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吧 关注:220,079贴子:794,416

【野史】另话古代的那些人 那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些你不曾知道的历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03 00:34回复
    二楼东坡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7-03 00:35
    回复
      三楼围观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4-07-03 00:37
      回复
        在中国历史上 苏东坡不仅仅是一位铮铮铁骨 百姓爱戴的好官 在其他方面贡献也很多 然而 苏东坡对我们当代人的影响 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启示 还不在这里 而是他的人生观 苏东坡是怎么对待生活 对待人生的 他的言行举动对我们今人有什么影响 有什么启发 我觉得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7-03 00:39
        回复
          公元1079年7月29日的夜里 太湖的南岸边停泊着一艘官船 船上押着一个朝廷重犯 一个四十四岁的中年男子 他要被押往北宋当时的首都汴京 逮捕他的罪名是诽谤朝廷 中年男子担心进去御史台监狱后 不仅会受到种种折磨和侮辱 还会连累到很多亲朋好友 突起一念 纵身跳入太湖 自寻短见 以后一切罪就不用受了 面对生日抉择 他的内心充满矛盾 一番痛苦思考后 终于转念 为什么呢 第一 官兵看管很严 根本就没有跳窗的机会 第二 他想起了感情深厚的弟弟 兄弟俩相约在告老还乡后 一起过隐居田园生活 兄弟情深促使他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7-03 00:52
          回复
            前排。。。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7-03 00:54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7-03 01:03
              回复
                假设那个夜晚 太湖那搜船上的中年男子真的一跳自杀了 那么我们看看这个事件会对我们中国文化史产生多大的影响
                第一 我们文学史的宝库里面会失去很多的好作品 包括《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没的1100篇文章就没有了 包括《荔枝叹》在内的1000多首诗没有了 包括《念奴娇•大江东去》在内的200首词就没有了 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馆里收藏得那副被后人评为‘’天下第三行书”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贴》就没有了 收藏在日本某秘密人收藏室里的一副叫《枯木怪石图》的绘画珍品就没有了 保留在一本叫《苏沈良方》的医书上的500多个珍贵的中医药方就没有了 西湖上面将会失去一条像长龙卧波一样的堤岸 遍布全球的中菜馆里讲失去一道名菜 肥而不腻 入口即化的“东坡肉” 就没有了 也就是说 假如那天晚上 那位中年男子跳船 那么我们文化就会受到这么严重的损失 这个人他一生一共活了66岁 那么44岁正好是他人生的2/3轨迹点 也就是说 我们把这个人的生命砍掉最后的1/3 它居然会对我们一个名族的文化史造成这么严重的影响 可见这个人 他对我们这个名族的贡献有这么巨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7-03 01:15
                回复
                  这个人就是苏东坡 但他当时叫苏轼 字子瞻 还不叫东坡 东坡是他两年后起的号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7-03 01:16
                  回复
                    好了 今天先更到这 好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7-03 01:17
                    回复
                      独孤氏:“女权主义”毁了大清
                      独孤皇后名叫独孤伽罗 是历史上较有作为的皇后 她最大的能耐是控制皇帝丈夫杨坚 使他言听计从 贵为帝王却不能有三宫六院 甚至在立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 也完全按照她的意思办 独孤后的驭夫能力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实为古今罕有 当然这得得益于独孤后的自身条件的不错 她不但聪明 美丽 而且有一个发达的政治头脑和一付老辣的政治手腕 丈夫能当上皇帝 她于其中所助的一臂之力非同小可 她个人修养也不错 尽管史称她“多嫉” 其实有一半是出于偏见 只因她提倡“一夫一妻制” 反对男人宠妾忘妻 其女权主义的行为过早的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自然在男权社会中引起大肆的攻击 诚然 独孤后也有一些致命的弱点 如早年的女权思想到了晚年竟然发展成偏狭执扭 溺爱不明 竟然受了次子杨广的蒙蔽 让这个历史上少有的伪君子继承了帝位 最后促成了杨隋基业的迅速败亡 让后人为之生发无穷的感慨:真是成也独孤妇败也独孤妇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7-04 23:50
                      回复
                        水军路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7-04 23:51
                        回复
                          古人“握手”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 中国古人常见的见面礼仪是“作揖” 更为隆重的见面礼仪是跪拜至磕头 而“握手”却与丧葬有关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握手在古代是个不吉利的动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7-04 23:52
                          回复
                            史载 早在先秦时期的丧葬礼俗中 就有“握手”一称 它是指用黑色带子系在死者手臂上的物品 这种丧葬风俗不仅被世袭 还得以发扬光大 据《新唐书•礼乐志》和《大朋会典•丧礼》等古籍都记述了丧葬中“握手”的规定 古人举行殡殓仪式时 要让死者手中拿着玉或者其他物品 以示不能让死者两手空空前往另一个世界 此物则被称为“握手” 直到晚清 “握手”依然被用作丧葬礼仪 晚清李伯元在小说《文明小史》中描述晚清官员跟意大利地质专家初次见面的情景 用的是“拉手”而非“握手” 于是有人推断 古代中国人见面没有“握手”这种礼仪 现代流行的握手礼仪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7-05 00:05
                            回复
                              然而 如果要这样一根筋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握手” 却又曲解了古代“握手” 因为古代典籍中还有关于“握手”的另一种记载 很快就颠覆了你的分析和想象 成语“握手言和”中“握手”的含义和现代流行的握手礼仪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几乎一致的 而这个成语就是源自于一个历史事实 《后汉书•李通传》记载了刘秀与李通初次相见的情景:“及相见 共语移日 握手言欢” 意思是说刘秀与李通初次相见 交谈良久 彼此还握了手 双方都非常高兴 而另一个跟握手相关的成语 “握手言和”中的“握手” 似乎是一种外交辞令 跟丧葬中的“握手” 刘秀与李通的“握手”所要表达的意思又有区别 所以 我觉得中国古代人对“握手”这个肢体动作 发挥了极强的想象力 既跟生有关 又与礼相联 还与死挂钩 非常耐人寻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7-05 0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