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吧 关注:89,098贴子:783,700

书讯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说明:未见END 请勿插楼 么么哒


1楼2014-07-07 09:25回复
    2楼放封面:


    2楼2014-07-07 09:27
    回复
      作者: [英] 杰拉德·马丁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A Life
      译者: 陈静妍
      出版年: 2014-6-15
      页数: 480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45506


      3楼2014-07-07 09:27
      回复
        内容简介 · · · · · ·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A Life)是公认的迄今为止最优秀的马尔克斯传记,也是马尔克斯唯一正式授权的官方传记。全书讲述了这位世界级伟大的魔幻主义作家孤独的童年经历、贫穷潦倒的青年创作时期、成名之后的文学写作态度,以及时代、社会、整个拉丁美洲给予他的对于家庭、革命、文学的诉求。在近20年深入跟踪研究的过程中,杰拉德•马丁访问了300多位马尔克斯的亲朋好友,其中不乏政界、文学界、评论界名人和领袖,也包括他的批评者。


        4楼2014-07-07 09:28
        回复
          目录 · · · · · ·I 前 言
          001 序 曲  卑微的出身/1800-1899
          第一部 家乡:哥伦比亚 1899-1955
          012 第一章  上校和他注定失败的事业/1899-1927
          030 第二章  阿拉卡塔卡的家/1927-1928
          046 第三章  牵着外公的手/1929-1937
          066 第四章  学校的日子:巴兰基亚、苏克雷、锡帕基拉/1938-1946
          097 第五章  大学生活与“波哥大大暴动”/1947-1948
          114 第六章  回到海岸区:卡塔赫纳的实习记者/1948-1949
          132 第七章  巴兰基亚、书商和波希米亚团体/1950-1953
          168 第八章  重返波哥大:王牌记者/1954-1955
          第二部 旅居海外:欧洲、拉丁美洲 1955-1967
          188 第九章  探索欧洲:罗马/1955
          201 第十章  饥寒交迫的巴黎时期:波希米亚人/1956-1957
          224 第十一章  铁幕之下:冷战时期的东欧/1957
          240 第十二章  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格兰德大妈”的诞生/1958-1959
          266 第十三章  古巴革命和美国/1959-1961
          278 第十四章  逃避墨西哥/1961-1964
          304 第十五章  魔术师梅尔基亚德斯:《百年孤独》/1965-1966
          320 第十六章  终于到来的名气/1966-1967
          550 后记 永垂不朽——新的塞万提斯 2006-2007
          558 附:家族族谱
          第三部 见多识广:名人与政治 1967-2005
          334 第十七章  巴塞罗那和拉丁美洲风潮:在文学与政治之间/1967-1970
          354 第十八章  孤独的作家缓慢地写着:《族长的没落》与大千世界/1971-1975
          379 第十九章  智利和古巴:加西亚•马尔克斯选择革命/1973-1979
          408 第二十章  回归文学:《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以及诺贝尔奖/1980-1982
          441 第二十一章 声名大噪和番石榴飘香:《霍乱时期的爱情》/1982-1985
          463 第二十二章 以官方历史为背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玻利瓦尔《迷宫中的将军》/1986-1989
          489 第二十三章 回到马孔多?历史变故的消息/1990-1996
          520 第二十四章 七十岁及之后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回忆录及忧伤妓女/1996-2005


          6楼2014-07-07 09:29
          回复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试读: 前言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27 年出生于哥伦比亚,是第三世界最有名的作家,也是文学形式“魔幻现实主义”的最佳代表,这种写作风格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与其小说家之间颇受欢迎,萨尔曼·鲁西迪便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也许是拉丁美洲文学界有史以来最受尊崇、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小说家;在这个公认名作难求的时代,过去四十年来,他在欧洲及美国“第一世界”的地位无人能及。 的确,若是检视20 世纪的小说家,我们发现目前评论家公认的“伟大”作家皆来自前半世纪(乔伊斯、普鲁斯特、卡夫卡、福克纳、伍尔芙);然而,20 世纪后期也许只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真正地成就一致公认的伟大作品。他的杰作《百年孤独》于1967 年出版,出现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转折之际,也许是1950 年到2000 年之间,唯一不分国籍、文化而受到广泛欢迎的作品。在这方面,就主题(概括地说是“传统”和“现代性”之间的冲突)和接受度而言,说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全球性”的小说,一点儿也不为过。


            7楼2014-07-07 09:30
            回复
              如今,加西亚·马尔克斯名利双收,在五个国家的光鲜地段置有七个家。最近几十年来,他可以要求(或更经常地拒绝)半小时五万美元的受访费,他也可以选择任何报纸发表文章,收取高额稿费。正如莎士比亚,他的作品标题如鬼魅般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报纸头条上(“一百个小时的孤独”、“预知灾难纪事”、“家长制的没落”、“爱在金钱蔓延时”)。他大半辈子的时间都被迫面对、忍受惊人的知名程度。有钱、有名、有权的人都希望得到他的青睐和友谊——弗朗索瓦·密特朗、菲利普·冈萨雷斯、比尔·克林顿、近几任哥伦比亚和墨西哥总统,以及其他名人。然而,虽然他在文学上和财富上如此的成功,他一生仍然信奉左派革新主义,捍卫对其有利的主张,并致力于进步的事业,包括成立具影响力的新闻、电影学院。三十多年来,他和另一位政治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亲密友谊也不断引起争议与批评。


              9楼2014-07-07 09:33
              回复
                我花了十七年的时间撰写这本传记。有别于早期每个人所告诉我的(你永远见不到他,就算见到,他也不会合作),我在开始着手的几个月内就见到了我的主角,虽然不能说他很热衷(“你为什么想写传记?传记代表死亡”),但他很友善、亲切、包容。的确,每次我问到自己所写的这本传记是否算得到认可,总是得到同样的答案:“不,这不是经过认可的传记,只是经过默认的传记。”不过令我感到意外和感激的是,2006 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自己告诉世界媒体我是他的“正式”传记作者。也许,这也使我成为他唯一正式授权的传记作者!这真是一项非比寻常的殊荣。 众所皆知,传记作者和传记对象之间的关系并不容易相处,但我非常幸运。他是一位专业记者,也是专业作家,熟悉如何把别人的人生故事用在自己的小说里;就这一点而言,轮到他成为被写作的对象时,加西亚·马尔克斯可说是相当的宽容。1990 年12 月,我首次在哈瓦那见到他时,他说他答应我的请求,只有一个条件:“做好你的工作。”我想,他会同意我没让他代劳我的分内工作,我需要他的协助时,他也伸出援手回应。为了撰写这本传记,我进行了大约三百场的采访,许多参与的人已不在人世;然而,我知道若不是“贾布”暗示我“没问题”,菲德尔·卡斯特罗和菲利普·冈萨雷斯可能不会接受采访。如今他总算可以读到这本书了,我希望他仍然觉得我没问题。他始终不愿意给我每个传记作者梦寐以求的“掏心掏肺”,因为这样的互动“不适宜”。然而过去十七年来,我们在不同时间、地点、私下和公开场合的相处,加起来相当于一个月的时间;我相信他告诉我一些少有他人知道的事。然而,他从来未曾试图以任何方法影响我,而且,他总是以天生记者的职业道德与犬儒主义说:“你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你写什么我就是什么。”


                10楼2014-07-07 09:33
                回复
                  这本传记的研究以西班牙文进行,所阅读的资料也是西班牙文,大多数的采访也是以西班牙语进行,却以英文写成、出版(西班牙语翻译版于2009 年出版)。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传记,特别是第一本完整的传记,应该由传记对象的同胞撰写,对于祖国和对象本身了如指掌,能够理解每次沟通之中最细微的神韵。但我的情形并非如此(除此之外,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国际知名人物,不只是一位哥伦比亚知名人物),如同他本人听到我的名字被提起时,也许曾经不那么诚心地叹息:“嗯,我猜每个有自尊的作家都该有个英文传记作者。”我怀疑,在他眼中我唯一的优点是我一直以来表现出明显地对他所出生的拉丁美洲的热爱,并为之倾倒。


                  11楼2014-07-07 09:34
                  回复
                    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生中所有重要的时刻,他都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整理这些版本并不容易。如同马克·吐温一般,他喜欢编造故事,更喜欢吹牛,他也喜欢故事有令人满意的结尾,尤其是他自己的人生故事;同时,他也非常喜欢开玩笑,反学术、非常偏爱神秘、明目张胆的离间,正好让记者或教授失去线索。这是他称为“格兰德大妈主义”的一部分(稍后再补充,目前也许可以小心地译成“戏谑”)。就算你可以确定某些特定的逸闻来自某些“真正”发生过的事,你还是没办法写成某个特定的故事,因为你会发现,他人生中大多数知名的故事他都说过好几个版本,每一种版本都有某些真实的元素在内。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这种渲染的狂热,而且也很乐意受到感染(不过是我自己的生活,希望不是这本书)。对于我总是不屈不挠、准备好只有应付疯狗和英国人才会使用的调查伎俩,加西亚·马尔克斯家族总是印象深刻。因此,我觉得无法抹杀加西亚·马尔克斯自己散播、明显相信的神话,以至于我(显然是我狂热的特质)曾经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里,坐在阿拉卡塔卡广场的长凳上,只为了“感受”我的传记主人公知名出生地的氛围。 经过这么多年,难以想象这本书终于完成了,而我在此写着前言。许多疲倦不堪、比我更杰出的传记作者认为,投入如此苦劳的时间和精力根本划不来,只有傻瓜和头脑不清楚的人才会开始这样的工作。也许以为有可能与伟大、优秀或仅是有名的人物交谈、得到认同,我也许同意这样的结论;然而,若是有哪一位对象值得投入人生四分之一的时光,无疑地非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不寻常的人生与事业莫属。


                    12楼2014-07-07 09:34
                    回复
                      杰拉德·马丁 2008 年7 月


                      13楼2014-07-07 09:35
                      回复
                        E N D


                        14楼2014-07-07 09:35
                        回复
                          帮顶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7-07 09:37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北16楼2014-07-07 09:53
                            回复
                              好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7-07 1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