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克豪吧 关注:11贴子:580
  • 8回复贴,共1

央视世界杯解说史:黄健翔"鼻祖" 韩乔生造意识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7-09 19:17回复


    2楼2014-07-09 19:20
    回复

      足球解说,算是足球比赛的衍生品,进入中国大陆观众的视野也不过二三十年吧。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中国球迷见识到的多样性,恐怕也是世界罕见的。昏昏欲睡、令人捧腹或者瞠目结舌,中国的足球解说们用他们并不过人的手艺,在深夜里一次次刷新了球迷的忍耐下限。


      3楼2014-07-09 19:21
      回复
        前国足主教练朱广沪作为央视的转播嘉宾解说巴西世界杯,朱广沪的解说引来了网友的一片吐槽,并被戏言中国球迷熬夜有三宝:咖啡、茶叶、朱指导。如果说朱指导是本届世界杯解说席一抹奇观,那么放眼各大豪强的解说席可谓巨星云集,绝对闪瞎你的双眼,球迷们将解说席上的传奇巨星们亲切地称作是“夕阳红旅行团”,甚至豪言如果他们组队参加世界杯一定能够夺冠。


        4楼2014-07-09 19:21
        回复

          ◆宋世雄:锐利声线激起一个国家的肾上腺素
          解说员的声音从黑白电视转播时代开始诞生,在资深球迷的心里,宋世雄招牌式的解说和1978年世界杯密不可分。他那种充溢着速度感和无时无刻不充满激情的锐利声线贯穿了世界杯的硝烟和火光。支撑和主宰的不是一场比赛,一个球馆,是成千上万人的耳膜,一个国家的肾上腺。
          但是在宋世雄充满激情的声线的同时,留给观众的也有着一片苍白。1982年世界杯时有一场转播的是卫冕冠军阿根廷的比赛,荧幕在沉寂了七八分钟之后,突然间球迷听到宋老师兴奋地喊道:“球进了,进球的是阿根廷的10号队员,10号队员马拉多纳!”在冷场乏味的时候,也时不时的会听到诸如“球员们在场上熟练地传着球,6号传给10号,10号又倒给8号,8号大脚开给9号队员”这样的解说。
          多年之后宋老师也不由得感叹当时的解说:“拿我自己来说,过去观众给我提意见,说转播有时啰唆,废话多,我觉得他们讲的有道理,因为我们当时手头没有足够的信息,就那么可怜的一点,而时间又很长,你也总不能‘空白’太多,或车轱辘话来回说,所以翻来覆去得只有炒冷饭,观众不烦才怪呢,‘言多必失’。”


          5楼2014-07-09 19:21
          回复

            ◆黄健翔:中国体育解说的开山鼻祖
            1996年,黄健翔赴英国转播欧洲足球锦标赛,舆论认为“中国电视体育解说的新时代开始了”,那也是解说时代走向“个性化”的开始。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足球解说的阵容越发扩大,演播室出现了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搭档的趋势,一般是请一位退役的足球运动员,或者专家类型的人当嘉宾,前足球运动员张路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以后的徐阳、朱广沪都是此道中人。这个门派不那么学术,落点在于除了专业的知识,常常有身临其境的解说。
            黄健翔的巅峰之作就是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意大利与澳大利亚一役最后时刻激情澎湃的迸发式解说,当时很多球迷觉得突然、惊讶,甚至在网络上谩骂黄健翔。但是八年过去了,现在想想,当年的这种解说不也挺好吗?有时候“主观”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还能给观众带来更多乐趣。
            而在决赛齐达内被红牌罚下时,黄健翔的一段解说词也令人印象深刻:“齐达内呀,齐达内!不能用这样的方式作为自己的告别演出呀。在这之前,他是绿茵场上的优雅的舞者,球场中的王者,比赛中发挥最好的球员,他在那一刻一定是有魔鬼占据了他的头脑……齐达内从大力神杯旁边离场,这个镜头真的太绝了……”
            用“抛砖引玉”来形容黄健翔的解说,不能说是“形同”,也有几分“神似”了。在当时,网络尚未普及,足球最新的信息的传播主要以央视电视转播为主,观众对相关信息的渴求相当强烈的情况来看,黄健翔等人抛开解说比赛,向观众提供相关的足球信息,这无疑是其自身,也是足球解说相当成功的一步。而到后来,连黄健翔自己也认为:我就是中国体育解说的开山鼻祖。


            7楼2014-07-09 19:23
            回复

              ◆后“黄健翔时代”:一蟹不如一蟹
              黄健翔因为“解说门”事件在2006年后与央视和平分手,足球解说进入了刘建宏、段暄的时代,虽然他们算是和黄健翔同时代的解说员,但在业务能力上确实有着不小的差距。
              刘建宏,人称“刘甲B”,传闻在《足球之夜》栏目刚成立时,因为业务能力有限,节目组把甲B的一摊子活都交给他一个人负责,因此他得到一个外号刘甲B。凭借着他自己的努力,跑甲B也跑出了点名堂,但刘建宏在解说上这么多年一直差点味道。
              一直以来,刘建宏都四平八稳,像一位准专家,可以全方位把一场比赛叙述得井井有条,刘建宏的解说给人感觉是在品茶而不是喝酒,缺乏黄健翔那种发自内心的激情。但在南非世界杯上,他一改往日形象,半决赛西班牙对阵德国,西班牙的进球让他连喊了八个“进啦”,吓尿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而本届世界杯,乌拉圭与意大利之战,先是言之凿凿的说苏亚雷斯没咬人,然后在意大利被淘汰后进行了一段烂俗而又不着四六的比赋煽情。很多网友在揭幕战吐槽朱广沪时就说:“刘建宏为了让自己的解说不那么差,只好找一个比他更差的来帮衬。”
              段暄,人称“段裤衩”。虽然段暄解说的错误没有刘建宏多,但时而平淡乏味,让球迷只能昏昏欲睡;时而故作惊讶,让球迷吓一跳。段暄的特点其实不适合做解说,恐怕在台前做主持更合适,因为他有的时候清楚,有的时候糊涂,且说话有特有的一种口吃,总是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断句,让人感觉不爽。球迷们也许都还记得那年葡萄牙被淘汰时,段暄说起C罗哽咽的声音。而今的段暄依旧情感丰富,本届比赛每逢进球,都能听到段暄延续很久的“GOOOOOOOOOOAL”,颇有南美风范,他达到每秒5个字的语速也被赞为“中国好舌头”。


              8楼2014-07-09 19:23
              回复

                贺炜,人称“贺诗人”,江湖传闻是黄健翔的徒弟,也是央视至今看起来唯一有希望的解说员。2010年,贺炜担任南非世界杯解说,在解说完德国对澳大利亚的比赛后,韩乔生在微博上评价贺炜是新时代的最优秀解说员,本次世界杯他引用名言送别西班牙,“人生中成功只是一时,失败却是主旋律,如何面对失败,把人分成了不同样子,有的人会被击垮,有的人不断爬起向前。这世上只有一种真正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并仍然热爱。从头再来吧,难道向上攀爬的那条路不是比站在顶峰更让人热血澎湃吗?”
                贺炜的解说透着浓浓的文艺范儿,作为黄健翔的徒弟,很少像刘建宏和段暄那样出低级错误,但明显看得出他非常喜欢诗歌,经常把一些经典的诗句引用到比赛中来,从南非到巴西他不断地留下了经典的解说词,这些话语把赛场和球迷的情绪烘托到恰到好处,也没有刘建宏东施效颦般的矫情和做作。


                9楼2014-07-09 19:23
                回复
                  好的解说应该是对观看比赛的奖励而不是惩罚,它的诉求是让耳朵愉悦,让观众欣赏比赛同时也去关心每只脚的运动轨迹,赞美球员的同时也在意那些汗水颤动的瞬间,将普通人不能理解的复杂世界还原成美妙的零件。


                  10楼2014-07-09 1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