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止戈吧 关注:3,099贴子:77,007

回复:(转)看老电影中的武器装备(来自二战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除了志愿军广泛装备的苏制武器之外,在电影中还出现过两支被志愿军使用的枪械。

一个是M1919A4,旁边还有印上US标志的子弹箱。

一个是M1918A2
两种枪械都是由美国的著名枪械设计师勃朗宁设计。
勃朗宁全名:约翰·摩西·勃朗宁。关于这个名字,众吧友相信已经很熟悉了,这里就不在多说了。
而他设计的这两支枪械M1919A4和M1918A2也可谓二战名枪了。
这个,感谢某物流大亨@常凯申
朝鲜战争战略预判
美帝:不都是中国军队嘛。我见过!
志愿军:不就是美械嘛,我也见过!
打起来后,齐:哎哟,常凯申你妹啊……


20楼2014-07-12 17:36
收起回复

    压制志愿军火力,掩护“联合国军”向五圣山进攻的美军机枪阵地,所使用的就是M1919A4。

    电影最后,那个将志愿军压制在冲锋道路上的地堡,从枪口来应该是M1919A4。


    22楼2014-07-12 17:37
    回复

      这个截图比较虚,不过相信大家仍能看出M1加兰德步枪的样子。

      M1加兰德步枪全长1100mm,重4.2 KG,使用7.62× 63mm春田步枪弹,由8发漏夹供弹。
      M1加兰德步枪设计师全名:约翰·坎特厄斯·加兰德

      M1加兰德步枪全长1100mm,重4.2 KG,使用7.62× 63mm春田步枪弹,由8发漏夹供弹。
      1935年设计完成,1936年定型并命名为M1加兰德步枪(M1 Garand,官方命名: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30)
      M1加兰德步枪投产之后最初生产和装备军队的速度都十分缓慢。
      但随着美国于1941年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加兰德步枪产量猛增,是二战时产量和装备量最多的半自动步枪。


      23楼2014-07-12 17:39
      收起回复

        画面左侧出现的这支步枪虽然只是在镜头中一晃而过,但细心的吧友应该能发现,这是一支春田M1903步枪。

        M1903步枪是春田兵工厂在毛瑟兵工厂的特许下研制的,可以算是以毛瑟步枪为基础的变型枪。
        全长1098mm,重3.95KG,使用7.62 x 63mm 春田M1906步枪弹。是一战和二战期间美国的制式手动步枪。
        在二战期间,根据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枪装备中国军队,在中国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广泛使用。由于该枪外形、长短均与当时中国军队装备的中正式步枪相似,所以被中国士兵称为“花旗中正式”。


        25楼2014-07-12 17:42
        回复

          电影中这个镜头出现的武器,大家都不会陌生,是M2火焰喷射器。

          M2火焰喷射器(M2 flamethrower,简称:M2-2)是美国的一个单兵携带及背负式火焰喷射器,并首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使用,是M1和M1A1火焰喷射器的后继者。
          1942年,在哈佛大学化学系教授路易斯·菲塞尔的领导下,凝固汽油诞生了,凝固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稠化剂调制而成。
          是一种有粘性的流动胶体,其喷射的火柱不但可产生1000℃左右的高温,而且火柱能沿堑壕和坑道内壁拐弯、漫流、飞溅、粘附燃烧,就算没有直接烧到人,凝固汽油的高温火焰会制造强烈的热辐射,周围的人皮肤都会不同程度的烧伤。
          在碉堡一类的密封空间,处于这样的热辐射下,再加上由燃烧引起的氧气消耗产生窒息,任何人都会很快死亡。
          M2火焰喷射器没有燃料重19.5 公斤,装填燃料后重30.84 公斤。
          由2 罐油罐和1 罐氮气罐(推进剂)供弹。最大射程50米,有效射程19.95米。
          在朝鲜战场上的主要使用型号是M2A1-2型,这型号具有直片面型背包支架,排出燃料帽,一个圆柱体形的大小调节器和安全阀。


          电影《英雄儿女》中,在阵地前被丢弃的M2喷火器。

          电影《上甘岭》中,美军用M2向志愿军射击的镜头。

          被击中的志愿军战士在烈火中翻滚

          在这种环境中,人生存下来的几率几乎为零。


          27楼2014-07-12 17:45
          收起回复

            在扇形的攻击面中,射击角度不留死角,被击中几乎就是死路一条。


            与志愿军战士身处摄氏1000度的烈火中的痛苦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美军丧心病狂的大笑,真尼玛的鬼畜。


            28楼2014-07-12 17:46
            收起回复


              美军的F-80战斗机(这是什么吊玩意儿)。

              F-80战斗机就是是美国空军第一种平飞速度超过500英里(约800公里)/小时的飞机,也是美国第一种大量生产的喷气式飞机,而且是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
              由于它的副油箱挂在飞机双翼的两端,所以被中国军队戏称为“油挑子”。
              F-80的原型是P-80,有a、b、c三种型号。
              P-80是一种单发战斗机,a型装有一台j33-a-11涡喷发动机,机头内装有6挺12.7毫米的机枪,备弹1800发。
              1947年3月, b型开始生产,它采用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提高飞行速度,机翼下安装了火箭发射器和新型的m3型12.7毫米机枪。
              1948年3月1日, c型首次试飞成功,它也是P-80的最后一种改型机。同年6月,美国决定统一用“F”来代表战斗机,于是P-80c改称F-80c。
              不过,在朝鲜战场上,F-80c与中国军队装备的米格-15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在制空权争夺中表现差强人意,损失很大,因此在后来F-80c只是用于对地攻击。


              30楼2014-07-12 17:49
              收起回复


                坦克的镜头说一声抱歉,楼主对坦克的了解不多,加上画面比较虚,看不太清楚。
                看着像美制M46,又像M26,还像英国的百夫长坦克。不过,楼主个人感觉还是M46的特征明显一点!不知众吧友有何高见?(同问,喵叔对坦克了解的也不多。。。)


                31楼2014-07-12 17:51
                收起回复
                  面对“联合国军”的立体打击,志愿军前期用来反击的只有少量的炮火。
                  而且炮弹也经常供应不上,无法组织有效的火力支援。


                  所以,电影中出现了这种台词,在当时实属无奈。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32楼2014-07-12 17:52
                  回复
                    电影直到在最后的大反攻时,才出现了志愿军万炮齐发的镜头。

                    喀秋莎火箭炮

                    122mm榴弹炮

                    从炮口来看,应该是苏联的152mm口径榴弹炮。
                    152神教万岁!!米帝国主义食我一发152大屌啦


                    33楼2014-07-12 17:53
                    收起回复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10月14日这一天美军就像上甘岭的志愿军阵地发射30万发炮弹,
                      500枚航空炸弹,上甘岭主峰被削低整整两米,其火力密度达到了每秒钟六发。
                      据一些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兵回忆,美军轰炸时,就像是坐在小船里在波涛里颠簸一样,有的战士甚至被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给活活地震死,当时的情况用人间地狱来形容丝毫不为过,足见当时战斗之惨烈。
                      纵观整个上甘岭战役,天空中没有出现过一架中国军队的飞机,地面上也没有中国坦克的参战纪录,就连火炮也远远不如敌军。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上甘岭战役美军总共发射了超过190万发炮弹,5000多枚航空炸弹。
                      而中国军队只有40多万发炮弹,而且几乎全是后期才用上的


                      没有炮火的支援也要打下去,坚决守住阵地
                      除了少量的炮火支援之外,我们用来反击的是什么呢?
                      就只有苏制RPG-43式反坦克手榴弹(中国仿制称为43式反坦克手榴弹)和爆破筒了。





                      电影《上甘岭》中,通讯员杨德才,把爆破筒扔进敌人的地堡里,再用身体死死的压住,直到最后牺牲!

                      “双手紧握爆破筒,怒目喷火热血涌”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4楼2014-07-12 17:55
                      回复



                        和王成的英雄形象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联合国军”的胆怯与退缩。

                        一声巨响,英雄魂归天际。
                        “敌人腐烂变泥土,英雄辉煌化金星”

                        画面转到几棵树上,唉!此时此刻,就连这苍苍的英木也在为英雄的离去而在伤心落泪吧!
                        想想整个朝鲜战争还有多少志愿军先烈们,献身异域却未能魂归故乡,直到如今还是曝尸荒野甚至连一捧掩埋尸体的黄土也没有。
                        如果古代是”青山处处埋忠骨“,这里只能是”青山处处遗忠骨“(还好,前阵子看新闻,从南朝鲜那我们把先烈的遗骨请回了家)。
                        没有这些先烈们的奉献与牺牲,也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
                        但愿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能永享这种和平的生活,永远不要有战争!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35楼2014-07-12 17:59
                        收起回复
                          完成,撒花。。。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k0NDU0MjM2.html中国男人某某某的视频,《清明,回家》
                          ,泪目。。。http://music.baidu.com/song/31649067/download?__o=%2Fsong%2F31649067 英雄赞歌,今天下午,风沙略大


                          36楼2014-07-12 18:08
                          回复
                            楼主你要相信我,我今天才看到你艾特我了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4-07-15 07:12
                            收起回复
                              楼主辛苦了,顶你~~~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4-07-15 14: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