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健吧 关注:10贴子:50
  • 1回复贴,共1

重视生物安全提高养殖效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吴熙歌 备注:康益健药业版权
摘要
生物安全 环境消毒 疫苗接种 中药防治
引言
养殖行业存在以下风险:
Ø 剧烈波动的市场
Ø 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加大
Ø 不确定性成为常态
Ø 突发因素的影响,如食品安全……
Ø 期货市场的影响
但是归根结底以上因素都是我们不能控制的,我们养殖人员能把控的只有健康的鸡群、较高的生产性能,鸡群健康才是养殖效益的基础;那么怎么才能保障鸡群的健康,以期望能发挥出较高的生产性能呢?
本文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论述怎样保障鸡群健康,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正文
从事养殖的工作人员都经常说要重视生物安全,那么生物安全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物安全是
• “保护鸡群”的管理措施。
• 杜绝病原由一地传至另一地的措施。
• 是直接切断病原传播,保护鸡群最好的方法。
• 是控制疾病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
生物安全在空间是养殖的外环境和内环境,在时间上是养殖的全过程。
生物安全之一 养殖环境控制
环境污染养殖困难!!要有意识的保护,然后去受益,使养殖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地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怎样保护环境呢,只有通过消毒来改善和控制环境:
为什么要消毒?
新鸡舍第一批鸡“好养”以后就“难养”了
为什么呢
根源在于病原微生物越来越多!
鸡舍中病原越来越多的危害:
(一)群中大、小不一、体弱者越弱,消耗体力抵抗病原。
(二)饲料利用率低。饲料中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后,一部分没有去长肉、下蛋,而用去对抗病原入侵。
(三)体弱个体在不利的环境中,会引起呼吸道症状,肠胃不适,引起下痢、水便,使鸡舍内环境恶化。
(四)消毒不彻底造成上批鸡遗留下的耐药菌大量繁殖,导致本批鸡用药效果不明显!!
所以要重视消毒!消毒的方法有:
² 机械性清除
² 物理消毒:阳光、紫外线、干燥、高温
² 化学消毒
² 生物热消毒
消毒的时期分为空栏期消毒和带鸡消毒两个时期:
空栏期消毒的建议程序如下所述:
1、出栏后尽快清除粪便垫料,以便争取空舍消毒时间。
2、清洗鸡舍内顶棚、墙壁、地面,做到无灰尘、垫料、羽毛等杂物。
3、舍内的设备及用具如:棚架、料桶、工具要做到舍内冲洗,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
4、所有设备冲洗完,使用威力士消毒后移出鸡舍。
5、鸡舍墙壁、地面使用火碱喷洒消毒一遍以杀灭球虫卵和芽孢。
6、顶棚上边用消毒药按有效浓度配比消毒一遍。
7、维修、保养、准备各种饲养设备、物品。
8、封堵鸡舍下水洞、门窗、排风扇,密闭鸡舍后用威力士消毒或高锰酸钾、甲醛2倍量薰蒸消毒(即每立方米使用高锰酸钾14克、甲醛28ml);要求室内温度25℃以上,相对湿度75%以上,薰蒸时间48小时。
带鸡消毒的程序如下所述:
生产正常时
1、室外环境消毒:每两天消毒一次,使用喷枪消毒,各种消毒剂相互交替使用。
2、舍内带鸡消毒:每隔一天带鸡消毒一次,使用舍内喷雾系统消毒,消毒液使用无刺激性气味的消毒剂,各种消毒剂相互交替使用。要求每立方米用兑好的消毒水50~100毫升。
3、鸡群饮用水消毒:如果饮用水质量差,细菌含量超标就必须对饮用水消毒,消毒液配比浓度严格按照其生产厂家标示的浓度来使用。4、用具消毒:每日清晨清洗饮水器、更换消毒盘。
生产异常时(有疫情时)
1、室外环境消毒:每天消毒一次,使用喷枪消毒,消毒液配比浓度加倍,各种消毒剂相互交替使用。
2、舍内带鸡消毒:每天舍内带鸡消毒1次,使用舍内喷雾系统消毒,消毒液配比浓度加倍,各种消毒剂相互交替使用。
3、用具消毒:每日清晨清洗饮水器,消毒液配比浓度加倍量使用。
4、做好隔离工作,人员物品不得串门。
备注:活苗防疫当天鸡内不消毒。
生物安全之二 疫苗免疫
(一)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机体对自身与非自身物质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学反应。
(二)免疫的功能
1.免疫防御 这种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抗感染作用,即抗御外界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二是免疫排斥作用,即排斥异种或同种异体的细胞及器官。
2.自身稳定 又称免疫稳定。在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可产生大量的衰老死亡的细胞,这些失去功能的细胞积聚在体内,会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活动。免疫的第二个功能就是把这些细胞清除,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这种功能称为自身稳定。
3.免疫监视 机体内的细胞常因物理、化学和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突变为癌细胞,动物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即可对这些肿瘤细胞加以识别,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这些肿瘤细胞清除,这种功能即为机体的免疫监视。
(三)免疫的类型及其与传染的关系
1.免疫的类型
机体的免疫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 非特异性免疫 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防御功能,是机体生下来就有的,具有遗传性,又称先天性免疫。
• 特异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是动物出生前经被动或出生后经主动或被动方式获得的免疫力。
2.免疫与传染的关系
• 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传染激发免疫,又有免疫终止传染。
•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 免疫器官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 又称初级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形成、分化及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
(2)外周免疫器官 又称次级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定居、增殖以及对抗原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哈德尔氏腺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抗原与免疫原的概念
(1)抗原 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性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Ag)。
(2)免疫原 在具有免疫应答的机体中,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免疫原。完全抗原又称免疫原,如疫苗:根据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在免疫时,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再次疫苗免疫,可起到强化免疫的作用
(3)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
① 抗原方面
A.抗原的性质 活苗与死苗相比,活苗抗体产生快,消退快;灭活苗慢但是效果持久。
B.抗原用量
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生随抗原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抗原用量过多,超过了一定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称此为免疫麻痹。而抗原用量过少,又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因此,在预防接种时,疫苗的用量必须按规定使用,不得随意增减。
C.免疫次数和间隔时间 为使机体获得较强而持久的免疫力,需要多次免疫以刺激机体产生再次应答
D.免疫途径
如皮内、皮下、肌肉等注射途径以及滴鼻、点眼、气雾免疫等,只有少数弱毒疫苗,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可经饮水免疫。
②机体方面
年龄因素、遗传因素、营养状况、某些内分泌激素及疾病等均可影响抗体的产生。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健全;母源抗体影响;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影响。
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
a.疫苗的质量
b.疫苗的保存和运送
c.疫苗的稀释与及时使用:器械的消毒、稀释剂的选择、稀释方法;稀释后应尽快使用,一般来说,马立克氏病疫苗应于稀释后1~2h内用完,其他疫苗也应于2~4h内用完。
d.选择适当的免疫途径
e.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免疫监测
f.免疫剂量、接种次数及时间间隔 免疫麻痹
g.疫苗的型别与疫病型别的一致性 多价苗
h.药物的干扰 使用活菌苗前后10d不得使用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活菌苗和活毒苗不能随意混合使用。
i.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J.使用活疫苗前后不能用消毒剂,慎用抗菌药,多用抗应激药,如康益健的维生素以防应激及减轻免疫反应。
对家禽进行免疫接种常用的方法有:点眼、滴鼻、刺种、皮下或肌肉注射、饮水、气雾、拌料、擦肛等。
1、 点眼滴鼻:这是使疫苗通过上呼吸道或眼结膜进入体内的一种接种方法,适用于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及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的接种。这种接种方法尤其适合于幼雏、产蛋期的家禽,它可以避免疫苗病毒被母源抗体中和,应激小,对产蛋影响较小,从而有比较良好的免疫效果。
肌注:灭活疫苗必须使用肌肉注射法,肌肉注射时,以翅根部肌肉为好,进针时针头稍倾斜,按疫苗的使用说明,每只家禽注射0.2~1毫升。也可采用胸肌注射,但进针时要注意,不要垂直刺入,以免伤及肝脏、心脏而1、 造成死亡。为防止交叉感染注射时可在灭活苗中青岛康益健生产的头孢注射液。
2、 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入家禽的皮下组织,如马立克氏病疫苗,多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的疫苗通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系统吸收,疫苗吸收缓慢而均匀,维持时间长。
3、 刺种:用于鸡痘疫苗、禽脑脊髓炎疫苗的接种,接种时,将1000头份的疫苗用2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充分摇匀,然后用接种针蘸取疫苗,刺种于家禽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现有专用接种针和稀释液,按说明用。
4、 涂肛:此法仅用于传染性喉气管炎强毒疫苗的接种,方法是把1000头份的疫苗稀释于3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然后把鸡倒提肛门向上,将肛门粘膜翻出,用接种刷蘸取疫苗刷肛门粘膜。现可点眼。
5、 喷雾:此法是用压缩空气通过气雾发生器,使稀释疫苗形成直径4~10微米的雾化粒子,均匀地浮游于空气中,随呼吸而进入家禽体内,以达到免疫的目的。气雾免疫不但省时省力,而且对于某些对呼吸道有亲嗜性的疫苗特别有效。例如新城疫弱毒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等。
6、 饮水:对于大型养禽场,家禽数量较多,逐只免疫费时费力,对禽群影响较大,且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整群免疫。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用饮水免疫,饮水免疫目前主要用于新城疫弱毒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的免疫。
生物安全之三 中药防治
中药以天然性、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无残留等特点在疾病防治和提高免疫力上备受关注。许多养殖者在饲料中添加中药以防治疾病和提高抗病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在免疫增强上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中草药有:黄芪、党参、茯苓、薄荷、板蓝根、金银花等。
• 1、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 2、淫羊藿、当归具有雄性样作用;
• 3、小茴香具有VA样作用;
• 4、当归具有VE样作用;
• 5、黄芩具有VD样作用;
• 6、甘草具有抗微生物毒素作用;
• 7、三棵针具有刺激造血功能;
• 8、党参具有刺激血细胞生成作用;
• 9、鱼腥草、党参、五加皮、淫羊藿具有增强吞噬细胞功能;
• 10、黄芪、甘草、丹参、淫羊藿促进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 11、水牛角、甘草、秦皮、防己、牡丹皮具有抗炎作用;
• 12、金银花作用细菌细胞壁,抑制细胞壁合成作用;
• 13、黄柏能抑制细菌呼吸和抑制细菌核糖核酸合成
………………………………
中药作用原理:
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如多糖、皂苷、生物碱、有机酸等具有免疫增强功能。中药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如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促进抗体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中药免疫增强剂具有活性刺激、营养调节、抗菌抗病毒的多重功能;从而作用于机体的各个系统,达到使机体恢复正常平衡的效果。其免疫增强的机理常与多种因素有关。
• 1.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供更多更好的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免疫细胞,(T、B、K、NK)同时也加强了细胞上各种与免疫有关受体的表达。
• 2.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处理及传递抗原的作用。
• 3.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和提高细胞因子的活性。
• 4.促进和调节补体、抗体和溶菌酶的产生,促进核酸、核苷酸的合成。
• 5.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改善机体的内分泌功能。
• 6.促进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的完善。
• 7.促进法氏囊、胸腺、脾脏的发育。
因为中草药具备以上效果,结合当前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控制,无药残不伤肝肾,所以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目前在市场上应用较多的产品有黄芪多糖、双黄连和青岛康益健生产的免疫双抗等,尤其是免疫双抗经过六年的市场考验,有着七个省80多个地区养殖户使用的成功经验;在抗菌、抗应激、抗病毒、提高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等方面有着确切的效果。
结论:
养殖过程中必须重视生物安全,做好消毒、疫苗免疫、中药防治这三大项工作,才能在无药物残留的情况下保证鸡群的健康,保证鸡群较高的产蛋水平,保证养殖场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不是所有的双黄连都那么浓(兽药)认准益健双黄连,选择正品真兽药


1楼2014-07-07 15:04回复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是赚钱的关键


    2楼2014-07-07 1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