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ical_hell吧 关注:25贴子:535
  • 3回复贴,共1

突然想起了那无奈删掉的贴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找个地方,安安稳稳地把它放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09 00:06回复
    我不得不说,这是我高二以来听过的最精彩的一次国旗下的老师讲话了。精彩之处在于,读的终于不再是网上搜来的有的没的的稿子,而且“构思精巧”——名为对老师提出行为规范要求,实为为他们“平反”,替他们的不规范行为求得我们的谅解。其间衔接自然,理由说得底气十足。虽然是诡辩,而且漏洞百出。
    一、学生吸烟至少处以50元罚款
    按张主任所说,上级部门要求,公共场所吸烟要处以20~50元的罚款。而在我们学校吸烟的学生,一旦被发现,至少处以50元罚款——我听得很清楚,对象是学生,而没有提到老师。
    我曾在打扫包干区时看到过很多烟头,聚英楼北面的阴暗处的地面上,烟头也是在不少。抽烟的学生多数是叛逆不羁的,但我认为还没有放肆到这种地步,敢在如此开阔的地方堂而皇之地干这种校规明令禁止的事。那么着大量的烟头,不能说全部,至少有一部分来自老师。身为老师乱扔烟头这点暂且不谈,(如果要算,我认为老师乱扔烟头和学生乱扔竹签的性质是一样的,都该被处分。)同样是在学校这样的公共场所吸烟,而且老师是学校吸烟的主要群体,为什么只处罚学生而对老师宽大处理?我并不反对学校对吸烟学生罚款,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规也应一样——不要告诉我们同事之间拉不下脸来要罚款。如果这样,法规的尊严何在?还是说主任认为学生吸烟产生的“二手烟”对人体有害而老师的没有?又或是老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所以烟中的有害物质也被自然净化?
    二、“査明菲问题”
    4.8的升旗仪式上,查眀菲被邀请做国旗下讲话。在讲话开始之前,她要求各位老师将队伍站好且不要喧哗。我认为这是完全正当而且精彩的要求——虽然不是她的意志。此话一出,立即引来各位老师众多非议。当时就听得旁边的一位老师问:“这学生哪个班的!”有种要报复的感觉。
    于是4.14的升旗仪式,张主任不得不挺身而出为各位老师“平反”。对查眀菲的建议,名为支持,实为反驳,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含蓄地将她“算不得批评”地批评了一回。我替她觉得冤枉。那条建议,实际上领导的意志。领导借她的口,惹怒了众老师,又冠冕堂皇地将她“打倒”,以息众怒,让我觉得有些卑鄙。
    历史老师曾经说过:“文人一旦缺起心眼来,那副嘴脸真的是无法形容。”我觉得,老师一旦缺起心眼来,那副嘴脸也是实在无法形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7-09 00:08
    回复
      该得到我们的理解?然而他的论据又不能使人信服。2100元,大概只是老师的基本工资,除此之外的绩效工资加上奖金等,就远不止这个数目。有些刚上任的新老师或许工资真的不是很高,但我相信绝不至于到如此地步,而且也并不占多数。张主任对此或许也很清楚并感到一点心虚,所以在“老师的工资只有2100元”前加上了“某一位”。但是以这样极端的“某一位”工资来说明来说明老师整体的拮据,我觉得并不能符合客观事实,很不合适——何况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老师的不文明行为开脱。
      五、老师把陪家人的时间都用在了学生身上,多么无私!
      “早上要来得很早看早自习,晚上不回家还在找学生谈话。他们把本该陪家人的时间都用在了学生身上……”张主任说得声情并茂,让我突然想到网友自嘲的一个段子: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吃得比猪烂……
      主任的描述非常符合近代人对老师的颂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又觉得不合适。
      老师为我们起早贪黑而失去很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固然可敬可爱,但这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辛苦,另一方面也是职业要求。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敬业奉献精神,每一个行业都有很多的无奈。清洁工每天天不亮就工作,烈日当头也不能休息,却只有微薄的收入;学校的门卫的工资也并不很高,但是每天要在所与人到来之前起床,在所有人离开之后睡下……教师是这千万职业中特殊的一个,也是平凡的一个。批作业、改试卷,牺牲掉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是他们的奉献,也是获得报酬所要求的劳动。老师们所付出的,我们都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但是不能凭此就将自己无限“神化”。
      至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是说爱情的,根本不适合被教育者们拿来教学生为自己歌功颂德。别闹笑话了。
      六、学生质疑老师?!
      就在张主任提到4.8查眀菲讲话前对老师们提出的遵守纪律的要求时,我听到旁边的教师队伍中传出一句话:“学生质疑老师?”
      这话意在表达什么,我无从知道,然而总让人觉得有轻蔑的意味。
      学生质疑老师,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被视为有违“尊师重道”原则的大逆不道的行为的。但“尊师重道”这四个字,在当今讲究分工与专业的时代中,应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重道”毋庸置疑,但是“尊师”,如果凡“师”必尊,那就是鼓励盲目地服从权威。到处都有误人子弟的师,有不学无术的师,更有招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7-09 00:24
      回复
        摇撞骗的师,我们有什么义务去尊“无道”的师?——就拿升旗喧哗这件事来说,我觉得老师们的行为就是“无道”的行为。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
        老师们常常抱怨课堂死气沉沉,抱怨学生对只是没有自己的看法,抱怨我们只会被动地接受。然而却一面鼓励我们要敢于质疑,一面又对来自学生的挑战发出这样的议论:“学生质疑老师?!”
        究竟是学生怯懦畏缩、缺乏勇气,还是老师们迷信自己的权威,又缺乏自信,不敢给我们挑战的机会?
        教育者们若真心想培养出有能力“慎思、明辨、笃行”的下一代,为什么又惧怕我们因为慎思、明辨而对其自身权威造成威胁?
        自身工作存在不完善之处或修养未达到应有高度,为什么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解决自身问题而是想着对学生的挑战怎样压抑或抵制?
        这不是一个21世纪的老师应有的态度。
        龙应台说:“如果我们真心要把教育治好,为这个民族培养出能思考、能判断、有勇气良知的下一代,那么办教育的、教书的,就不能迷信自己的权威;他也要禁得起来自学生的刺激与挑战。”
        目前老师们的行为及态度,都不能使人满意——以我,一个学生或公民的眼光看来。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老师们走下自封的“神坛”,真正与我们站在同一平面上,平等地对视;是老师们对于自身的不足,深刻认识并积极完善。而不是要求学生有一套标准,于其自身又是一套标准。
        或许,这篇文章并不会被老师们看到——尤其是那位说“学生质疑老师?”的女士,因而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也幸而不会被她看到,否则,对于这种质疑老师、置疑主任的长篇大论,她一定又要用那标准的“六合普通话”大发议论了:学生质疑老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7-09 07: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