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兼6份职、每月200元生活费的贫困生
骆群曙的家乡湖北蕲春,是个国家级贫困县。父亲骆效兰是蕲春刘河中学一名数学教师,母亲务农,收入不高负担重,为了供骆群曙和他的姐姐读书,家里还包种了12亩地。至今,骆家还居住在十几年前修建的土房里。
在骆群曙的印象里,从小到大,自己只在上大学后“尝鲜”网购过两件新衣服,其他的“都是姐姐和亲戚剩下的”。
2012年骆群曙考取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此时他的姐姐骆群丽正在湖北师范学院读大三,两个人一年两万余元的学费,成了这个家庭的大难题。
当年9月,骆群曙揣着东拼西凑来的学费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为了不再增添家庭负担,骆群曙开学之初便开始留意各种兼职信息,最终在学校柳园餐厅得到了第一份兼职。
每天凌晨4点,骆群曙准时起床到柳园餐厅和其他师傅一起蒸馒头。馒头上屉后,骆群曙的角色又从“厨师”变成清洁工。拖地、擦桌子、收拾碗筷,成了他用餐高峰期的主要工作。这份兼职,他一直做到现在。除了在餐厅兼职,骆群曙还同时发传单、扫楼道、收废品……最多的时候他一周干着6份兼职,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为了省钱,骆群曙在生活上对自己十分苛刻,每天早晨吃兼职食堂免费的馒头,中午吃套餐,晚上接着吃馒头。这样精打细算,骆群曙平均每天伙食费不到6元,每个月生活费只有200元,成了班里花销最少的学生。
骆群曙的家乡湖北蕲春,是个国家级贫困县。父亲骆效兰是蕲春刘河中学一名数学教师,母亲务农,收入不高负担重,为了供骆群曙和他的姐姐读书,家里还包种了12亩地。至今,骆家还居住在十几年前修建的土房里。
在骆群曙的印象里,从小到大,自己只在上大学后“尝鲜”网购过两件新衣服,其他的“都是姐姐和亲戚剩下的”。
2012年骆群曙考取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此时他的姐姐骆群丽正在湖北师范学院读大三,两个人一年两万余元的学费,成了这个家庭的大难题。
当年9月,骆群曙揣着东拼西凑来的学费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为了不再增添家庭负担,骆群曙开学之初便开始留意各种兼职信息,最终在学校柳园餐厅得到了第一份兼职。
每天凌晨4点,骆群曙准时起床到柳园餐厅和其他师傅一起蒸馒头。馒头上屉后,骆群曙的角色又从“厨师”变成清洁工。拖地、擦桌子、收拾碗筷,成了他用餐高峰期的主要工作。这份兼职,他一直做到现在。除了在餐厅兼职,骆群曙还同时发传单、扫楼道、收废品……最多的时候他一周干着6份兼职,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为了省钱,骆群曙在生活上对自己十分苛刻,每天早晨吃兼职食堂免费的馒头,中午吃套餐,晚上接着吃馒头。这样精打细算,骆群曙平均每天伙食费不到6元,每个月生活费只有200元,成了班里花销最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