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汉民族吧 关注:373贴子:2,526
  • 15回复贴,共1

复兴路上,我们需要佛教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复兴路上,我们需要佛教吗?
华夏复兴运动中对宗教问题的争论
在当前的华夏复兴运动中,有一个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那就是对传统宗教的看法问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假宗教自由之名,不仅传统的儒、释、道有重新兴起之势,基督教、伊斯兰教也大量涌入,其中以佛教势力最为强劲。宗教越来越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中,很多中国人以信某一个宗教为时髦,自我标榜为有信仰的人,其信教、传教的积极性也非常之高。各种宗教在中国大陆渐成泛滥之势。同一个民族同时相信多种宗教,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引出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复兴华夏,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宗教观?
在华夏复兴运动内部,对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泛滥的批判已成定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佛教的看法上。一方认为,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它的传入对正统的华夏文明构成了极大的伤害,必将除之而后快;另一方则认为,佛教已经本土化,已经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必要去反对它。
在此笔者明确支持前面一个观点。笔者认为:汉人自从信佛以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佛教宣扬的所谓慈悲,加重了华夏人的逆来顺受,这种自觉不自觉的潜移默化,成为了我们民族的性格弱点,是导致我们近代以来滑进沼泽无法脱身的根源。
当然华夏民族走下坡路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还有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地缘、气候等原因。本文只从宗教问题来分析,其他原因我们下一次再来探讨。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7-08 00:42回复
    佛教究竟给中国带来什么?
    复兴人士最喜欢说“重回汉唐”。的确,汉唐盛世确实是华夏民族发展的巅峰,并一直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和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领先世界数千年,确实值得每个华夏子孙引以为傲。当周边民族还没开化的时候,华夏已经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一个民族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思想、信仰和文化,这是凝聚人心的基础。华夏文明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从伏羲创八卦,到周文王演易,从老子著《道德经》,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这些都奠定了华夏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尊敬祖先、讲求伦理的思想基础,华夏民族很早就解决了辩证和唯物这两大哲学问题,当世界其他民族仍然被唯心主义的宗教思想所统治、社会黑暗落后的时候,道家的辩证唯物理论和儒家礼乐治世思想已经引领和影响中国数千年,最终为华夏民族迎来高度繁荣的发展巅峰。
    然而,正所谓福兮祸所依,乐极易生悲。正是在华夏最为强盛的汉唐之际,佛教传入东土。达摩东渡之时,佛教在其本土已经式微,所以达摩才东渡中国寻找机会。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他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当时中国正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人民苦难深重,需要精神麻醉和安慰,加上异族统治者的推波助澜,使佛教能够在中国立足。唐初六祖慧能将佛教进行本土化改造,其顿悟学说迎合了当时士大夫急功近利的修行方法,最终使佛教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之一。
    中国古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唐代的安史之乱,此时正是佛教在中国最繁盛之时。经五代十国战乱,其后的宋朝已大大落后于唐代,但是其经济仍然非常富庶,军事实力仍然强大。宋灭于蒙元,十万军民崖山蹈海,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还是不可小觑的。蒙元统治期间,华夏思想体系遭到极大破坏,佛教势力进一步扩大。其后的明朝虽然依然强大,但是又不及宋多矣。明亡清兴,华夏民族被迫剃发易服,整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遭受沉重的打击,跌进万劫不复的深渊,直至变成清末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状态,华夏民族落后于整个世界。整个过程就是走下坡的。
    因为异族入侵遭受苦难,所以信佛以寻求解脱;因为信佛,变得懦弱不争;因为懦弱不争,更加招致异族的侵略而遭受痛苦,因为遭受痛苦,所以更加信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佛教越来越兴盛,而华夏越来越沦亡。不消几个回合,华夏民族终于从一个光辉灿烂、引领世界的先进文明,变成百年前那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可怜虫的模样,至今仍未完全摆脱困境。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7-08 00:45
    收起回复
      在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时代的古希腊文明辉映。至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统治汉族古代思想与文化近二千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中国相邻的国家。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自汉代至近代,儒家思想是中国主流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的知识分子、各级文官无不是儒家出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与道教具有天然的联系,孔子就曾经问道于老子。儒家吸取了道家辩证唯物主义的先进成分,同时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其入世的态度使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尤为积极进取。历史上尽管也有部分知识分子在仕途失意的时候会转向修佛、谈禅,但是大多数主流阶层对佛教都是不以为然的,尤其是青年的儒生,大多认为愚夫愚妇才会信佛,大多出于孝心才允许家庭成员信仰佛教,他们自己很少主动参与。历史上有识之士反对佛教的声音也从未平息过,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韩愈、王阳明等。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7-08 00:48
      回复
        古典文学对佛教的态度:
        直至明代,整个社会对佛教及其信徒的社会评价都不会很高,和尚在普通人的心目中从来就不是怎样德高望重,不像现在(笑)。四大名著中,除了《西游记》有抑道扬佛的倾向,《水浒》里面的和尚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梁山英雄们或者是被迫出家,并不真心信佛;《三国演义》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精心塑造的正面形象关羽读的是《春秋》,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为行为规范,宣扬正义、友谊、智慧等积极的理念。《红楼梦》对佛道两家的描述都很负面,反映了佛道两家到了清代双双堕落成为罪恶渊薮的社会现实。明末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生动描述了明代的社会生活,对佛教发出了强烈的批判,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叫做《汪大尹火烧宝莲寺》。民间传说《白蛇传》等等也是把佛教作为反面形象来进行描写和宣传,整个社会包括统治者和普通民众都不觉得有什么不敬。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07-08 00:49
        回复
          结语:现实生活中正确的华夏宗教观
          综上所述,中国要复兴华夏,就不能再信佛教。如果再让佛教泛滥,华夏将真正堕入轮回,永世不得翻身。历史留给华夏民族的时间和机会不多了,下一次的沉沦可能就是永久的消亡。
          伏羲女娲、炎黄二帝、尧舜禹、周文周武、老子、孔子,这些都是不世出的圣人,他们的伟大思想体系和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养育了华夏数千年。华夏近千年开始走下坡路,落后于世界是一百多年时间,现在应该是止跌回升的时候了。现在中国应该出现新的圣人。我们应该吸取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道家学说中有益的养分,重新认识和吸取墨家、法家等古代学说的先进成分,结合现代生产力和社会形态,提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的哲学理论,指导华夏复兴的伟大实践。
          有人说宗教就是祖宗的教育,这话没错,道教和儒教就是我们祖宗的教育,其他都不是!不要认别人的祖宗当做自己的祖宗,拜了别人的山坟,这就是闹了大笑话!道教和儒教不是两个宗教,而是一个宗教的两面,教育我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对于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积累的一切进步思想和学说,我们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但是绝对不能全盘照搬。佛教对环境保护似乎有一定意义,其中宣扬的“善”等概念我们自己都有,“禅”里面吸收了大量道教义理,真正佛教的东西微乎其微,而佛教的负面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应该彻底摒弃。
          说到现实,现在所谓复兴的国学、儒教比较肤浅,良莠不分,伟大的《三字经》竟然与清朝的《弟子规》相提并论,华夷之辨已经严重缺失!而真正的道家思想精髓绝对不可能在现代重修或兴建的庙观中获得。越是富丽堂皇,大家越要小心。实际上,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在现实生活中,都已经变成了个别人装神弄鬼忽悠老百姓骗取钱财的工具,真正有德行的人少之又少。普通市民没有什么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而且本来心灵就比较空虚,往往轻信传教士,被人洗脑,短时间很难改变过来。所以我们在传统文化宣传中遇到这些人,要尽量求同存异,避免正面冲突。但是必须适可而止,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让其过分泛滥。同时教育民族的新生一代,继承敬天法祖的传统,远离外来宗教的蒙蔽与残害。而在座的,都是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士”,是现代华夏民族的脊梁,是复兴的希望,千万要远离一切外来宗教。敬天法祖,慎终追远。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07-08 00:52
          回复
            太长看不完不过我个人认为不需要佛教。对佛教无好感。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7-08 02:12
            收起回复
              发到帝吧不错,或发到比较大的吧,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7-14 21:55
              收起回复
                佛化使历史上华夏几次亡国,明末亡天下?直到今天华夏无天下,现在只能称之国,只有民!
                儒人之需也!那是蒙元满清我们亡天下后被异族统治,做奴隶时,汉奸为他们当奴才,讨好异族主子小聪明篡改了真正的儒家思想编写的,叫我们要愚忠愚孝、最典型代表作:二十四孝、女儿经、弟子规、济公活佛等教材,这些东西很快被他们重视,同时也得到到异族主子极力推崇宣传、教育黎民百姓,久而久之大多数汉人的血性骨气就没有了,康乾盛世就吹嘘出来了。现代的满遗又用文化工具,把满清十三个皇帝都戏说成英君明主了!就那官员老百姓说好看!有意思?是非不辨?何其悲也!忘记历史、荣耻颠倒!以丑为美!
                11:35:20
                【LV3】墨问风情软剑客
                2014-8-1 11:35:20
                央视,呵呵,不要寄希望于它了,它反映的是上面的意思
                【LV3】墨问风情软剑客
                2014-8-1 11:36:11
                上意如此,我等还是另寻出路,呵呵。
                11:40:13
                【LV3】子若
                2014-8-1 11:40:13
                他反应的是广电总局的意思 而这个部门鞑子遍布
                【LV3】墨问风情软剑客
                2014-8-1 11:40:26
                央视每个节目,都有审核,他是上面的传声筒而已。
                【LV3】子若
                2014-8-1 11:41:46
                2014-8-1 17:10:09
                华夏赵龙汉 2014-8-1 17:10:09
                此言差也?华研会道教的群员【传说】仲文文看不出活佛济公电视剧是不是有文化目的吗?奴性教育目的吗?是不是扬佛灭道?扬夷贬华?我们还在自贱吗?
                华夏赵龙汉 2014-8-1 17:10:41
                20多年来辫子戏满天飞,百家讲坛黑明粉清,国学把弟子规热捧,把二十四孝,推崇万事孝为先!又经常用西游记、济公活佛奴化今天老百姓?大家是否反思一下?他们的复辟的危险性?天天喊着让老百姓爱国,他们自己在政治舞台上,却背道而行呢?叫老百姓八荣八耻,有钱有权的为何以耻为荣呢?口头上没有那么讲,实际上行为是那么一回事?大家可用心想一想?就明白!


                IP属地:安徽10楼2014-08-02 23: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