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好声音3第一场录制看汪峰的音乐观点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xml:namespace prefix="st1"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2014年6月30日,有幸参加了中国好声音3的第一场下午和晚上的录制活动。经过齐秦、汪峰、那英和杨坤四位导师对十几位选手的争抢过程,我对汪峰的音乐观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深表认同,现梳理如下:</?xml:namespace>
一、我知道我要的是什么
作为第二次担任好声音的导师,汪峰对这个角色的认识更加准确到位,他有自己的原则和主张,不轻易受到其他导师以及现场观众的影响。汪峰坐在导师椅上一直很淡定,虽然不轻易转身,但是,遇到自己喜欢的声音则会果断出手。
一个选手正在唱一首摇滚歌曲,杨坤、那英极力鼓动汪峰转身,那英甚至激动地想帮汪峰拍下红色按钮,但是汪峰不为所动,依然淡定从容。后来他解释说:我不是认为他唱得不好,而是因为我觉得我不能让他发出更亮的光。可见,汪峰不是冲动型的人,他对自己的擅长和能力有足够的认识,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对自己能在哪些方面给予选手帮助有着清醒的认识。既求才若渴,又不误人子弟。
那英说汪峰选人不按常理出牌。有一个选手在其他导师稳坐钓鱼台的情况下,只有汪峰一个人转身。他给出的理由是:我不觉得你唱得有多么好,甚至我更喜欢原唱,但是,我从你的歌声里听到了血性,而血性是任何导师都教不会的。他说:唱一首歌,最好的境界是你把这首歌里面需要表达的东西准确地表达出来。你唱的歌里面要有故事,而这个故事不是你唱完之后讲给我们听的那个故事,而是你让我们在你的歌声里听到你的故事。(当时汪峰讲这番话时,现场的观众对汪峰的点评给予了热烈的认同的掌声,现场观众也是有欣赏水平的)汪峰赞赏的是用生命歌唱,用真情歌唱,因为他自己就是在用生命和真情在歌唱。
二、你的梦想是什么
对音乐,他始终有他内心的坚持,知道什么是他所需要的。其实,从他走在摇滚乐道路上的经历就说明了这点。即使因此与父亲争吵而叛逆不孝,即使与体制内稳定的工作决裂出走,没有钱,甚至落魄到露宿街头,衣食无着,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没有情人,没有礼物,可是依然是那么快乐地坚持自己的梦想,音乐创作从来没有间断,专辑一张接着一张,脍炙人口的歌曲一首接着一首。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是多么重要,所以,在好声音的舞台上,“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成了汪峰的经典台词。因为他认为,有梦想才会有坚持,有坚持才会有成功。
三、 音乐人也需要吃饱饭
汪峰的唱片大卖,汪峰的演唱会火爆,招来了很多人诟病汪峰为伪摇滚,说他践踏了摇滚音乐的尊严,向艺术商业化卑躬屈漆。但是汪峰却观点鲜明地表示:音乐人也需要吃饱饭。
有一个选手因为用自己的音乐才华去赚钱谋生,觉得自己堕落、低俗,不够高大上而倍感屈辱,想要通过好声音这个平台找到一条追求纯粹艺术的道路。汪峰明确告诉他:不,不,我不赞同你的说法,你首先得让自己有饭吃,然后才能去谈音乐。他认为,摇滚音乐与商业的关系不是那么对立,你热爱音乐,首先得让自己能够好好地生存。他用自己血淋淋的经历告诉人们,一分钱可以难倒英雄汉。音乐人也是人,也要吃饭,也可以享受生活。如果一个人为之奋斗不息的理想不能为他带来想要的美好生活,那么为理想持续努力奋斗的动力又从哪里来?文人可以卖字为生,画家可以卖画为生,那么,音乐人为什么不可以用他的音乐才华换温饱?如果一直在生存线上挣扎,他又如何去创造出高大上的音乐来?
四、用真情演绎的声音才是好声音
从汪峰与选手的对话可以看到,汪峰崇尚用真情准确地表达音乐,反对为技巧而技巧,反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虚情假意。他主张摒弃多余的技巧,简单就可以很美,简单也可以很有力量。
他在评价一位选手的演唱时说:你加了太多的转音技巧,反而让一首歌变得沉重,变得繁杂,做做减法,可能会更好。
而在评价另一位95后的年轻选手的演唱时说:你在歌曲的前半部分就加了许多的哭腔,你真觉得这首歌曲里面有那么多的悲伤?你真的体会到了其中的悲伤了吗?你的经历在那里,你的生活感悟没有到那里,刻意加进去的哭腔就变成了矫情。他主张一首歌需要用真情实感去演绎,不刻意而为,不矫揉造作,否则就不可能打动人心。
以上言论是我根据现场的记忆,根据汪峰话语的大意,整理出来的汪峰的观点,有些则是我自己的感想,若有不当之处,与汪峰无关,我文责自负。(201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