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主要说的问题是对话和一些设定。
首先是对话:
在我理解来看,一篇小说中不可能每个角色都有机会表达观点(POV),要体现角色的性格、背景就全看对话了。不得不说,小说虽然整体还好,但是在“对话”方面下的功夫还是太浅了,事实上,你的每句对话,应该基于人物的背景和性格来说,而不是按照作者自己的思路去说。
现在整篇文章里,唯一让我感到还算能够通过对话感受到个性的只有一个角色——那个叫丹尼斯的小姐。丛她的对话中可以明显的解读到:天真、善良还带点小性子的个性。而其他人呢?很抱歉,完全没有差别,既体现不出职业差别,也体现不出文化差别,更体现不出性格差异,
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配音演员在和多个角色进行配音。你自己可以试试看,把说话的人名字都按掉,然后你再读这个对话,你自己感觉一个对话和另一个对话像不像同一个人说的。
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你并没有很深入地为自己的角色作定义。这些角色没活在你的心里,只是一个推动剧情的道具。如果只是比较不重要的配角对话,那倒算了,但是篇幅比重较大的主角也如此,文章给人的感受就单薄了很多,你必须站在角色的思维和心态上去写对话,才能写活角色。加上这篇故事又是西幻文,有很多西方人名,你角色不鲜明,别人连角色名都记不住。
除了对话没有比较好的表达出角色的性格以外,对话的合理性,自然度也值得再推敲。
再来是设定:
设定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序章,烽火台60尺(我姑且认定为是英尺),相当于10人高,约等于19米,这个高度的烽火台其实是有点夸张了,一般按3米一层计算的话,等于是个6层建筑,而中世纪早期的烽火台其实就是个土架子,没那么高级。当然,或许你设定的时代背景更高级一点,采用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烽火台(如下图),但这个建筑应该是不足19米的。话又说回来,毕竟是奇幻吗,我们就不要太计较这个问题,只要没写成160尺就可以了。

但是,另一个错误在于长箭射穿钢甲。有人用各种箭矢实验过射击中世纪的钢甲(胸甲),射击距离应该是不超过20步,也只不过能把某些箭(实验所用的包括Armour Breaker槌矢, Standard Quarrel普通矢, Armour Piercer破甲矢, Whistling Bolt哨弩矢、)扎入胸甲而已,射穿完全不可能,要达到你这个效果,估计得用弩炮,如果用了弩炮,人估计直接从塔上翻下来了。
具体帖子,你可以在这里看
http://tieba.baidu.com/p/2479180802另外,一个城市被烧成这样,还需要燃烽火?(我记得你在文章中是这么说的,被大火燃尽的城市!燃尽!!!!!)这感觉也十分怪异。当然你可以说,我那是白天烧的……如果你是白天烧杀抢掠,那城里肯定有人能跑出去通报消息,除非这个城市被玻璃罩子盖住了。而你描写了地道,我想你要表现的可能是夜晚突袭,大家毫无防备吧?而夜晚燃尽城市,燃尽啊!你觉得这还需要烽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