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7 江南道教编撰 江南道教全真嗣龙门派
有无之辩一直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有助于锻炼人的形而上学思辨能力的本体论功课。近代以前,我国有最早的、领先于西方的、极为发达的有无之辩,《老子》一文的诞生就是明证。学界自古以来对老子有无之辩的释读尽管殚精竭虑,但其真实意义仍隐而不显。要客观理解老子有无之辩的真实意义,除了要借助解释学所说的技术形态学方法(文字考据、分析等)扎实钻研文本之外,还要努力弄清作者创作文本的真实动机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尽可能进到作者的创作状态之中,设身处地。这尽管是最高的解释学境界,但理解者要有进入的追求,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应该有对进入条件和方法的清醒认知。
19世纪以降,西方学界对有无之辩的关注呈上升之势。而关于这一论题,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哲人智者就已经从价值哲学和生存哲学的角度对作为境界之无和工夫之无的非存在作了独到而深入的探讨,同时对本体之无、认识论之无也不偏废,作了全面分殊。中国本体论层面的有无之辩尽管与西方的有较多差别,但还是涉及到了较广泛的本根论和存在论问题。在动机上,有追问其意义和标准的方面,也有追问已知存在物之后的纯有或纯存在的意趣。在客观效果上,则与西方非存在研究殊途同归,即通过对非存在的研究,既扩大了对存在样式的认识,也提升了对存在本身的认识。因此,有无之辩成了推动中国哲学本体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一个助推器。
在我国,《老子》一书是第一部从形而上学的层面使用有无概念,并将其抽象提升到哲学高度的思想著作。然而,一般都不否认,老子有无之辩的意义和价值并未得到符合历史的真实揭示。笔者认为,要回归老子有无之辩的原旨原义,获得关于它们的客观理解,在传统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之外,还有必要从解释学的角度研究客观理解的心理学条件和机理。笔者不揣浅陋。愿在这方面作一些抛砖引玉的探讨。
一、关于老子有无之辩的争论与解释学问题
《老子》一书五千字,涉及到道、有、无的字数占了相当的比例。全书81章中涉及“道”的章节有:1、4、8、9、14-16、18、21-25、30-38、40-42、46-48、51、53、55、59-60、62、65、67、73、77。谈“无”的章节有:1-3、10-11、14、19、28、34、40、41、48、57、63-64、69、70。谈“无名”的有:1、32、37、41。谈“无为”的有:2-3、10、37-38、43、48、57、63-64。如果把其他谈“有”、谈“无争”等的算进去,相关内容多得让人吃惊。而后来围绕《老子》一书所形成的诠释更令人称奇叫绝。较之原文,这些诠释、研究它们的文字字数可能翻了亿万倍。对它们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概括起来这些争论主要涉及如下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如何理解《老子》的根本范畴“道”或“无”。有观点认为,无即先于有、产生有的独立的终极本体、本原。也有认为,“无”是“有而似无”的无,不是“有而后无”的无,不是“绝无”之无,它还有价值论的意义,并因此作为基本的价值或原则能普遍适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宇宙的关系。还有认为,“无”即道法自然的“自然”,先于和高于道,而“道”与“有”一样是异名同实,即对同一实的两个不同称谓。或者认为,“无”在老子那里没有后来玄学贵无论的那种本体论意味,与“有”一样是描述“道”的一个概念。张舜徽先生的理解别具一格,但很少为人注意。他认为,道家贵无“道论”“本为人君南面术而发”。这种南面术,就是“帝王之术”,或治国安邦之术。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因。最后一种也是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老子》的“道”或“无”有多种不同的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
其二,关于道、有、无三概念之间是何关系的问题。第一种理解是把道、无等同起来。胡适先生说:“道即是无,无即是道。”第二种理解强调道是有无的统一。江希张先生认为,道呈虚而至实,至无而至有,有体有用,有本有末。詹剑峰先生基本上赞成这一点,但作了独特的规定。他认为,道统有无,道涵有无,因为《老子》第一章说有无同出而异名,是其两面,即一面是妙(无),一面是徼(边界、有),因此道是有无之总名。而就“无”和“有”而言,张祥龙先生认为,除在否定意义上使用之外,“无”还有一种意义,即潜伏之无,它指的是“经过否定之无的损泯之后,所余下者。这就有些像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是什么?》巾所说的‘无’【Nichts】是对存在者的一切加以充分否定,然后‘无’本身就会在此否定中呈现出来”。这种“无”是与有相对的,离开了有就没有意义。“有与无各自毫无意义和存在可言,而只在相互遭遇或对反时,才生出了各自的含义,并且更重要地,生出了‘利/用’这的道之义。换言之,有无相生之‘生’有两个意思,其一是生成有无玄通或‘负无而抱有’……之‘用’或‘庸’义;其二是生成了有无‘本身’的合体含义,即它们相对的差别义。”
其三,老子所说的有和无是先后还是同时关系。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对立的理解。或认为老子主张有生于无,或认为老子坚持有无同时。张祥龙先生根据上世纪末发现的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37号简上的“天下之勿(物)生于又(有),生于亡(无)”指出,通行本中第二句话的“有生于无”,其中的“有”在这里没有出现,是有重大意义的,“第二个‘有’字没有出现,整个意思就有了重大改变。有无关系从垂直的‘……有生于无’……变成了水平的‘……生于有,生于无’,也就是万物生于有和无,或者有无共同生成万物”。他还基于对《老子》其他有关章的解释提出:“那个‘有生于无’的‘有’字,本来就与全书的思路不合,令人不安,现在郭店本中没有了它,恰恰是去掉了通行本中一个最不协调之处,使全书顺畅起来,应该正合乎老子原意。”
有无之辩一直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有助于锻炼人的形而上学思辨能力的本体论功课。近代以前,我国有最早的、领先于西方的、极为发达的有无之辩,《老子》一文的诞生就是明证。学界自古以来对老子有无之辩的释读尽管殚精竭虑,但其真实意义仍隐而不显。要客观理解老子有无之辩的真实意义,除了要借助解释学所说的技术形态学方法(文字考据、分析等)扎实钻研文本之外,还要努力弄清作者创作文本的真实动机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尽可能进到作者的创作状态之中,设身处地。这尽管是最高的解释学境界,但理解者要有进入的追求,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应该有对进入条件和方法的清醒认知。
19世纪以降,西方学界对有无之辩的关注呈上升之势。而关于这一论题,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哲人智者就已经从价值哲学和生存哲学的角度对作为境界之无和工夫之无的非存在作了独到而深入的探讨,同时对本体之无、认识论之无也不偏废,作了全面分殊。中国本体论层面的有无之辩尽管与西方的有较多差别,但还是涉及到了较广泛的本根论和存在论问题。在动机上,有追问其意义和标准的方面,也有追问已知存在物之后的纯有或纯存在的意趣。在客观效果上,则与西方非存在研究殊途同归,即通过对非存在的研究,既扩大了对存在样式的认识,也提升了对存在本身的认识。因此,有无之辩成了推动中国哲学本体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一个助推器。
在我国,《老子》一书是第一部从形而上学的层面使用有无概念,并将其抽象提升到哲学高度的思想著作。然而,一般都不否认,老子有无之辩的意义和价值并未得到符合历史的真实揭示。笔者认为,要回归老子有无之辩的原旨原义,获得关于它们的客观理解,在传统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之外,还有必要从解释学的角度研究客观理解的心理学条件和机理。笔者不揣浅陋。愿在这方面作一些抛砖引玉的探讨。
一、关于老子有无之辩的争论与解释学问题
《老子》一书五千字,涉及到道、有、无的字数占了相当的比例。全书81章中涉及“道”的章节有:1、4、8、9、14-16、18、21-25、30-38、40-42、46-48、51、53、55、59-60、62、65、67、73、77。谈“无”的章节有:1-3、10-11、14、19、28、34、40、41、48、57、63-64、69、70。谈“无名”的有:1、32、37、41。谈“无为”的有:2-3、10、37-38、43、48、57、63-64。如果把其他谈“有”、谈“无争”等的算进去,相关内容多得让人吃惊。而后来围绕《老子》一书所形成的诠释更令人称奇叫绝。较之原文,这些诠释、研究它们的文字字数可能翻了亿万倍。对它们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概括起来这些争论主要涉及如下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如何理解《老子》的根本范畴“道”或“无”。有观点认为,无即先于有、产生有的独立的终极本体、本原。也有认为,“无”是“有而似无”的无,不是“有而后无”的无,不是“绝无”之无,它还有价值论的意义,并因此作为基本的价值或原则能普遍适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宇宙的关系。还有认为,“无”即道法自然的“自然”,先于和高于道,而“道”与“有”一样是异名同实,即对同一实的两个不同称谓。或者认为,“无”在老子那里没有后来玄学贵无论的那种本体论意味,与“有”一样是描述“道”的一个概念。张舜徽先生的理解别具一格,但很少为人注意。他认为,道家贵无“道论”“本为人君南面术而发”。这种南面术,就是“帝王之术”,或治国安邦之术。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因。最后一种也是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老子》的“道”或“无”有多种不同的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
其二,关于道、有、无三概念之间是何关系的问题。第一种理解是把道、无等同起来。胡适先生说:“道即是无,无即是道。”第二种理解强调道是有无的统一。江希张先生认为,道呈虚而至实,至无而至有,有体有用,有本有末。詹剑峰先生基本上赞成这一点,但作了独特的规定。他认为,道统有无,道涵有无,因为《老子》第一章说有无同出而异名,是其两面,即一面是妙(无),一面是徼(边界、有),因此道是有无之总名。而就“无”和“有”而言,张祥龙先生认为,除在否定意义上使用之外,“无”还有一种意义,即潜伏之无,它指的是“经过否定之无的损泯之后,所余下者。这就有些像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是什么?》巾所说的‘无’【Nichts】是对存在者的一切加以充分否定,然后‘无’本身就会在此否定中呈现出来”。这种“无”是与有相对的,离开了有就没有意义。“有与无各自毫无意义和存在可言,而只在相互遭遇或对反时,才生出了各自的含义,并且更重要地,生出了‘利/用’这的道之义。换言之,有无相生之‘生’有两个意思,其一是生成有无玄通或‘负无而抱有’……之‘用’或‘庸’义;其二是生成了有无‘本身’的合体含义,即它们相对的差别义。”
其三,老子所说的有和无是先后还是同时关系。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对立的理解。或认为老子主张有生于无,或认为老子坚持有无同时。张祥龙先生根据上世纪末发现的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37号简上的“天下之勿(物)生于又(有),生于亡(无)”指出,通行本中第二句话的“有生于无”,其中的“有”在这里没有出现,是有重大意义的,“第二个‘有’字没有出现,整个意思就有了重大改变。有无关系从垂直的‘……有生于无’……变成了水平的‘……生于有,生于无’,也就是万物生于有和无,或者有无共同生成万物”。他还基于对《老子》其他有关章的解释提出:“那个‘有生于无’的‘有’字,本来就与全书的思路不合,令人不安,现在郭店本中没有了它,恰恰是去掉了通行本中一个最不协调之处,使全书顺畅起来,应该正合乎老子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