岩及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等地,都发现了距今年1万年~1.4万年、甚至于1.6万年前的陶器。这些证据显示,在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物中,陶器的发明是最早的因素之一。根据这一单一因素的出现,来确定新石器时代 已经开始是否可行呢?笔者是持否定态度的。新石器时代的开始,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至少不应当是由陶器的发明开始计算。这一个时代的开始是由构成其时代的诸因素综合决定的。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各因素在新石器时代中的作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6-16 21:42
        回复
            学术界一般认为,陶器的产生与农业经济有关,因而成为新石器时代确立的最重要的标志物之一。然而,西亚和日本的考古学研究发现,陶器的起源与农业的发生,并无必然的联系。在日本,普遍发现公元前1万年前的陶器,甚至公元前1.3万年~1.4万年前的陶片,但并没有农业。而西亚很早就有了农业而没有陶器。严文明先生认为陶器的起源是与相对定居和采集经济有关的。其实,陶器并非由世界某一区域文化的人们单独发明,然后从这一个中心向世界各地传播。陶器实际上是人类在自然生存中的必然产物,因为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泥土在火中烧了之后就会陶化,渐渐地就用它来制造器皿煮食和盛装。因此在这个世界上是有许多陶器起源地的,用遍地开花来描述陶器起源一点也不夸张。所谓起源中心和传播之说,将不断被日后的考古新发现所粉碎,正如彩陶的起源一样:人类发明了陶器,在广泛应用的过程之中,逐渐产生了对它的美化要求,彩陶如同其他纹饰、装饰手法一样,是应这种需要而自然产生的。因此,各地起源的时间不一致,但并不是由某一中心传播而来。这一事实已被中国考古学的无数证据所证明。例如,中国彩陶西来说、长江流域彩陶文化受仰韶文化影响等,都一一被考古的不断发现所否定。当然,环珠江口的彩陶文化,由皂市下层文化传播论,也将会被日后的考古证据否定掉。因为中国已知最早的彩陶,已经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老官台文化中出现,但这也并非是中国的彩陶起源中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6-16 21:43
          回复
              工具的演变似乎是更加显而易见的。如果以磨制石器作为新石器时代的起始标志的话,其起源的年代就比陶器的发明晚了许多。现今的考古发现证明,在中国北方最早脱离旧石器代的遗存,应当属下川文化[3]。虽然王建和其他学者仍将其划为旧石器时代,但这批材料是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北方旧石器的,是典型的细石器遗存。在南方地区,以白莲洞[4]和独石仔[5]等遗址为代表的所出士的打制和穿孔石器,也已不是旧石器了。南北各地的考古证据都说明,在距今两万年以内、最迟在距今年1.6万年,中国的主要地区都已结束了旧石器时代了。取而代之的,除了细小的石英的燧石石器外,就是发达的古、木、竹器,而且这些石英和非石材料的器具,大部分还是复合工具。这种非石质工具的使用,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是用作主要家农具的[6]。甚至在许多地区,此现象持续存在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如河姆渡文化。但与此同时,作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的、真正意义的磨制石器的出现,则是距今年1万年以内的事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6-16 21:44
            回复
                种植农业的起源属同一性质的命题。文明时代到来之前的这个阶段,已经在社会中具备了某些文明的因素,见到了一些文明的萌芽。但这一时期,无论如何还不能称之为文明时代,它只能是文明的萌芽期,整个社会都处在文明的门槛之外。学者们习惯将任何时代都划分为萌芽、起源、发展、兴盛和衰亡等不同的阶段或时期。如果真的可以这样划分的话,种植农业的萌芽期,肯定不属于旧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里,植物的驯化还处在摸索阶段,人类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选择植物物种进行驯化。而种植农业的起源,正是中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表现之一。在这一时期里,人类已有意识的进行植物的驯化和栽培,但规模十分有限。而种植农业的发展,则是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中期的事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农业--习惯上指种植农业,并非是新石器时代的惟一经济形态,在新石器时代较晚的阶段,种植农业在中国主要地区高度发达,成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时候,在周边地区,如在东北广大地区的新开流文化及华南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依然以采集--渔猎经济为主,或者同时并存着一种“采集农业”,即圈种一些野生的植物,作为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手段的补充。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6-16 21:44
              回复
                  而农业经济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中国一开始就是分为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的。前者起源的年代,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其年代略早于后者一些。代表性的遗存为道县玉蟾岩、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的上层,年代都在距今9000年~1.4万年之间。考古证据显示,他们是野生与栽培水稻共存的。在玉蟾岩出生的4粒半水稻之中,仅有2粒是有人工栽培的、由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古栽培稻。而出土更多的则是野生植物果实、动物骨骼和水陆生螺壳。这表明采集——渔猎经济仍占据着经济的主导地位,种植农业的产物在居民生活中只起到非常次要的作用。因此,这一时期还没有完全进入新石器时代,充其量也只是在由中石器时代向新石时代转变的过程之中。同一时期,在粟作经济区则暂时未发现农业起源的证据,迟至距今约七八千年的磁山、裴李岗文化之中,已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农业了。粟作起源当比其更早一些,但是否有可能早到怀仁窖子头遗存这个阶段,目前并无实质证据支持,仅属推测而已。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6-16 21:45
                回复
                    中国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之中,除农业经济形态之外,这里所指的农业甚至包括种植和采集农业形态,还有畜牧经济形态的存在,它们后来直接发展成畜牧文明,如匈奴文化。在这一类经济形态中,几乎没有或绝少存在有种植农业。这种存在于长城及其以北的文化何时进入新石器时代目前尚不清楚,但中石器时代延续时间似乎比农业经济区更长一些。
                    人类定居的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诸因素之中似乎是最有意义的,以此作为该时代的标志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撇开畜牧经济地区不论,在广大的农业经济地区,与陶器的起源和使用、石质工具的改进,直至磨光石器的出现,以及种植农业生产等新石器时代诸因素都有着互动关系的,只有定居的聚落生活。从考古的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人类的定居环境成了由小型分散到非定居生活到集中定居生活的转变,农业才能脱离其萌芽,进入其起源和发展时期。同时,由于半定居和定居的生活,才使陶器的使用需求日益增加。也只有这种生活才使工具改进的步伐加快,磨光石器应运而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非种植型的农业经济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如新开流和华南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中,也清晰可见定居的聚落、陶器和磨光石器并存。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6-16 21:46
                  回复
                      回到本文的命题。由于近一二十年来的考古工作,使学术界发现原有的考古学理论严重滞后于田野工作的实践。根据传统的考古学理论给中石器时代所下的定义是:人类当时还不会制造陶器等等。然而,陶器的出现,在中国南方至今已早至1.4万~1.6万年前,已经远远突破了新石器时代的上限了。这些陶器不但出现早,而且器型较为稳定。玉蟾岩的发掘者甚至认为,其出士的陶器器形与日本各地出士的早期陶器器形较为类似。这当然不是说它们之间有什么文化的内在、必然的联系,而是人类在制造陶器的初级阶段,都是有由某一类器形入手的共通性。
                      根据对构成新石器时代特性的诸要素分析得知,各要素在各个地区、各文化之中出现是不平衡的,不同的要素在不同的地区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这中间不排除有考古的偶然性。但无论如何,有关这些因素的探索,不是旧、新石器时代转化的命题,而是中石器时代进步到新石器时代的间题。就中国广泛地区而言,旧石器大约在距今约1.8万年左右结束。其标志是复合工具的使用,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石器时代。直至生产工具的进一步改进,磨制石器的出现,使社会的生产力大幅提高,农业革命在较大范围内展开,而不是农业的萌芽在某些区域或某一局部产生,人类真正开始过着较为稳定的聚落定居生活,陶器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用品,才开始了新石器时代。推测中石器时代的下限或新石器时代的起源时间,应当在距今1万年或略早一点的时候。到距今7000年~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诸文化已较低为成熟,它起源期的遗存,目前仍有缺环。
                      因此,中石器时代有定义是否可以界定为:中石器时代是人类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过渡时期。其特征表现,当时的居民使用复合工具,已经发明并开始使用陶器,采集渔猎经济占有主导地位,并已出现了种植农业的萌芽,人们的居住方式从流动分散居住向较集中的定居转变。
                      (英德市信息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6-16 21:47
                    回复
                      印度是西亚猿人进化过来的。。。。


                      IP属地:广东11楼2014-06-17 15:32
                      回复
                        助攻来了…… 自从度娘出了回复带八张图加经验,几乎每张帖子都有类似这种回复:
                        [憧憬] 发图也会涨经验
                        [疑问] 这是真的吗
                        [惊讶] 不会是度娘骗我玩的吧
                        [傻乐] 度娘你要是骗我就太没节操了吧
                        [狂怒] 坑爹啊这是
                        [奸笑] 还好事前试了下插图片真的好多经验啊
                        [哈哈哈] 拿到经验的一刹那、简直就像狂欢一样
                        [可爱] 大家都来试试哦[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6-29 19: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