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潜水表,顾名思义指的是经过防水处理、供潜水使用的手表。一般的防水表并不能用以潜水,潜水表一定要符合严格的规定,并非防水性够强就能叫做潜水表。一般的不能在水下操作,有的比较好一点的能在水下操作。
基本信息
所谓潜水表,顾名思义指的是经过防水处理、供潜水使用的手表。一般的防水表并不能用以潜水,潜水表一定要符合严格的规定,并非防水性够强就能叫做潜水表。一般的不能在水下操作,有的比较好一点的能在水下操作。
功能
幽深的水下世界,虽然充满探索未知的乐趣,但若没做好充足的准备,亦有可能发生不可预测的危险。是专业人士的必要用品。此时,一只可靠的潜水表不仅能让你明晓时间,更能帮助你顺利完成此次奇妙旅程,而这种安全性的来源,除了潜水表本身过硬的防水深度外,还体现在以下5大功能中。
1 抗腐灵活表带
在水下,无论划动手臂还是操作仪器,都需要我们手腕灵活转动,此时手表需要紧密贴合固定于腕上。虽然很多潜水表装配了金属表带,但海水中的化学成分会对其造成轻微腐蚀,故依然建议在潜水时替换为防水性和耐腐蚀性更好的橡胶表带,如今有些品牌还专门开发了帆布或人造纤维表带,这同样是个好选择。
2 旋入式防滑表冠
一只表最容易进水的部位在哪里?答案绝对是表冠,因为表冠是唯一联通外界和机芯的部分。为了防止水通过表冠进入机芯,制表师们研发出一种叫做旋入式表冠的设计———表冠的连接处加入橡胶制成的防水胶圈,当表冠被旋紧时,水便被严密地隔绝在腕表之外(类似我们家庭中水管阀门处的橡胶垫)。也有很多潜水表将之升级,他们不仅拥有更大的表冠,而且在其上增加更深的坑纹处理,让水下操作时更加防滑与便利。
3 排氦
“排氦”属于非常专业的功能,它通常用于专业潜水表(防水1000m以上)。因为专职潜水员在深海工作时不可能每次都往返海面,这会浪费太多时间减压(见腕表小课堂)。所以他们必须长时间住在深海的高压潜水舱中,但此时血液里一定会溶入相当的气体,所以一般潜水舱中使用的空气为“氦”氧混合气。而由于氦气的分子比水分子还小,当我们长时间处于高压下,氦气分子就会渗入防水的手表中使其充满高压氦气,一旦返回水面,手表中的高压氦气若无法短时间排出,手表则会因为高压原因发生爆炸。
4夜光指示
在幽黑无助的水下,我们会强烈体会到对光明的向往。而作为水下读时的基础,所有潜水手表都会配备醒目的夜光指针和刻度。通常潜水表的指针、刻度或表面都会涂有荧光材料,并且刻意放大指针和刻度的尺寸,以便让潜水者读时更为简易。早期的夜光材料是镭,由于其含有过量放射元素而被停止使用。现在最常用的夜光物料是Super-LumiNova。它吸收光中的伽玛粒子储光,可持续发光10个多小时(但发光的强度在一定周期后将会产生衰减效应)。
5 旋转式表圈
旋转式表圈起到提醒潜水时间的作用。旋转表圈的标注刻度为15、30、45,因为一般潜水的氧气瓶只能坚持45分种(也有个别是标注60分钟刻度的)。前15分钟是带颜色或特别标识的,因为潜水员都会严格遵守在上升时做15分钟安全停留以做潜水减压。通常只要在潜水时转动表圈,使表圈上的0刻度对准分针,然后看分针走动后对应表圈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潜水所用时间。当然你也可以倒计时使用,首先知道你的潜水时间,转动表圈将分钟刻度对准分针,然后分针走到表圈0刻度的时间正好是你的潜水极限时间。外置表圈的转动多被设计成单一逆时针方向,这是为了确保计算时间只会计多,不会计少,防止延误时间而发生危险。近年新兴的内置计时表圈则没有旋转方向限制,因为控制表圈的表冠于下水前必须锁上。
潜水手表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潜水表和用于深水潜水的潜水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6425:1996,对潜水表的定义、标识、实际意义、要求、试验方法及标记等作了科学严格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为潜水表的生产提供了依据。本期介绍潜水表的定义、标识、实际意义、标记等内容。
1、定义
潜水表(divers watches):能够潜入至少100m深的水中并且具有一个调整装置来控制时间的手表。
2、标识
潜水深度为100m及以上,标有“潜水表”名称或其它类似术语的手表应满足第6章规定的最低要求。
3、实际意义
手表在经过以下模拟条件的试验后不会受到损坏且能继续运行。
a)水深Lm,每次潜水1h(Δp=L/10 bar),然后
b)水深3m,每次潜水1h(Δp=0.3 bar)。
注:
1)L为生产厂家保证的潜水深度,单位为米;
2)在大气压下可灵活操作柄头;
3)1bar = 105 Pa = 105 N/m2。
术语
中文:潜水表L m;
英文:diverss watch L m;(也可以使用缩写“divers Lm”)
法文:montre plongeur L m,或montre de plonge L m;
也可采用其他语种的等效术语。
注意事项
作为实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说明书中应清楚地陈述以下建议:
不要在超压的水中操作柄头;
不能用于深水潜水(在混合气体环境下潜水)或超过指示深度的潜水。
技术要求
潜水表的部分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1、时间预置装置
手表应配有时间预置装置,如旋转前圈或数字显示装置。这样的装置能防止不经意转动或误操作。若时间预置装置是旋转前圈,圈上应有60min刻度,每5min的指示标记应清晰可辨。表盘上若有标记,应与时间预置装置的标记协调一致且清晰可辨。若时间预置装置是数字显示式,数字应清晰可见。
2、能见度
在黑暗中25cm处,手表的下列各项显示应清晰明了:
a) 时间(分针应与时针明显区别);
b) 时间预置装置设定的时间;
c) 手表正在运行的指示;
d) 对于电池驱动的手表,电池寿命终止的指示。
3、耐盐水性能
将被测手表放入18℃~25℃的30g/L的氯化钠溶液中24h。试验后检查表壳和附件不应有显著的变化;检查动件,特别是旋转前圈应能保持正常功能。
4、水下可靠性
将被测手表浸入30cm±2cm深的水中,在温度18℃~25℃下放置50h,所有机械装置仍应正常工作。试验期间,需要在水中操作的机械装置,如时间预置装置和灯开关应能正常工作;做冷凝试验,表玻璃内表面不得出现凝雾,且机械功能不应受到损坏。
5、抗外力性能
手表按规定的方法承受200N的外力,应无零件脱落或移位。柄头和其它设定装置:手表在水中经受(L+0.25L)/10 bar的超压试验10min和规定要求的5N的外力试验后,做冷凝试验,表玻璃内表面不得出现凝雾,且应正常运行。
6、耐热冲击性能
将手表顺次浸入深度为30cm±2cm的不同温度的水中:置于40℃±2℃的水中10分钟;置于5℃±2℃的水中10分钟;置于40℃±2℃的水中10分钟(手表从水中取出重新浸入另一水温中的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做冷凝试验,表玻璃内表面不得出现凝雾,且应正常运行。
7、气压超压下的气密性(选择试验)
将手表置于气压比正常大气压高Δp=2 bar的空气中,测定进入表壳的空气漏流率(用专用仪器进行检测)。空气漏流率≤50微克/分钟。
8、水压超低下的水密性
将手表浸入盛水的容器中,在1分钟之内施加Δp=(L+0.25L)/10bar的超压并保持2h,然后在1分钟之内将压力降至0.3bar并在此压力下保持1h,将手表从水中取出,用布擦干。做冷凝试验,表玻璃内表面不得出现凝雾。试验期间和试验后手表应能正常运行,特别是秒针应持续正常运行。
基本信息
所谓潜水表,顾名思义指的是经过防水处理、供潜水使用的手表。一般的防水表并不能用以潜水,潜水表一定要符合严格的规定,并非防水性够强就能叫做潜水表。一般的不能在水下操作,有的比较好一点的能在水下操作。
功能
幽深的水下世界,虽然充满探索未知的乐趣,但若没做好充足的准备,亦有可能发生不可预测的危险。是专业人士的必要用品。此时,一只可靠的潜水表不仅能让你明晓时间,更能帮助你顺利完成此次奇妙旅程,而这种安全性的来源,除了潜水表本身过硬的防水深度外,还体现在以下5大功能中。
1 抗腐灵活表带
在水下,无论划动手臂还是操作仪器,都需要我们手腕灵活转动,此时手表需要紧密贴合固定于腕上。虽然很多潜水表装配了金属表带,但海水中的化学成分会对其造成轻微腐蚀,故依然建议在潜水时替换为防水性和耐腐蚀性更好的橡胶表带,如今有些品牌还专门开发了帆布或人造纤维表带,这同样是个好选择。
2 旋入式防滑表冠
一只表最容易进水的部位在哪里?答案绝对是表冠,因为表冠是唯一联通外界和机芯的部分。为了防止水通过表冠进入机芯,制表师们研发出一种叫做旋入式表冠的设计———表冠的连接处加入橡胶制成的防水胶圈,当表冠被旋紧时,水便被严密地隔绝在腕表之外(类似我们家庭中水管阀门处的橡胶垫)。也有很多潜水表将之升级,他们不仅拥有更大的表冠,而且在其上增加更深的坑纹处理,让水下操作时更加防滑与便利。
3 排氦
“排氦”属于非常专业的功能,它通常用于专业潜水表(防水1000m以上)。因为专职潜水员在深海工作时不可能每次都往返海面,这会浪费太多时间减压(见腕表小课堂)。所以他们必须长时间住在深海的高压潜水舱中,但此时血液里一定会溶入相当的气体,所以一般潜水舱中使用的空气为“氦”氧混合气。而由于氦气的分子比水分子还小,当我们长时间处于高压下,氦气分子就会渗入防水的手表中使其充满高压氦气,一旦返回水面,手表中的高压氦气若无法短时间排出,手表则会因为高压原因发生爆炸。
4夜光指示
在幽黑无助的水下,我们会强烈体会到对光明的向往。而作为水下读时的基础,所有潜水手表都会配备醒目的夜光指针和刻度。通常潜水表的指针、刻度或表面都会涂有荧光材料,并且刻意放大指针和刻度的尺寸,以便让潜水者读时更为简易。早期的夜光材料是镭,由于其含有过量放射元素而被停止使用。现在最常用的夜光物料是Super-LumiNova。它吸收光中的伽玛粒子储光,可持续发光10个多小时(但发光的强度在一定周期后将会产生衰减效应)。
5 旋转式表圈
旋转式表圈起到提醒潜水时间的作用。旋转表圈的标注刻度为15、30、45,因为一般潜水的氧气瓶只能坚持45分种(也有个别是标注60分钟刻度的)。前15分钟是带颜色或特别标识的,因为潜水员都会严格遵守在上升时做15分钟安全停留以做潜水减压。通常只要在潜水时转动表圈,使表圈上的0刻度对准分针,然后看分针走动后对应表圈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潜水所用时间。当然你也可以倒计时使用,首先知道你的潜水时间,转动表圈将分钟刻度对准分针,然后分针走到表圈0刻度的时间正好是你的潜水极限时间。外置表圈的转动多被设计成单一逆时针方向,这是为了确保计算时间只会计多,不会计少,防止延误时间而发生危险。近年新兴的内置计时表圈则没有旋转方向限制,因为控制表圈的表冠于下水前必须锁上。
潜水手表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潜水表和用于深水潜水的潜水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6425:1996,对潜水表的定义、标识、实际意义、要求、试验方法及标记等作了科学严格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为潜水表的生产提供了依据。本期介绍潜水表的定义、标识、实际意义、标记等内容。
1、定义
潜水表(divers watches):能够潜入至少100m深的水中并且具有一个调整装置来控制时间的手表。
2、标识
潜水深度为100m及以上,标有“潜水表”名称或其它类似术语的手表应满足第6章规定的最低要求。
3、实际意义
手表在经过以下模拟条件的试验后不会受到损坏且能继续运行。
a)水深Lm,每次潜水1h(Δp=L/10 bar),然后
b)水深3m,每次潜水1h(Δp=0.3 bar)。
注:
1)L为生产厂家保证的潜水深度,单位为米;
2)在大气压下可灵活操作柄头;
3)1bar = 105 Pa = 105 N/m2。
术语
中文:潜水表L m;
英文:diverss watch L m;(也可以使用缩写“divers Lm”)
法文:montre plongeur L m,或montre de plonge L m;
也可采用其他语种的等效术语。
注意事项
作为实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说明书中应清楚地陈述以下建议:
不要在超压的水中操作柄头;
不能用于深水潜水(在混合气体环境下潜水)或超过指示深度的潜水。
技术要求
潜水表的部分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1、时间预置装置
手表应配有时间预置装置,如旋转前圈或数字显示装置。这样的装置能防止不经意转动或误操作。若时间预置装置是旋转前圈,圈上应有60min刻度,每5min的指示标记应清晰可辨。表盘上若有标记,应与时间预置装置的标记协调一致且清晰可辨。若时间预置装置是数字显示式,数字应清晰可见。
2、能见度
在黑暗中25cm处,手表的下列各项显示应清晰明了:
a) 时间(分针应与时针明显区别);
b) 时间预置装置设定的时间;
c) 手表正在运行的指示;
d) 对于电池驱动的手表,电池寿命终止的指示。
3、耐盐水性能
将被测手表放入18℃~25℃的30g/L的氯化钠溶液中24h。试验后检查表壳和附件不应有显著的变化;检查动件,特别是旋转前圈应能保持正常功能。
4、水下可靠性
将被测手表浸入30cm±2cm深的水中,在温度18℃~25℃下放置50h,所有机械装置仍应正常工作。试验期间,需要在水中操作的机械装置,如时间预置装置和灯开关应能正常工作;做冷凝试验,表玻璃内表面不得出现凝雾,且机械功能不应受到损坏。
5、抗外力性能
手表按规定的方法承受200N的外力,应无零件脱落或移位。柄头和其它设定装置:手表在水中经受(L+0.25L)/10 bar的超压试验10min和规定要求的5N的外力试验后,做冷凝试验,表玻璃内表面不得出现凝雾,且应正常运行。
6、耐热冲击性能
将手表顺次浸入深度为30cm±2cm的不同温度的水中:置于40℃±2℃的水中10分钟;置于5℃±2℃的水中10分钟;置于40℃±2℃的水中10分钟(手表从水中取出重新浸入另一水温中的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做冷凝试验,表玻璃内表面不得出现凝雾,且应正常运行。
7、气压超压下的气密性(选择试验)
将手表置于气压比正常大气压高Δp=2 bar的空气中,测定进入表壳的空气漏流率(用专用仪器进行检测)。空气漏流率≤50微克/分钟。
8、水压超低下的水密性
将手表浸入盛水的容器中,在1分钟之内施加Δp=(L+0.25L)/10bar的超压并保持2h,然后在1分钟之内将压力降至0.3bar并在此压力下保持1h,将手表从水中取出,用布擦干。做冷凝试验,表玻璃内表面不得出现凝雾。试验期间和试验后手表应能正常运行,特别是秒针应持续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