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刚刚在亚马逊上定了Pollini的贝多芬钢协1-5 自从被李云迪领入古典音乐的大门 现在也总是爱找些各种演奏家不同时期演奏的曲目来听听 不仅仅限于钢琴 交响乐小提琴大提琴也有些 不过西方乐器除了钢琴 音色更喜欢的是大提琴 可偏偏无奈的是听的小提琴的曲目确实要比大提琴更多些 看看 我这无逻辑无方向的瞎侃都侃到哪儿了。。。接着说贝钢协的事儿 因为听古典乐的时间确实不长 有时候同一个曲目听到的演奏版本也着实是少 也不会刻意去找盘 一般都是看见想要的而又正好对了我那一时间的胃口就才会买下来 所以也很难说清楚到底哪一个版本好 也只能说对了自己的耳朵 而又自己慢慢地发现 就是一个曲子往往是第一遍听到是谁的版本就认定了谁的版本 跟丫的初恋情结似的 这个认知也让我逐渐纠结起来 这可不行啊 大多数钢琴曲子第一遍听得可都是李云迪啊 哎 看我这说的 跟多么嫌弃他似的。。。我可是真真正正的李云迪乐迷啊T^T 看我这纠结的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想要做到对各种曲子的演奏的公正客观的评价 虽然我毫无专业性 懂行的人一看就是:你懂个P还评价公正客观 。。。 但是我就是还有点小想法小私心 毕竟做云迪先生乐迷一年大半来 最疯狂的时候见不得一揪揪不好的话 但各种黑黑各种泼墨也是一直存在的 现在冷静下来秉着公平公正的心再看好多负面的事 也有点怕各种的琴技琴艺下降是不是真的 毕竟领我进古典大门的师傅 还是希望他一直好 (说的好像我在这儿瞎琢磨有啥作用似的) 诶 打完这个括号有点儿忘了我要说啥了== 对! 自从发现自己对曲子有这个“初恋情结”后我就有点儿在极力反驳我自己的想法 譬如:好喜欢李云迪的普二 哪一章都喜欢 听那个忘记名字的女老外弹的好柔好墨迹 WYJ只听过第二乐章 但只有速度没有感情不过瘾啊不过瘾 但最后却也发现了我最最最爱的第三乐章李云迪是做了加快处理的 而基辛版本的慢板的第三乐章却着着实实给我打开了另一个天地 真真是极棒的 这样想来是不是也没有第一遍的就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