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宦官有很多级别,刚进宫时只能当典簿、长随、奉御。如果表现良好,就能被升迁为监丞,监丞再往上升是少监,少监的顶头上司就是闻名遐迩的太监。
宦官有专门的机构,共二十四个衙门,分别有十二监、四局、八司。抵得上半个朝廷的衙门。这一时期,宦官专权不是靠在外做官、带兵,而是抓住了内政实权。
其最高统领宦官才能被称作太监,这二十四个衙门各有分工,不但处理宫中事务,还要处理部分政务。
其中明朝势力最旺的为皇帝代笔的太监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司礼监秉笔太监。
但是这位秉笔太监却还不是权力最大的太监,在他的上头还有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而一旦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任了东厂太监(如冯保和魏忠贤),那就真是权倾四海,威震天下。事实上,几乎所有明代的著名太监都出自司礼监,如果当年有名监展览馆,司礼监必然是所挂画像最多的地方。
另,所谓御马监并不是指管马的太监,而是管理御用兵符。
所以说在明朝宫廷里,司礼监和御马监是二个有前途的部门。
司礼监和御马监分别掌管一文一武,成为最为显赫的太监部门,宫中宦官无不尽心竭力,想进入这两个部门。
如果你不幸被分到了直殿监和都知监,那你就惨了。因为这两个监名字虽然气派,却只管理一件事——清洁卫生。
这两个监不但条件艰苦,没有人瞧得起,连办公场所都没有(似乎也不需要),而且秋扫落叶冬扫雪,工作十分之苦。
明朝自明宣宗设置“内书堂”以后,太监们识字了,便慢慢发展成了一个稳固的政治权力体系,票拟权和批红权的斗争,实际上就是文官集团和皇帝及其代理人太监的斗争。
换句话说,如果谁能够同时控制票拟权和批红权,他就是真正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