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兵法吧 关注:273贴子:5,672
  • 27回复贴,共1

(转)三国重大发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谢作者


来自iPad1楼2014-07-10 15:24回复
    第一项发明:汉灵帝的椅子
    我国古代椅子的出现当在汉灵帝时期(168-189年)。
    宋。高承《事物纪原》引《风俗通》称:“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后汉书。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可以为证。
    椅子的形象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象;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妇女。这此图象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状,但因其时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称之为“胡床”,在寺庙内,常用于坐禅,故又称禅床。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因此,论及椅、凳的起源,必须从汉魏时的胡床谈起。


    来自iPad2楼2014-07-10 15:25
    回复
      2025-05-09 19:03:56
      广告
      第二个裸泳馆,其实是澡堂
       当时西域经常向大汉王朝进献各种奇珍异宝。一次西域进献了一中高级香料,叫做茵犀香。汉灵帝一见茵犀香突然来了灵感,便就命人将茵犀香煮成汤水让宫女们沐浴,把沐浴完的漂着脂粉的水倒在河渠里,称作“流香渠”。对着这香艳旖旎的景象,汉灵帝感叹道:“假如一万年都这样的话,那真就是天上的神仙了。”看来他虽然号称万岁,但对自己能活几年还是心知肚明的。尽管如此,这位大汉的风流天子,还是“但愿长醉不愿醒”的。
      这个记载十分香艳。让不少人只看到了荒唐
      其实这个裸泳馆就是改进同一时期罗马帝国的浴场
      古罗马人洗澡的地方,全场用大理石砌成,用嵌石铺地;有壁画,有雕像,用具也不寻常。房子高大,分两层,都用圆拱门,走进去觉得稳稳的;里面金碧辉煌,与壁画雕像相得益彰。居中是大健身房,有喷泉两座。场子占地六英亩,可容一千六百人洗浴。洗浴分冷热水蒸气三种,各占一所屋子。古罗马人上浴场来,不单是为洗澡;他们可以在这里商量买卖,和解讼事等等。
      罗马热澡堂因得到国家或私人资助,通常入场费很低廉,有些甚至免费。所以不分贫富,只要是公民便拥往热澡堂去饱眼福,或者炫耀一番。总之,整个罗马帝国时代,热澡堂成了人人趋之若鹜的休息、娱乐及欢宴叙旧的场所,即使有钱自建私人浴室的人也经常到这公共地方去。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许多澡堂容许男女共浴,因此经常引来大群娼妓大肆兜搭。有些澡堂实在比妓院正派不了多少。
      其他公共澡堂里,许多男男女女一丝不挂,在热气室和浴池里亲热,也引致不少称为换妻的放荡行为。澡堂终于丑事百出,声名狼藉,所以公元2世纪哈德里安皇帝下令禁止男女共浴,而从此男女两性只能在不同时间使用澡堂了。
      澡堂成了有闲阶层比富斗乐的安乐窝。喜欢炫耀财富的富人,穿戴最漂亮的衣饰来到公共澡堂,带一群奴隶随侍在侧,替主人脱衣,用油脂按摩主人身体,再用金属或象牙制上有槽纹的刮板刮净皮肤,然后用珍贵香水抹遍全身。


      来自iPad3楼2014-07-10 15:25
      回复
        诸葛亮——连弩
        你可能会说,mlgb的,连弩居然排这么后?世界著名的兵器啊,帝国时代里中国的特色兵种啊。。但是很遗憾,这东西能上榜已经算是给面子了。首先是诸葛亮的创造其实也就是改进,但因为他名气大,常常整个发明都被挂在他名头下。这就算了。关键是这种东西,其实除了打仗时多杀几个人以外,并没有别的太多用途。不过,鉴于其巨大的知名度,以及对于战乱时代的人的确有很大作用,就算进来了。


        来自iPad4楼2014-07-10 15:26
        收起回复
          诸葛亮——馒头
          诸葛亮用馒头代替“蛮头”,为推动云南地区的文明进程做出了很大贡献,诸葛亮的南征,在使得他自己反思自己对待生命的态度的同时,也使得野蛮的南中人开始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不过这个不是这里的重点。重点是馒头这种食品,自从那时起,就一直成为中国人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影响到了千家万户,即使这种馒头现在可能更名成。
          与诸葛亮相关的发明,一般都会有一定的传说成分……这个不管了,民间既然都这么说的那就承认吧,而且根据农业发展史推断,这种食物的出现也确实应该大致在汉末三国西晋时期。


          来自iPad5楼2014-07-10 15:26
          回复
            孔明灯
            孔明灯现在主要是一种仪式用具,但是它的原理却是极为重大的一个科学成果,因为它就是热气球的鼻祖。后世的热气球,都可以理解为放大了N倍的孔明灯。其原理都是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
            其实孔明灯的故事基本上都出自民间传说,靠谱程度是很成问题的。事实上大多数被归到诸葛亮名下的发明,都是很值得怀疑。不过孔明灯的发明者并没有其他更可靠、更有影响力的说法,在公元3世纪发明这种东西也的确是有可能的,所以这里还是不打破这个美丽的传说了。
            但是这里说明一下,诸葛亮的“发明”能上本榜的已经全部上齐了。可能有人会问木牛流马、地雷什么的,解释下: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现在都没人知道,如果是某种复杂的机械,第一不太可能,第二也没对后世有什么影响;如果就是独轮车什么的,那放上来就有点玷污武侯了。至于地雷,这个估计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能看出来纯属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谣言。


            来自iPad6楼2014-07-10 15:27
            回复
              毕岚、马钧、诸葛亮——水车
              中国一直以农业立国,农业方面的科技发展,所造福的对象是无数的民众。而灌溉则是农业中极重要的环节。中国传统的灌溉机械,最早便是三国时代出现的“翻车”或“龙骨车”,也就是最早的水车。
              可是十分有戏剧性的是,这种造福于民的工具最初的发明动机,是为了用来洒水洗路,而其创造者,是一个叫毕岚的东汉末年宦官,他的历史形象不用说,是彻底的反面人物,因为他就是正史上的十常侍之一。但是他所做的恶事现在已没什么人提起,倒是他这个无心的创造,使他意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除了可以冠以水车发明者的称号外,还是洒水车之父。
              不过与水车有关的另一个更出名的三国人物,是伟大的机械发明家马钧。实际上,毕岚造翻车的记录是实实在在的,马钧无论如何不可能是发明者,但是马钧对翻车的改进,使得在后人眼中,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还要远大于毕岚。
              实际上马钧的大部分“发明”,都是属于改进,这也是他无法在这个榜上独立占一个位置的原因。不过这并不会影响他的伟大,因为不加以改进使其适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工具,发明了也是白搭。
              另外也有诸葛亮造水车的传说,毫无依据且流传也不算广,不予理会……


              来自iPad7楼2014-07-10 15:28
              回复
                张仲景——心肺复苏术
                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是中医历史上极为伟大的医学家。他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实在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只有业内人士才能意识到其意义的。真正划时代的,一个是他开启了“坐堂医生”的传统,现在的药店很多命名为“XX堂”,据说就是从他而来的。而另一个正是本条: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记载心肺复苏术的人。
                “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小难也,恐此当言阴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治。又云:心下若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治之方。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与桂枝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他的《金匮要略》中记载的以上这段,便是一次心肺复苏术的过程。后世的医书经常引用此法,影响很大。这样一种救命的方法,实在是这位医学大家为众生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来自iPad8楼2014-07-10 15:28
                回复
                  2025-05-09 18:57:56
                  广告
                  华佗——全身麻醉术
                  外科手术是全世界都存在的治疗方式,中国也不例外。但是手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麻醉,这个过程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而麻醉中风险更大的一般来说是全身麻醉。其实最早被记载使用全身麻醉术的可能是扁鹊,但是关于扁鹊的那则记载神话色彩相当浓,不能完全当做历史看待。而华佗的麻沸散,则显然是更权威,更可信也流传更广泛的世界第一种全身麻醉剂。而华佗也是第一个使用麻醉剂进行手术的医生。
                  有了麻醉剂,很多在清醒状态下做不到的手术,都变得可能,这是一个跨越时代的创造,也是一个造福了许多病人的伟大创造。麻沸散虽然现在已经失传,但是有人认为,麻沸散不排除沿丝绸之路向国外传播的可能,影响力可以达到大半个亚欧大陆。


                  来自iPad9楼2014-07-10 15:29
                  回复
                    郝昭——火箭与诸葛亮的喷火器
                    飞天之梦,是全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一个伟大的梦想。而要飞上天空,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便是摆脱地球的引力。千百年来,无数人为这个梦想献出了一切,包括生命。明朝时一位叫做万户的人,坐在一张帮满火箭的椅子上,试图以火药喷射的推力,把自己送入空中,尽管他失败并且牺牲了,但是他却受到了所有现代航天工作者的尊敬。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不仅飞天梦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航天方法的探索,也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直到今天,唯一能克服引力,冲向太空的运载工具,仍然是火箭。
                    而我们再往前追溯,万户的火箭,在当时已经是可以买到的商品,当时这种东西第一是节庆用具,第二就是拿来做武器。做武器时,便是把火药绑在箭上,射出去时,一能增加杀伤力,二能产生一定的推力。
                    继续往前追溯,构思这种火箭的人,自然也是对之前已经存在的东西的一种改进,那这之前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从沿用至今的“火箭”二字去探索:没错,就是古装片里经常出现的,点着火飞出去的箭。
                    把火点在箭上,诸公可能都会觉得是很容易想到和做到的事,但是对于科技不发达的时代来说,没有这么容易。事实上,如果拍那些发生在公元前的故事,出现这种火箭,都是不符合史实的,并没有证据证明那个时候的人已经知道这种做法了。要在箭上点火,会影响弓手的瞄准度,箭的材料也不一定便与点火,而且事实上如果要用火攻,直接朝对方扔火把都比射火箭方便得多。没事的谁会去造出这么一种在当时看来并不是特别厉害的兵器呢?
                    因此,直到三国时代,中国才出现了“火箭”的记载。以下这一段,便是火箭在我们历史上留下的第一笔痕迹:
                    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
                    这个“昭”就是魏国大将郝昭,就是他,把火箭这一在近两千年后才大放异彩的物事,第一次带进了人们的视线。从此,中国的兵器制造者们便以郝昭的火箭为起点,一步步发展出各种形式各异的发射式热兵器。这些兵器,与今日升上太空的火箭在原理上是相同的,可以说是今日火箭的鼻祖。而所有的这些,都是以郝昭的火箭为起点的。
                    让我们记住郝昭,记住这个开启了千年追寻飞天梦征途的人。
                    这项让人感慨万千的发明,排在三国发明之首,是对两千年来所有人类智慧的致敬。
                    诸葛亮的喷火器其实有其来源。就是所谓的喷火怪兽,见于三国演义。这种怪兽其实来源于熬盐,就是所谓的井盐。其制作的方法,乃是把天然气导到一个平囊里面。中途用一个铜管导出。气体,铜管前面放置一个点火装置,如同今日之打火机,是一个大型的打火机而已


                    来自iPad10楼2014-07-10 15:30
                    回复
                      有一种丞相好可怜的感觉→_→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7-10 23:54
                      收起回复
                        →_→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7-13 07:59
                        回复
                          同桌同学录留言的一句话说,,“感谢你让我知道了馒头是你诸葛亮发明的这一重大事件”怎么读怎么让人觉得有讽刺性。。。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7-19 08: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