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12日
漏签
0
天
神木中学吧
关注:
5,476
贴子:
500,033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30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神木中学吧
>0< 加载中...
关于填报志愿的一些资料与建议。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楼度娘!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2楼给清风,求加精置顶。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3楼先卖个萌
未完之前请勿插楼。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前言:
笔者的一个朋友曾说:随着大学生活的流逝,我们逐渐地认识到,高考报考远非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选择,但或许是可以免去你最多困扰的选择。
因此,在报考过程中,一定要把所有能做好的方面都尽可能做好:比如了解专业、行业、学校,都是有网可查,有人可问的。一个负责任的报考过程,对开始一段美好的大学生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暗示。大一新生会大面积地有一段迷茫期,甚至有的人会一直陷入其中而蹉跎了整个大学生活,这虽然和新环境、新生活方式有关,但更多时候源自报考时过于随意、被动的态度。
如果成年意味着独立,那么,把读什么大学念什么书作为第一个独立的选择,是件蛮不错的事。
报考就像买东西,学校和专业是商品,录取线是价格,分数是手里的钞票。
当大家都想买同一样商品,它的价格就会被炒得很高,甚至可能超过它本来具有的价值,买到反而会亏;当大家都觉得某样商品不好,它的价格也可能会低于它的价值,买到则会赚。当然,只要钞票够多,你可以买任何想买的东西;如果钞票有限,则要精打细算。
报考过程中的“精打细算”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向内的“自我分析”和向外的“社会分析”,这两部分又可继续分为若干点来考虑:
一、自我分析
价值观
“价值观”对报考(或人生方向)选择的实践指导,通俗地说,即从政、从商、学术三个大方向。其中,从商又分为:实业,即自己组织生产、销售,最好有一定技术背景,现在很多新兴创业公司就属于这个类型;经销,即从某处购得某物,转售到另一处,这也是最常见的“经商”形式。
再将以上几个方面对应到具体专业选择上,可笼统地概括为如下关系:
从政——政治、经济、法律等。
从商——【实业】一些与民用联系紧密的工科专业,及下述经销相关专业。
——【经销】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物流等。
学术——大部分专业均有学术方向。
事实上,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价值观”还都很模糊。而且,在大学这个丰富的环境中,价值观很可能还会发生调整和改变。
本文主要是为了论述的完整性,将其陈列在此。同时也是个提醒,相信对于这一点的思考会伴随你整个大学生活(笔者2009年高考,如今硕士一年级即将结束,对这个问题也只是“刚刚有了点感觉”)。
兴趣
“兴趣”关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愿意/想干什么?
对志于学术研究的人,兴趣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其他大部分人选择专业时,兴趣虽非必要,但也是应尽可能顾及的因素:因为它将直接决定你学习的态度和质量,甚至,整个大学生活的质量,除非你是个自制力非常强的人。选择一个“不抵触”的专业是底线,否则很可能面临一个痛苦、事倍而功半的大学生活。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因为不了解,兴趣也可能存在误判:看起来感兴趣是因为不够了解,看起来不感兴趣也可能因为不了解。
比如每年报考时候,全国各地常会涌现出一大批“从小就对经济、金融有着浓厚兴趣”的少年,但进入大学的他们未必还这样觉得。笔者的一个在人大学金融的朋友,就曾说过有些遗憾没有去学建筑。
关于“兴趣”的问题,笔者会在后文用问答的形式,尽可能说得更清楚些。
能力
“能力”关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能干好什么?
报考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常将能力理解为某门功课的成绩,比如数学物理成绩好,就认为这方面的能力强,进而选择一个相关度高的专业。另一方面,能力也常常和性格相联系,比如把“开朗外向,善于交际”理解为一种潜在的组织、管理能力,进而选择一个管理类的专业。
这两种思路都很常见,也有合理性。但显然,这也是一种很粗糙的判断,因为它没考虑到考生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而且高中的数学物理也与大学是数学物理有着不小的差别,此外,对“要做的事”的理解也很简单——比如管理工作能否做好,远非性格因素所能保证,还涉及专业背景、天时地利等等很多因素。
二、社会分析
行业
“先选行业,再选专业”也是一种常见的报考思路。比如,因为看重金融行业工资高,于是选择金融相关专业;因为医药行业“越老越吃香”,于是选择医学相关专业;因为电子商务(如淘宝等)行业在中国的蒸蒸日上,于是选择电子商务、计算机等专业。
这种思路虽然也有其合理性,但问题依然存在,难度在对某个行业未来发展的预判。这一点会在后面的问答中结合例子说得更清楚。
另一方面,有些专业(或职业)如人力资源师、会计、出纳等等,是没有明显的行业局限性的,在行业间的流动很容易。因此,这类专业的选择也不适用于“先选行业,再选专业”的思路。
附件中有行业分类的文档,供考生和家长检索之用。
职业
选择行业,就像是在一队即将出海的船中选择一艘最安全可靠的船,而选择职业则是在这艘船上选一个合适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这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就更难了,因为这需要对某个行业有足够的了解。
因缺乏信息,我们常将一个行业内的从业人员笼统地分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并在传统观念的引导下认为前者比后者更好,但事实上远非如此。比如在一个IT公司,就有产品经理、前端开发、后端开发、市场推广等多个岗位;在医药行业,也分中医、西医医生,制药、售药人员,监管人员,各种科室更是数不胜数。综上,此处所要强调的是,了解“行业”的同时也要了解其中的“职业/岗位”,粗略地认识做决定常常会被误导。
此外,职业还可笼统地分为“专业/技术型”和“能力型”:前者门槛较高,需求量较大,工作更多关注专业水平而非个人能力,相同专业就业的层次相差较小;后者门槛较低,需求量较小,存在“二八规则”,工作更多地强调个人能力,相同专业就业的层次相差较大。
附件中有职业分类的文档,供考生和家长检索之用。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专业
根据教育部学科分类目录,所有学科和专业被分成共13个大类。附件有学科教育部2011门类目录(目前最新),精确至一级学科,供考生和家长检索之用。
此外,认识一个专业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性别要求:比如高负荷辛苦工作不适合女生。
(2) 后续深造要求:比如就业门槛较高的医生,优秀工程师以硕士毕业为标配。
(3) 就业情况:区分类似专业间的差异,比如经济、金融、会计。
(4) 优势院校:看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教授等的数量判断学科水平,此外,理工科专业可看硬件(国家级实验室、优秀科研团队等),社会科学可看发展历史。
(5) 对应关系:注意专业与行业、职业的对应关系。
(6) 理论与应用:对于理工科专业,注意理论与应用的关系。有的专业可能彼此相似,比如“电子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但区别在于前一个偏重理论,后一个偏重应用。当然,也不必因觉得以后不想科研就对偏理论的专业一概说不,因为本科所学大体一样,硕士再转也没什么门槛。
地域
大致地看,在地域选择上,可根据自身情况从以下几个角度做出选择:
(1) 分数高,竞争能力强,可求拼搏:首选北京、上海一类大城市,社会资源丰富,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
(2) 分数一般,竞争能力中等,可求氛围:可考虑特殊的产业集群,比如上海的金融产业、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武汉的光电产业、长春的汽车产业、长沙的传媒创意产业、内蒙古的牛奶产业等等。
(3) 分数较低,竞争能力较弱,可求安稳:可考虑距离家乡较近的地区。
当然,如上的概括也并不绝对。一方面,在某地读书和就业还是有关系的,比如四川大学、西南财经等学校,在西南地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的认可度较高,但在北方可能相差较多。另一方面,对于分数中等的考生,北京上海也有一些分数较低的学校可以选择。虽然学校可能一般,但大城市带给人开阔的视野,以及可以共享的学习资源(比如北京有清华北大的课程,一些高校的二学位机会),也是值得考虑的。如果你是个对人生态度主动、充满激情,期望在大学期间尽可能感受生活的人,那么大城市可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机遇和感觉。
学校
对学校的认识可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来考虑:
(1) 综合性:虽然大学中只就读于一个专业,看似学校的综合性并不重要,但实则不然。大学综合性的意义在于,拥有更健全的校园氛围,可以给学生更全面的感染和引导,并有多方面的学习资源,对于综合能力较强,希望全面发展的学生来说,可以跨专业选课、旁听,或者修“双学位”,很有帮助。另外,综合性的大学也为同学提供了“再体会并二次选择”的“转专业”的机会。
(2) 行业特色:在优秀的大学中,与综合性大学相对的是一类具有行业特色的院校,他们虽然综合实力可能不如其他学校,但其王牌专业常常是业内翘楚,就业前景乐观。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等。
(3) 附属特点:这方面主要是一些零散的点,但也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学校的校风、师资水平、校企合作、同学人脉、周边环境(市中心还是郊区)等等。还有一点,高校开设的各类“实验班”值得注意,通常具有很好的师资,倾注了很多校内资源,包括保送研究生的名额,对此,笔者的个人观点是:进一个好学校的差专业,不如进一个略差学校的好专业,尤其是实验班,日后还有通过保研外推到好学校,或凭借本科扎实基础考研到好学校的机会。
(4) 另外补充一点:如果是压着一本线的考生,有些较好的二本院校也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总结
以上分析将报考的思路分成“自我分析”和“社会分析”两个大的方面,以及更进一步的若干点,可作为制定报考决策的分析框架。
然而,无论是自我分析的价值观、兴趣、能力,还是社会分析的行业、职业、专业、地域和学校,严格来说,都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只不过有的变化快一些,有的慢一些。再加上(尤其是)自我分析的难度,让报考决策即使有了这个分析框架,也很难做到最好。另一方面,因为报考决策是一个考虑了很多因素的过程,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些因素的作用可能很微妙,因此也难将所谓“优劣”一概而论,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人而异的。
笔者的一个朋友曾打趣说,报考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又能有锦绣前程的专业的概率,几乎和一见钟情,并且终成眷属的概率相当。
上述总结都意在说明本文的局限,请各位读者一定自己的情况,谨慎思考,切莫因为笔者一家之言而被误导。
以上分析只说明了建议考虑哪些方面,以及如何考虑,下面笔者依据个人经验,对每个方面的作用做一个短评,但实属个人意见,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1) 价值观:通常远未固定,大学中特定的学校、专业、经历还会将其重塑,可简单参考,不宜纠结过深。
(2) 兴趣:最重要的考虑,没有之一。而且,也是最可能通过阅读资料和信息找到感觉的点。
(3) 能力:与价值观相同,未来还会重塑,而且无论什么专业,都可以找到适合某种性格的人的岗位。可简单参考,不宜纠结过深。
(4) 行业:预判未来困难,不建议过于看重,而且,只要学得好,行行出状元。如要考虑,建议考虑十分了解的行业,或整体上看较稳定/常青的行业。
(5) 职业:如果不能足够清楚地认识一个行业,就不用考虑这一点。可大致结合自身能力和性格特点,从“专业/技术型”和“能力型”两类考虑,作为参考。
(6) 专业:对专业的判断要综合兴趣、能力、行业、职业各个方面,是了解起来最具可操作性,也是对整个大学学习生活质量,和未来职业发展最具影响的一个。建议以兴趣为主,不要过于受“不亏分”心态的影响而委曲求全。即使兴趣不明显,但选择时以“不抵触、不讨厌”为底线。
(7) 地域:不同地域各有特点,前文已说得较清楚,看重的是氛围和资源,以及竞争和工作的机会,与“专业”相比,属于短期影响不明显,长期影响明显的因素。但考虑到考研、找工作时还有二次选择的机会(但也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件事的难度),重要性相对弱于学校和专业。
(8) 学校:学校与地域相似,提供的是氛围和资源,与前两者相比,短期影响弱于“专业”而强于“地域”,长期影响则在潜移默化中,不好估计。对于可塑性较强,人生态度主动,但对未来规划不足的考生,建议在相同情况下选择综合性更强的学校,可以享受更全面的教育资源(如旁听其他课程,选修二学位);对于认定某个行业,并具有较强兴趣的考生,建议选择具有行业、技术特色和背景的学校。
综上,笔者结合个人经历和可操作性,将以上八个方面,去掉因人而异的“价值观”和“能力”,根据重要性做出如下排序。
兴趣 > 专业 ≈ 学校 > 地域 ≈ 行业 > 职业
如上排序实乃笔者个人建议,且实际情况多种多样,可再有调整,仅供参考。
笔者在2009年报考时,因信息和分析方法的缺乏,最终未能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之后不断思考,从2011年起通过网络寻找相似的朋友,一同为高三考生提供报考所用的参考资料。如今三年过去,又有了一些成长和认识。
首先,无论到了哪所学校,选了什么专业,能保证学习、生活质量的永远是持续的努力、拼搏,在年轻的时候,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努力和学习,用“放弃”的方式来调和兴趣与专业间的矛盾,看似是无奈、孤注一掷,实则并无必要,多数情况下是源于懒惰。
其次,不要轻易给自己“下定论”,认为自己做不了某事,学不会某专业等等。起码在学习这件事上,绝大多数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努力、积累,最终掌握。过早给自己下定论,只能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第三,兴趣为什么重要?它可以决定你的态度,是主动还是被动,在知识本身并没有那么难的时候,这个态度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且,因有兴趣而有个好态度,进而取得好成绩,反过来又是对这种兴趣的一个强化,带动自己走入一个良性循环。
第四,每个选择都是一个转折,都可能是人生路上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然而,又没有一个选择会重要到可以成就或者毁掉一生。正视每个选择的真实意义,用客观理性的心态去分析、对比、总结,然后做决定即可。
最后,祝每位考生都能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拥有美好幸福的大学生活。
( 作者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09级本科生 于松民 )
写于2014年6月17日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擦。。。度娘你个坑货!
还是发原帖地址吧
http://mooc.guokr.com/post/606318/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还有一个果壳的报考书,具体没怎么看。不过应该很有用。
http://www.baokaoshu.com/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还有果壳上个大神么得专业吐槽。。虽然吐槽和调侃多一点,但还是有参考价值的。PS:竟然还有监狱学这么高冷的专业。。。吓cry了。。。
http://www.guokr.com/question/168981/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知乎上对未来行业发展的评估与预测,对未来的就业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个不仅对考生有用,对大学生就业也有很大帮助。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25595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各大高校高年级和毕业生选出的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这个确实挺不错的。
中国新闻周刊的微博
http://weibo.com/1642512402/B07oEifAm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是分割线——————————————————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以下是个人观点,我姑妄言之,大家姑妄听之。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遥想当年填志愿时,哥手一抽抽,结果高中就比别人多年了一年。
然后,现在在这个日益没落的西交混吃等死。。。
其实上什么大学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重要,正如网上流传的一句话:再渣的大学,也有比你牛逼的人物,再好的大学也有混吃等死的渣渣。(原话忘了。。大概就这意思。。。- -)
至于选专业。。。。其实大部分人将来毕业后工作和专业都不对口。。。- -(这特么就是在逗我啊!)
网传的十大苦逼专业。。。
top10.文学专业
top9 艺术专业
top8会计专业
top7通信工程
top6土木专业
top5 法学专业
top4 机械专业
top3数学专业
top2 医学专业
TOP1 计算机专业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哥的专业不幸的躺枪了。。。
其实没有渣的专业,也没有渣的大学,只有渣的自己。
以楼主的专业为例,法学专业之所以被称为苦逼专业,是因为法学专业的课程比较枯燥,要背的东西太多(楼主昨天晚上背书被盗深夜,早上六点半起来又继续开背。。
而且就业率低的要命。。。
实际上法学专业要的是精英性的人才,只要你玩得转,绝对的名利双收!
爱你应如是
嗨翻神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暂时先写这么多,滚去吃饭了。欢迎大家补充或打脸。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