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支卡萨布兰卡
唱片机里的声音慵懒也留恋,明明难过的一首歌,唱歌的人的声音虽然清冽,但不缺少温度。
唱片机是她送给他的,碟片是她留给他的。
往事回忆起来,无边无际。像黑洞,不等反抗,就吞噬了所有的喜怒哀乐。
真的是来不及反抗,还是根本不想反抗。
如果不反抗,就能回到很久以前,他很愿意举个小白旗,投降给有她的过去。
他是不是还记得所有的事情,从初见到再也不见。从第一个拥抱到哽咽离别。
原来,他们走过了这么多年。
初见的惊艳,拥抱的依赖,陪伴的温暖。直至离别。
她说他们对她来说,是陪伴者。那自己也愿意做一个陪伴者。
陪着,走着,也就一辈子了。
他记着自己还是青涩的像一枚青橄榄时的少年模样,跟所有那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觉得自己会有一个长长头发(自己吃掉可好)的女朋友,或者是一个身材性感的辣妹。
如果没有遇到她。
短发,短裤,短靴。
可第一眼,还是她的眉目,精致如画。
是呵,扯什么,你离她那么远。怎么就能看到精致如画了。
可那就是他最初遇见的她。
见过活动上万人追捧的她,见过杂志上冷峻或者俏皮的她。
只是没想过会在这儿遇到她。
不是遇见,不是遇上,是遇到。
此后的数年光阴,都栽在了这场相遇里。又何曾想过。
对很多人来说,那只是过去了的一个夏天。
对他来说,那才是一个开始的夏天。
他唱着歌走近她,她向他伸出手。自此万劫不复。
第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他记得。硌得慌。
她那天穿了一件小刺猬一样的衣服,肩膀上布满了铆钉。
他还是大踏步迎上去,手臂圈住她,下巴就在她肩头的铆钉上了。
硌得慌,可就是心安。手臂圈起来之外的,是所有的无关人等和闲杂事等。
好想在她脑袋上蹭一蹭,没敢。
她看着他一路走到总决赛。她告诉他坚持最初的梦想,记得就好。
他没告诉她的是,他最初的梦想里,开始有她。
断断续续比赛几个月,他能常常见到她。
后来的几年时光,他都没有这样能经常见到她了。
但他会去看她的演唱会。
每一年。
每一场。
费力调开自己的工作档期,他也会赶赴。
他自己的粉丝也说他是她的脑残粉。
他不想只是脑残粉,她知道。
她也有不一样的感情,对他。他也知道。
这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可终其一生,他们都是彼年当下的关系。
她不曾嫁,他不曾娶。他们努力过,每个人都往前迈过步子,被什么阻碍了呢。
各种偏差。
偏差。
这首歌是他的,碟片里的声音是她的。
她只唱过这一次,他陪她看球的那一天。她最爱的德国队夺冠。她没有蹦着跳着欢呼,关掉电视机。喧嚣变沉寂,应和着黑暗。
她摁开一个按钮,放进一个新盘。靠在旁边的墙框上,呢喃的音符就永久保留下来。
他第一次听她唱这首歌。满室空静,又满室都是她的声音。
可愿意陪我,从世界尽头回家。
机器一点点的光亮,透过茶几上散乱的啤酒瓶,透着琉璃色彩。
墙边身影细长,头发被她自己挠的一撮一撮不肯乖乖贴着脑袋的形状。
看不清表情。
他想过去抱抱她。
她先离开了墙壁,拿出刻好的碟片,收了起来。
德国夺冠了哎。她打开灯,开始收拾桌上的七七八八。跟他有一搭没一搭说话。
她最爱的那位球员退役了。这次的冠军队伍里,没有那位最伟大的射手。
获得无数伟大荣誉,参加数界世界杯,队友捧起冠军奖杯的时候,他已退役。
遗憾最是偏差。
他喜爱篮球多一点,真正看足球是在认识她以后。
有时候一堆人看,有时候她自己看。
一堆人的时候他在一堆人里。她自己看的时候他在自己家里。
反正她看的场次,他也场场不落。
看完一场,摸起电话,谁打给谁,两个人都能叨叨到下一场球开场。
他刚认识她那会儿,可没觉着她能跟他聊一个小时。
她话向来不多,聊聊上一场球,剩下就是他说她听着,她负责回应回来笑声。
他有时候也会一边打电话,一边急匆匆去买她爱吃的小龙虾,送去她家里,和她一起看场球,顺便蹭一下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
她知道他的小心思。哈哈。
所以每次打开门,看他挠头的样子,她都忍不住笑。
皮卡丘。他想起来她的歌迷的形容。
她有时候录歌他也去,他听过她所有的歌。
开玩笑,我没有参与她前几年的生活我还不能自己回顾么。
他那时候还不知道,她也听过他所有的歌。
她还唱过他所有的歌,收录在碟片里,某一天,全部留给了他。
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熟稔起来的呢。
让他想想。
比赛完之后有一段时间他们是没见过面的。
她忙,天南海北的飞。他也忙,想快点发展离她近一些。
她从首都机场飞往法国。他才从首都机场刚刚降落。
下次她刚落地北京。他当天飞往上海。
她飞回北京。他落地普吉。
他笑着摇摇头,怪不得影视剧喜欢机场的戏。
那段时间她出了新歌,号召大家来跳舞。
他也想跳。虽然那个舞有点逗。他才没功夫管他的偶像包袱。
他哐叽哐叽的在舞蹈室里迅速整出了一个跳舞的视频。
她能看到吧。
洋洋得意呢。
可是那会儿他们俩并没有太多联系。
又颓了一点点。
她是慢热的人,他也就像一个新朋友。
各自发展。
有时候会在一些活动上碰到。
有时候会在同一个城市里。
偶尔会聚在一起。
那就真的是偶尔了,她不凑热闹,参加的大多聚会都是私人聚会。
他们共同的朋友不算太多。但有些聚会上,还是能碰到。
有一年年底,过节的气氛铺天盖地。
地面的积雪特别漂亮。
聚会进行的差不多了,她正百无聊赖。
他去找她聊天,她说她最近发现了一个精巧的影院,一会儿要去看一部电影。
他问能带上他吗,他也无聊。
那就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呢。
影院迷你精致,只有一个厅,从装潢环境到设备都是最好的。
上映的片子老旧,但是经典。
他知道她喜欢《The Legend of 1900》,他还专门去找来看了。
不知道今天她要看的是什么。
他也不知道,那是他们两个人一起看过的唯一一部电影。
卡萨布兰卡。
也是一部好久远的片子了。
他没有看的很认真,偶尔转过头看看身边的她。
她看的好认真,影片结束的时候,眼睛还红红的。
也不说话,他打开自己的墨镜小心给她戴上。护着她离开了影院。
那就是从这时候熟识起来的吧。
慢慢的他会参加她召集起来的朋友聚会。
他有时候跟朋友打球,她碰巧打电话过来,有空的话也会来看他打球。
那之后,她每一年的生日聚会,他都有参与。
两个人的事业纷繁精彩。
相熟之后,见面依然不多,只是像老朋友一样了。
他跟她在电影上合作过一次。
并没有太多对手戏。
好在两人戏份都很多,在片场的日子也多有重叠。
又在异国,轻松自在。
拍摄快结束的一天,她捧回来小小一束花,八支。
她说她闲暇出去走走,遇到一家花铺,她很喜欢这一束,就买了回来。
很久之后,他才知道那束花跟那部多年前一起看过的电影,有相同的名字。
更久之后,她的告别演唱会。
只开一场。
世界各地的歌迷,蜂拥而至,一颗牙齿的约定。
陪伴几十年,场下许多花白头发的老人,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因为她相识,因为她相伴。
场馆里并不喧嚣,大家静静听她唱歌,陪她走过最后一场演唱会。
他也在,陪伴怎能少了他。
自从遇到,就没想过缺席。
他想起来遇到她之前的年岁,想起来他们之间的八年。
他小她八岁,如果他早来八年。
可是没有如果,他记得在自己抓心挠肺暗恋的日子里,他看好多她以前的访谈,他想了解她的过去,好像这样就能假装自己也参与了。
跑远了,他是记得,她是一个拧巴也倔强的理科生,她不喜欢如果这样的语境。
他也不喜欢,因为假使在那样的如果里,万一他从来不曾遇见她。
八年其实不算什么,故事走到这样也从来不是因为八年,好像偏差在作怪。
就像那位伟大的球员之于冠军奖杯。
就像他和她之于在一起。
从世界尽头走回家的路途,太遥远。
一辈子终了,还是没能走到。
可这份静默相守,自始至终都是无人可替与的。
回忆散乱,幕幕都深刻如昨。
他从躺椅上站起身,走到镜子前,看看花白的头发,整整领口,抻平衣角,慢慢悠悠的抱起一捧花,他每天都在这个时间去看她。
带八支卡萨布兰卡。和永不磨灭的爱情。
一场比赛开始,一场比赛结束。
前者因为音乐,为了相遇。后者因为时间,为了撕心裂肺。
那全部中间的岁月,就叫陪伴。
没有人逃得过年老,但我会陪你一起老去。至死不渝。
番外:
最不像番外的番外,只有两句话。
睁开眼睛,早上的阳光刚好不燥,想了想,穿衣洗漱,他想去找她,想跟她一起走过未来,不想花白头发空余梦。
希望相爱的人都能勇敢。
希望我们爱的你们,都能幸福。
番外的番外:
文章通篇没有第三个具体的人物,除了他们两个本人就是她的歌迷和他的歌迷,这只是他们两个人的故事。
至于为什么中间年岁悠长反而篇幅可怜,只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未来都会无限精彩,干脆什么都不写,只等着见证他们的精彩和优秀。
最后,看到这文的路人,请勿自行带入,谁也不是谁。这可能只是我听了一首歌之后的一点小故事。
后记:
你们更喜欢正文是梦,番外是现实?
还是,正文是现实,番外才是年老的梦?
答案关乎勇敢。
唱片机里的声音慵懒也留恋,明明难过的一首歌,唱歌的人的声音虽然清冽,但不缺少温度。
唱片机是她送给他的,碟片是她留给他的。
往事回忆起来,无边无际。像黑洞,不等反抗,就吞噬了所有的喜怒哀乐。
真的是来不及反抗,还是根本不想反抗。
如果不反抗,就能回到很久以前,他很愿意举个小白旗,投降给有她的过去。
他是不是还记得所有的事情,从初见到再也不见。从第一个拥抱到哽咽离别。
原来,他们走过了这么多年。
初见的惊艳,拥抱的依赖,陪伴的温暖。直至离别。
她说他们对她来说,是陪伴者。那自己也愿意做一个陪伴者。
陪着,走着,也就一辈子了。
他记着自己还是青涩的像一枚青橄榄时的少年模样,跟所有那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觉得自己会有一个长长头发(自己吃掉可好)的女朋友,或者是一个身材性感的辣妹。
如果没有遇到她。
短发,短裤,短靴。
可第一眼,还是她的眉目,精致如画。
是呵,扯什么,你离她那么远。怎么就能看到精致如画了。
可那就是他最初遇见的她。
见过活动上万人追捧的她,见过杂志上冷峻或者俏皮的她。
只是没想过会在这儿遇到她。
不是遇见,不是遇上,是遇到。
此后的数年光阴,都栽在了这场相遇里。又何曾想过。
对很多人来说,那只是过去了的一个夏天。
对他来说,那才是一个开始的夏天。
他唱着歌走近她,她向他伸出手。自此万劫不复。
第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他记得。硌得慌。
她那天穿了一件小刺猬一样的衣服,肩膀上布满了铆钉。
他还是大踏步迎上去,手臂圈住她,下巴就在她肩头的铆钉上了。
硌得慌,可就是心安。手臂圈起来之外的,是所有的无关人等和闲杂事等。
好想在她脑袋上蹭一蹭,没敢。
她看着他一路走到总决赛。她告诉他坚持最初的梦想,记得就好。
他没告诉她的是,他最初的梦想里,开始有她。
断断续续比赛几个月,他能常常见到她。
后来的几年时光,他都没有这样能经常见到她了。
但他会去看她的演唱会。
每一年。
每一场。
费力调开自己的工作档期,他也会赶赴。
他自己的粉丝也说他是她的脑残粉。
他不想只是脑残粉,她知道。
她也有不一样的感情,对他。他也知道。
这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可终其一生,他们都是彼年当下的关系。
她不曾嫁,他不曾娶。他们努力过,每个人都往前迈过步子,被什么阻碍了呢。
各种偏差。
偏差。
这首歌是他的,碟片里的声音是她的。
她只唱过这一次,他陪她看球的那一天。她最爱的德国队夺冠。她没有蹦着跳着欢呼,关掉电视机。喧嚣变沉寂,应和着黑暗。
她摁开一个按钮,放进一个新盘。靠在旁边的墙框上,呢喃的音符就永久保留下来。
他第一次听她唱这首歌。满室空静,又满室都是她的声音。
可愿意陪我,从世界尽头回家。
机器一点点的光亮,透过茶几上散乱的啤酒瓶,透着琉璃色彩。
墙边身影细长,头发被她自己挠的一撮一撮不肯乖乖贴着脑袋的形状。
看不清表情。
他想过去抱抱她。
她先离开了墙壁,拿出刻好的碟片,收了起来。
德国夺冠了哎。她打开灯,开始收拾桌上的七七八八。跟他有一搭没一搭说话。
她最爱的那位球员退役了。这次的冠军队伍里,没有那位最伟大的射手。
获得无数伟大荣誉,参加数界世界杯,队友捧起冠军奖杯的时候,他已退役。
遗憾最是偏差。
他喜爱篮球多一点,真正看足球是在认识她以后。
有时候一堆人看,有时候她自己看。
一堆人的时候他在一堆人里。她自己看的时候他在自己家里。
反正她看的场次,他也场场不落。
看完一场,摸起电话,谁打给谁,两个人都能叨叨到下一场球开场。
他刚认识她那会儿,可没觉着她能跟他聊一个小时。
她话向来不多,聊聊上一场球,剩下就是他说她听着,她负责回应回来笑声。
他有时候也会一边打电话,一边急匆匆去买她爱吃的小龙虾,送去她家里,和她一起看场球,顺便蹭一下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
她知道他的小心思。哈哈。
所以每次打开门,看他挠头的样子,她都忍不住笑。
皮卡丘。他想起来她的歌迷的形容。
她有时候录歌他也去,他听过她所有的歌。
开玩笑,我没有参与她前几年的生活我还不能自己回顾么。
他那时候还不知道,她也听过他所有的歌。
她还唱过他所有的歌,收录在碟片里,某一天,全部留给了他。
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熟稔起来的呢。
让他想想。
比赛完之后有一段时间他们是没见过面的。
她忙,天南海北的飞。他也忙,想快点发展离她近一些。
她从首都机场飞往法国。他才从首都机场刚刚降落。
下次她刚落地北京。他当天飞往上海。
她飞回北京。他落地普吉。
他笑着摇摇头,怪不得影视剧喜欢机场的戏。
那段时间她出了新歌,号召大家来跳舞。
他也想跳。虽然那个舞有点逗。他才没功夫管他的偶像包袱。
他哐叽哐叽的在舞蹈室里迅速整出了一个跳舞的视频。
她能看到吧。
洋洋得意呢。
可是那会儿他们俩并没有太多联系。
又颓了一点点。
她是慢热的人,他也就像一个新朋友。
各自发展。
有时候会在一些活动上碰到。
有时候会在同一个城市里。
偶尔会聚在一起。
那就真的是偶尔了,她不凑热闹,参加的大多聚会都是私人聚会。
他们共同的朋友不算太多。但有些聚会上,还是能碰到。
有一年年底,过节的气氛铺天盖地。
地面的积雪特别漂亮。
聚会进行的差不多了,她正百无聊赖。
他去找她聊天,她说她最近发现了一个精巧的影院,一会儿要去看一部电影。
他问能带上他吗,他也无聊。
那就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呢。
影院迷你精致,只有一个厅,从装潢环境到设备都是最好的。
上映的片子老旧,但是经典。
他知道她喜欢《The Legend of 1900》,他还专门去找来看了。
不知道今天她要看的是什么。
他也不知道,那是他们两个人一起看过的唯一一部电影。
卡萨布兰卡。
也是一部好久远的片子了。
他没有看的很认真,偶尔转过头看看身边的她。
她看的好认真,影片结束的时候,眼睛还红红的。
也不说话,他打开自己的墨镜小心给她戴上。护着她离开了影院。
那就是从这时候熟识起来的吧。
慢慢的他会参加她召集起来的朋友聚会。
他有时候跟朋友打球,她碰巧打电话过来,有空的话也会来看他打球。
那之后,她每一年的生日聚会,他都有参与。
两个人的事业纷繁精彩。
相熟之后,见面依然不多,只是像老朋友一样了。
他跟她在电影上合作过一次。
并没有太多对手戏。
好在两人戏份都很多,在片场的日子也多有重叠。
又在异国,轻松自在。
拍摄快结束的一天,她捧回来小小一束花,八支。
她说她闲暇出去走走,遇到一家花铺,她很喜欢这一束,就买了回来。
很久之后,他才知道那束花跟那部多年前一起看过的电影,有相同的名字。
更久之后,她的告别演唱会。
只开一场。
世界各地的歌迷,蜂拥而至,一颗牙齿的约定。
陪伴几十年,场下许多花白头发的老人,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因为她相识,因为她相伴。
场馆里并不喧嚣,大家静静听她唱歌,陪她走过最后一场演唱会。
他也在,陪伴怎能少了他。
自从遇到,就没想过缺席。
他想起来遇到她之前的年岁,想起来他们之间的八年。
他小她八岁,如果他早来八年。
可是没有如果,他记得在自己抓心挠肺暗恋的日子里,他看好多她以前的访谈,他想了解她的过去,好像这样就能假装自己也参与了。
跑远了,他是记得,她是一个拧巴也倔强的理科生,她不喜欢如果这样的语境。
他也不喜欢,因为假使在那样的如果里,万一他从来不曾遇见她。
八年其实不算什么,故事走到这样也从来不是因为八年,好像偏差在作怪。
就像那位伟大的球员之于冠军奖杯。
就像他和她之于在一起。
从世界尽头走回家的路途,太遥远。
一辈子终了,还是没能走到。
可这份静默相守,自始至终都是无人可替与的。
回忆散乱,幕幕都深刻如昨。
他从躺椅上站起身,走到镜子前,看看花白的头发,整整领口,抻平衣角,慢慢悠悠的抱起一捧花,他每天都在这个时间去看她。
带八支卡萨布兰卡。和永不磨灭的爱情。
一场比赛开始,一场比赛结束。
前者因为音乐,为了相遇。后者因为时间,为了撕心裂肺。
那全部中间的岁月,就叫陪伴。
没有人逃得过年老,但我会陪你一起老去。至死不渝。
番外:
最不像番外的番外,只有两句话。
睁开眼睛,早上的阳光刚好不燥,想了想,穿衣洗漱,他想去找她,想跟她一起走过未来,不想花白头发空余梦。
希望相爱的人都能勇敢。
希望我们爱的你们,都能幸福。
番外的番外:
文章通篇没有第三个具体的人物,除了他们两个本人就是她的歌迷和他的歌迷,这只是他们两个人的故事。
至于为什么中间年岁悠长反而篇幅可怜,只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未来都会无限精彩,干脆什么都不写,只等着见证他们的精彩和优秀。
最后,看到这文的路人,请勿自行带入,谁也不是谁。这可能只是我听了一首歌之后的一点小故事。
后记:
你们更喜欢正文是梦,番外是现实?
还是,正文是现实,番外才是年老的梦?
答案关乎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