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在自传《我的故事》中曾写到这段初恋:
“老师已经付出代价了。工作没了,薪水没了,宿舍没了,朋友没了,学生也没了!短短几个月内,他什么都没了,四面八方,还涌来无数的责备,无数的轻蔑,无数的诋毁。他在这些压力下挣扎,已经挣扎得遍体鳞伤。我亲眼看到,几个月之内,老师生存的世界已被完全打碎。
老师终于在台北待不下去,他只有去南部,找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去“舔平他浑身的伤口。”老师对我沉痛的说:
“请你为我勇敢的活下去,现在,你是我生命中,惟一仅有的!一年很快,一年以后,到你过二十岁生日那天,我会整天守在嘉义火车站,等你!如果你不来,我第二天再等你!我会等你一个星期!请你,一定要好好活过这一年,一定要来和我相会!让我用以后的岁月,慢慢补偿你这一年的煎熬,请你,一定要来和我相聚!”
--------------------------------------------------------
现实是这一别后,两人此生未曾再见一次面。
琼瑶在两年后也就是21岁结婚了。命运对蒋仁老师实在不公!短暂的恋爱甜蜜,竟要付出这样惨烈、凄凉的的后半生为代价。我宁愿蒋仁老师从未遇到过琼瑶。
我不知琼瑶在午夜梦回时是否会有愧?会有罪?也许不会。十年后老师病重时依然会为她一封短信而流泪,这样的痴情男子,人间有几何啊!可惜,彼时,琼瑶正和有妇之夫平鑫涛在“狂风暴雨”的爱情中。
有人说琼瑶如果嫁给老师,会很困苦。但当时的台湾大家都穷,都一样。琼瑶的丈夫马森庆也穷得只有一件衣服,吃个粽子都大吵。如果和老师结婚,因为有超越生死的爱情衬底,老师把她当宝,一切困难又怎样?老师也会支持帮助她创作吧。归根结底,在我看来琼瑶当时对老师的爱,远远不如老师对她的爱。老师只是在她最黑暗最无助时的一抹温情。可怜的蒋仁老师为她打入万劫不复的地狱,赔尽后半生,1979年去世,二十余年,都不曾再见一面。无论琼瑶有怎样的理由,我都很愤怒和鄙夷。
我宁愿蒋仁老师从未遇到过琼瑶。她毁了他,他却成就了她的《窗外》,或者也可以说成就了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