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化论》
出自《Good time》专辑,阿paul作曲,既是这张专辑的压轴歌,又是beyond的最后一张专辑的最后一首歌,意义重大,但因为种种原因,它被忽略了,也有人在列某某十大歌曲的时候列过,但是排名并不让我满意,因为在我心中——从我初听它起就将其认定为beyond最优秀的作品。我在前面讲过,我对一首音乐作品的最高评价是从意境看,而无疑《进化论》就是这样一首“史诗”般的巨制。
首先,这首歌在主题上就高高地拔起了落点,从早期的厌恶都市,到中期的控诉战争,再到此时站在生物进化的宏观角度上对全人类的文明发展乃至万物的进化提出质疑和反思,《进化论》可以说是beyond的普世情怀和思想发展到一个高度的产物。
那么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它的歌词。这首歌的词作者是林夕,林夕跟beyond也合作了不少次,但是很显然他的其他作品大多跟这首《进化论》一样“石沉大海”,别的作品我不敢说,但是这一首的确比较让我满意,因为很切合“进化论”的主题,可以说,他的词是让这首《进化论》得到完美诠释的重要因素之一。显然林夕这样一个有宗教思想的人很擅长、也很适合填这一类词,比如卢巧音的《天演论》里的很多词就由他操刀。那么在这里就很有必要把这首歌的词贴出来:
玩具代代进化
不见得叫憎恶变相爱
天已老 地未老 进步
菩提代代进化
不见得叫争斗变宽恕
天已老 地未老 进步
红尘代代进化
不见得叫鲜血变花瓣
天已老 地未老 进步
一天一天 升天
一生一生 超生
上帝未肯对化石天天修补
上帝未必答应明天更加好
茁壮的不会更茁壮
但你我每秒钟会更 苍老
欲望日夜进化
不免需索需索再需索
天已老 地未老 进步
大地日夜进化
一切饥渴饥渴更饥渴
天已老 地未老 进步
循环或是进化
总要吸气呼气再吸气
天已老 地未老 进步
万物日夜进化
将最可怕改到更可怕天已老 地未老 进步
不得不说这段歌词很厉害。首先他用了一大堆修辞:起兴、借代、对比、反复、排比,或许还有隐喻(“玩具”一词),很有探讨价值。还有最后一节的“循环或是进化,总要吸气呼气再吸气”,再加上通篇一直反复的“天已老,地未老,进步”,他传达的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宿命感,很值得深味。当然,这首词还有很多有待探讨的地方,鉴于篇幅我就不在这儿拓宽了,有意者可在本帖回复中与我讨论。
说完了歌词,终于说到最最重要的编曲和演唱了。首先,这首歌用到了隐藏音轨,前面有好几秒的时间是没有任何声音的,这是否暗示了某种末日危机的到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这里的效果就是使本曲的神秘感顿生。接下来清冷的电子乐缓缓走来,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古老的玛雅国度。这时候,阿paul的声音响起,这时候他相对低沉沙哑的嗓音唱这首歌就恰当好处,而且也只适合他唱。高潮部分“上帝……”这一部分其实仔细听会发现家强和世荣的和声,他们在不同的声部,是错开的,一个跟在paul的后面重复乐句,一个在每一句的结尾唱一个降调的拖音,这种和声混在迷乱的音乐氛围里是不容易发现和区分出来的,但也正是这样的和声加强了这一乐段的饱满度,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原始、野性的和声。唱完一段高潮后就是吉他solo,整首歌的节奏是慢的,很慢,仿佛带有一种末世或是冷眼观世的颓废感,所以吉他也很慢。但我要着重说的却不是前面的这些,而是最后的“ei——”哼唱部分,这一部分才是全曲真正的高潮,阿paul的嗓音和吼叫与这首歌完美结合的地方就在这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闭上眼睛,这种听起来慵懒、苍老、原始的吼叫让你整个人慢慢放松下来,接着飘起,进入一种虚无的境界,好像穿梭时空一般——“进化论”的真谛在这里得到了无言的诠释和升华,什么都不用说了,除了和阿paul的声音一起溯回无尽的远古外你别无选择,你甚至不能想象,不能思考,人类到底是否在进化,万物的未来又在哪里,你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