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聚团吧 关注:21贴子:455
  • 19回复贴,共1

本吧今日创立,水一贴,留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粑粑勿手滑啊


1楼2014-07-04 20:02回复
    水呀兄弟.哥哥等着看哪.


    2楼2014-07-04 20:23
    收起回复
      楼主.咱们全是河南人.没有地域黑.希望你宣传家乡.我们来喝彩.让你长经验.挣分呀.没有其他意思.


      3楼2014-07-04 21:00
      收起回复
        再水几贴啊,赶紧升级,做小吧啊,你现在级别不够。


        5楼2014-07-06 22:03
        收起回复
          河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河南,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祥地和发源地。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6楼2014-07-06 22:18
          回复
            河南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母亲河黄河横贯中部,境内干流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5。省境中南部淮河,干流长340公里,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2。北部的卫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汉水。河南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水资源总量413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440立方米。全省修建水库2347座,总库容270亿立方米。各城市均傍水而建,如黄河、洛水、南阳白河、浉河、平西湖、南湾湖、淇水、天泉湖等。


            8楼2014-07-06 22:20
            回复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16℃之间,一月-3℃—3℃,七月24℃—29℃,大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


              9楼2014-07-06 22:20
              回复
                河南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
                  已发现各类矿产126种(含亚矿种为157种);探明储量的73种(含亚矿种为81种);已开发利用的85种(含亚矿种为117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38种。


                10楼2014-07-06 22:21
                回复
                  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3位的有19种,居前5位的有27种,居前10位的有44种。其中,钼、蓝晶石、红柱石、天然碱、伊利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岩、霞石正长岩居第1位,铸型用砂岩、耐火粘土、蓝石棉、天然油石、玻璃用凝灰岩居第2位,镁、钨、铼、镓、铁矾土、水泥用大理岩居第3位,铝土矿、石墨、玻璃用石英岩居第4位,锂、铯、电石用灰岩、岩棉用玄武岩、玉石居第5位。河南还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煤炭居第10位,天然气居第11位。


                  11楼2014-07-06 22:21
                  回复
                    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
                      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12楼2014-07-06 22:21
                    回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198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5个。
                        南召猿人、许昌人、贾湖遗址、裴李岗文化、太昊陵:距今约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也是神农氏定都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的圣地。
                        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因发现于三门峡仰韶村而得名。
                        黄帝故里: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
                        二里头文化: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郑州商城:位于今天郑州市区,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
                        安阳殷墟: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堪称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
                        商丘古城:商丘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目前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白马寺:位于洛阳,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袁家山:又称小蓬莱、吕祖庙,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商丘睢县,是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明清两代著名的道教胜地,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建。道教经典著作《道藏辑要》记录甚详。
                        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市睢阳区,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商丘在北宋时为陪都,称南京应天府。
                        红旗渠:位于安阳林州,是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迹”。
                        开封龙亭:位于开封城内南北交通中枢干线中山路北端。780 年,唐德宗李适在开封(现在龙亭所在地)建永平军节度使治所,即藩镇衙署。随着时间的推进,五代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将其改为皇宫,1953 年正式命名为龙亭公园。
                        开封铁塔:铁塔以其卓绝的建筑艺术和宏伟秀丽的身姿而驰名中外,它设计精巧,完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式结构形式,塔砖饰以飞天、麒麟等数十种图案,砖与砖之间如同赴凿,有沟有槽,垒砌严密合缝。建成九百多年来,历经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令建筑专家和游人叹为观止。
                        开封府: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开封大相国寺: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养僧千余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水浒传》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其所辖之地。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目前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天地之中,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8处11项历史建筑,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宣布“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中岳庙是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有古建筑514间;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观星台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授时历”被中国、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东汉三阙是中国1961年3月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分别是中国古建筑1号、2号和3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大回音建筑之———蛤蟆塔
                        宝轮寺塔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西部陕州风景区,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始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寺已早毁,唯塔独存。此塔塔门面南,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塔高26.5米,塔围21.6米,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寺已早毁,唯塔独存。此塔塔门面南,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塔高26.5米,塔围21.6米,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塔的正面刻有“三圣舍利宝塔”的塔铭,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轮廓呈抛物线型,用菱角牙子砖和迭涩砖层砌出塔檐,秀丽俊俏。每层塔身分别辟有半圆形拱券门、佛龛、窗洞,翼角下有风铎(铁铃),风吹铃动,叮当作响。塔内有塔心室和梯道,可以登临远眺,观赏“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景。游人立于塔四周数丈,叩石、击掌,会听到“呱呱呱”的类似蛤蟆的叫声。叩石或击掌越响、越快,这种蛤蟆叫的声音也就越逼真、响亮,所以当地群众俗称其为“蛤蟆塔”。其实,塔内蛙鸣之声出自回声原理。该塔同北京天坛回音壁、山西普救寺的莺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同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14楼2014-07-06 22:23
                      回复
                        兄弟多发新帖.宣传宣传.


                        18楼2014-07-06 22:29
                        回复
                          河南,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祥地和发源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商丘建都起,河南又孕育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闻名海内外的古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其四。全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4-07-07 1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