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尽管仰慕希腊文化的弗拉米宁在几年前宣布什腊人获得"自由",但因为罗马持续在希腊城邦间扩大影响和干涉,加上埃托利亚同盟不满意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所得的领土太少,使埃托利亚同盟逐渐反对罗马。公元前195年,罗马决定入侵斯巴达时,埃托利亚同盟要求自己来处理斯巴达问题,并希望罗马撤出希腊半岛。然而,亚该亚同盟不希望埃托利亚同盟的势力过于茁壮,反对这项提案[5],使埃托利亚同盟反罗马的态度越发明显。同时,以复兴整个帝国为目标的安条克三世再一次进行色雷斯征途。前195年,安条克三世势力进入欧洲,色雷斯几乎重新回到塞琉古帝国手中。
随着希腊反纳比斯战争结束,弗拉米宁所率了罗马军队履行先前的承诺撤出希腊半岛,但亲安条克三世的弗拉米宁返回罗马城后发现,元老院中大西庇阿领导的敌对派系趁自己不在国内已经击败自己的派系,掌握了元老院多数,而罗马人也大多对于安条克三世的色雷斯行动表现明显的敌意,迫使弗拉米宁改变自己亲塞琉古的方针。当安条克三世派遣的使团来到罗马城,打算向元老院提议同盟一事,结果使团出乎意料遭到元老院不友善的对待,元老院反而要求塞琉古军队无条件撤出色雷斯,或者解放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以此为先决条件否决了安条克的同盟邀请。致使罗马与塞琉古间关系越发越紧张。
这时,引发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迦太基将军汉尼拔从迦太基流亡到塞琉古帝国境内的泰尔,之后又到以弗所的安条克三世宫廷寻求庇护,在那里试图游说安条克发起对抗罗马的行动[6]。另一方面,自从罗马军队离开希腊后,埃托利亚同盟开始鼓动其他强权成立反罗马联盟,此时安条克三世尚未决定要与罗马发起战争而不予明确回应,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则明确拒绝了,然而刚战败的斯巴达国王纳比斯反而接受邀请,但纳比斯复兴斯巴达的举动很快遭受到击败,埃托利亚同盟击败罗马的希望落空了。
为了解决罗马的强硬要求,罗马元老院大使与国王安条克三世在前193年以弗所再次进行协商,安条克试图让步,他愿意放弃罗德岛和拜占庭之间的条约、以及给予其他除伊奥利亚和爱奥尼亚以外的小亚细亚希腊城市自由,但此举罗马人仍不满意。罗马坚持安条克三世必须离开色雷斯,并且在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的独立须受到尊重,两方的矛盾使在以弗所的协商再度破局,尽管安条克并没有打算与罗马发生战争,但双方的关系更趋紧绷,战争似乎无法避免。
埃托利亚同盟再度发起行动,而这次安条克三世终于答应了,并承诺如果埃托利亚人与罗马发生战争他将会介入。在得到安条克的诺言后,埃托利亚同盟攻击在德米特里阿斯和卡尔基斯的要塞,但仅仅只有德米特里阿斯的攻势成功。对于埃托利亚同盟的行动,毫无意问罗马军队将会再度登陆希腊,尽管安条克三世在其他事务上的行动使他手头上没有足够的大军,他仍然率领10,000名步兵、500名骑兵和六头战象横过爱琴海,以希腊解放者姿态登陆色萨利的德米特里阿斯。差不多同时,罗马也派了由两个罗马军团所组建的军队,约莫25,000名,渡过亚得里亚海来到伊利里亚,准备南下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