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对此标题嗤之以鼻:你以为网贷是玩具啊!?想玩就能玩?
呃,这么愤慨干嘛?人生如戏啊。
即使现在我是一名保险从业人员,我还是在玩。人生如此多姿,在投资场上太过患得患失,会错失人生其他游乐场的快乐。所以不妨以玩的心态对待P2P。
如果拿出全部身家来投资某一领域,那我觉得这已经算赌博性质了。老师教育我们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玩P2P一定要用闲钱来玩,闲钱就是全亏了也不会动摇原来的生活的钱。

最初知道P2P是看大玩家的介绍,他第一个推荐的平台是ATZ。那时我还是大学生,没有钱。决定先偶尔观察下这个新平台,毕竟这是玩钱的,毕竟这起点是一万啊。
后来在2014年1月我终于有钱了,也就是一万。心想这次可以投了。可是那时正值抢不到标的疯狂时期,我等了三个多星期,没充值也没投出去。后来也庆幸没有投出去,因为把全部可支配零钱放在一个平台上,总有点缺乏安全感,即使那个平台多么安全。
觉得把那么多钱放余额宝有点浪费了利息,就开始了解其他平台。我就泡第三方网站和论坛,自己找,这过程有点像淘宝吧。
可能有人就窃笑,“那么少钱还费那么大劲,利息有差到哪里去?”
可我觉得那时还是大学生的我学习好投资方法了,就算输掉也输得不多,等以后有钱了就更得心应手了,现在赔总比以后赔要好。正因为P2P,我开始学习理财知识,学习债券和基金。现在也进了保险公司。
选对平台就相当于可以安心地玩下去,躺着收租。
最初我在已经获得风投的里面选。理由是:在全国成百上千的P2P里面,能够获得风投的为什么就只有那么几家呢?风投已经为我们免费筛选了一次,初玩者跟着风投后面就好了。YOOLI免费投资,创始人团队很OK,备选。JIMUBOX第一眼就很投缘,一是这个平台名字文艺,风控就是特色,创始人团队也很OK,必选。
至于那些有“国”字背景的、银行背景的我都没有什么好感,纯粹是个人原因。LUFAX周期太长,利率太低,一开始就不考虑。
金牛座的我总要有点现金才有安全感,在YOOLI和JIMUBOX都是各投几千,留一些现金握在手里。
在透明度上来看,JIMUBOX是我见过的这么多平台里面最透明的。当然后来也有后起之秀。那时也撞上了春节,不好抢,我就开始在网贷之家的导航里“淘宝”,看看哪个名字是吸引眼球的,就去看看,然后根据不断学习的淘平台的经验自己判断,宁缺勿滥。因为不是专业投资者,也不能100%确定自己的眼光没偏,对那些做得还可以的新平台就保持观望,譬如HG,从3月开始观望,加入Q群,观察了2个月。越来越确定自己的眼光了。
当我投P2P几个月后,大玩家开始陆续推荐平台,基于很早就跟他接触过,对他信任,便又在他推荐的平台里选了最初的2个平台,ZQJY和LCF,是让人放心的平台,各投了1万。
有空我就去看之家的导航里面有什么新平台了,然后又去淘一番,把有好感的平台先收藏,慢慢再观察,不为平台活动奖励所动。我的“有好感”的平台目前都没有出事的,“好感”标准就是:项目透明,创始团队专业风控,网站做得有诚意,有自己特色。第三方托管、成立时间、办公地点,合作伙伴,媒体报道都是次要的。
项目透明就是越透明越好,不用注册就可以查看项目详情的比需要注册才可以查看的更透明,这也是平台的诚意体现。
风控是要建立在创始团队的专业上的,如果一个平台连创始团队都不专业怎么指望它宣传的那些风控手段呢?本来我是认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但后来觉得这也不是万能的,有些融资性担保公司也会倒闭的。居安思危就最好了,现在安全的不代表未来也安全。
有诚意体现在细节上的,譬如客服态度,投资过程的客户体验等。这个更是直觉上的。
有特色是指平台的名字,设计风格。君不见现在的网贷平台好像都是一个妈妈生出来的,我会更青睐创新的平台,创新一定程度上代表这平台是真正干事情的不是想着跑路的。
到了后期,就尝试用已经收到的利息去投自己有好感的高息平台,不过也不会高于24%,就是抱着“就算全亏也不会危及到本金”的心态去投20%——24%的项目。目前还没有亏损。
另外,我还在客服电话回访时尽可能地和客服成为朋友,挖掘平台没有放在网上的信息。
瞧,我可是很严肃地在玩的,一边学习,一边把理论应用到实际地玩。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