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上
前面所述和岕里变调和宜兴本土地区的差异印象最深的就是后字上声上,同样地当上声作为词头出现的时候,岕里变调也表现出另一番风景,阴上前文已论述,同样在阳上和阳去混比较明显的时代里同样会体现差异了。
实际上上声和去声确实有纠缠不清的关系,在很多方言都是如此。在吴语地区很多地区阳上变调也都会混读进阳去,苏州则将两个单字调合并。
对于长兴本土而言,长兴西北的宜兴口音区域越接近宜兴本土地区,其变调阳上混读进阳去的现象就越多。从宜兴的资料和其他资料上以及生活中体验都能感受到其阳上混读入阳去比长兴西北严重得多。更深层看,他是长兴势力和宜兴势力的角逐。简单说长兴阳上混读阳去的词很少,以致于长兴西北的宜兴口音区域阳上混读阳去的词就相对少。
宜兴本土口音和长兴西北岕里(西川口音)阳上和阳去变调的比较表

可以看到,这些地区的4X组合和前面探讨的其他声调组合比较来看,变调类型要更加复杂,几乎都不止一个变调。参考长兴地区的宜兴口音来看,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正是其阳上原先变调和现今混阳去变调导致的结果。
张渚的61、62、63、64都主要是2+24,同时41、42、43、44组合里也主要是2+24,另外41、42存在一小部分35+5,43、44存在一小部分的35+1;67、68和47、48完全一样。
同样宜兴宜城的61、62、63、64存在21+23,同时41、42、43、44也主要是21+23,另外41存在一小部分24+55,想必42应该也有,43、44存在一小部分的24+31;67、68和47、48完全一样。
如若看作这应该是阳上阳去在变调中相混的结果。那么这些张渚的35+5、35+1,宜城的24+55,24+31就都是4X原本的调。
再参照主要要叙述的地区长兴煤山岕里的情况就更体现宜兴本土变调中阳上混阳去的严重性。
长兴煤山岕里西川在4X组合中平入组以24+44为主,去声以24+31为主。总体情况和阳去变调相同的比例很少,阳上主流变调和阳去变调有别。当然长兴煤山岕里西川口音同样也有在词中阳上混阳去的特性,但和宜兴本土有点不同的是这种情况整体来看不是很主流,也就是开头所述的情况。而混阳去的情况下以后字平、入两组为多,其中以阴平较为突出,上去组都只有个别。岕里内部口音的东川口音则同样稍喜混阳去。
另外要说的同样后字是上声的时候,岕里的分组又同样再次混乱。后字是上声时既有和平声一组读24+44的,也有和去声一样读24+31的。43、44组合整体格局以读入平声组的24+44为主流,读入去声组的情况较其他调类开头时相同的情况下而言偏少。同样分成三类,一类是读平声组一样的24+44,这类占绝大部分;一类读去声组的24+31,这类占小部分;还有一类也是两读。
宜兴本土未混情况下的格局上声和去声为一组,主流为24+31/35+1,当然宜兴的上声也有读24+55/35+5的,但是比较少亦或者属于窄用。不过我们注意到宜兴本土的阳上变调混入阳去变调的格局下,上声组有大量读平声组。张渚资料以43、44以2+24为主流,宜兴宜城变调表中的43、44也读和平声相同的21+23为首。
那么宜兴混读阳去情形下的分组和长兴本土岕里未混读情形下的分组情况正好神奇地对应上了,长兴岕里的24+44对应于宜兴的21+23,或许正是宜兴混读的格局导致煤山岕里未混的阳上变调的格局,因为长兴本土的阳上变调后字也几乎与24+31相似,说到这里,阳上后煤山岕里的24-44类型又一次和白岘地区不谋而合地雷同,而有别于宜兴和长兴,而恰恰宜兴的24-31和长兴倒是暧昧了起来。只不过白岘地区43、44的24+44可能更加整齐,其范围也要比西川一带大很多。
当然我也说了24-44在宜兴同样拥有类似的变调,只不过又是太有限。
另外张渚的阳去变调63、64组合在记录中也以和61、62相同为主。而从当吴对宜兴词汇的标调上以及生活感受上看宜兴本土的阳去变调63、64组合读和61、62相同变调的词汇要多得多。
同样煤山岕里的东川口音将“耳朵、户槛、老虎”等这些词都混读阳去变调,混读后为21+31,而宜兴本土若是混的地区则读和平声组一样的21+23。
宜兴资料上混读的情况比长兴地区要严重很多,但是偶尔也有倒过来的词,有些也是长兴层次的影响,比如“上昼”煤山岕里混阳去变调,而宜兴则是读阳上的变调,同样表示上午的“上半日”长兴话也混阳去变调。
岕里(西川口音)阳上去的变调主要情形如下:
41、42:21+34混阳去变调读法,占有一定的大比例。24+44未混读法,占有一定的大比例。
43、44:主要以未混的24+44为主,另外有一部分24+31,混读阳去的21+31只有个别。
45、46:几乎都为24+31,只有个别混阳去的21+52。
47、48:主要读未混的24+4,另外有一部分混读阳去21+34。
61、62:主要都读21+34,阴平后有个别词读21+31,如“绍兴”、“赖痴”。
63、64:主要都读21+31,有个别词读21+34,如“电视、面孔、事体”。
65、66:主要都读21+42,有少部分词读21+31,如“电话、谢谢、忘记”。
67、68:都读21+34。
==================================================
阳上混读阳去能够找出很多词,但实际上阳去开头的字也会出现混读阳上调的,词汇整理如下:
外:外头、外面24+44 |单字阳上、阳去皆可。
夜:夜壶箱|单字读阳去
住:住校|单字读阳去
内:内部|单字读阳去
另:另外|单字读阳去
如:如果|单字本身阳平、阳去都存在
健:健康|单字读阳上、阳去皆可
盗:盗窃|单字阳上、阳去皆可
荔:荔枝
巷:巷弄|单字读阳去
锭:单字读阳上
“外”字受变调的影响,单字已经有阳上一读,这种现象在其他调类中也存在。
“巷弄”在宜兴本土读21+23/2+24,和后字平上相同,不太符合常规变调。岕里24+31也不符,和前字阳上时相同。长兴本土口音在首字是阳去时也存在一支24+31型,白岘地区的变调也带有大量此种变调类型。宜兴本土65、66也存在个别词读类似的变调。但此词的变调读法应该来自长兴本土。
另外阳平字起头的词也有这类情形。
前:前头、前面|单字读阳平、亦可读阳上。
评:评价、评论24+31|单字本身有平、去两读,放于去混读上也可。
豪:豪✶24+31豪点24+44|单字读阳平
长:长远24+44|单字读阳平
“前”字和“外”字一样,受变调的影响,单字已经有阳上一读。
前面提到相同类型词汇导致的异类变调,此处再作具体讨论。
后底/头
上边/头
里边/头
里边/头
前头
外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