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很晚睡觉,看到楼下两篇反胡适的文字图片,根本算不上文章,一看就是没有文化的底层一小民道听途说、想吸引人注意的做法,我觉得很正常,只是觉得这种人很可悲。从胡先生的生平看,他倘若知道,只会笑笑而过,潇洒睿智之人岂会在意小人之言。
其实胡适先生一生颇为顺利,虽然父亲早逝,但求学生涯甚为顺利,又是青年时期在开放的美国留学,大学里办什么亚洲期刊,聚会演讲,回国就是教授,洋博士归来嘛!虽然课一开始上得不怎么样,但居傅斯年回忆说胡先生的思想是对头的,所以本来抱着捣乱心思的北大学生会主席傅斯年没有为难胡先生,这样的年轻人少年得志,著实异常心高气傲!恰新文化运动开始,周刊是傅斯年等一批学生先办的,一批教授觉得不错也搞了起来,一开始是教授们自己扮演着新旧两方,后章太炎大弟子的加入升起了一把火焰,愈演愈烈,鲁迅也是那时被老乡蔡炎培叫到北大教书才有幸加入的,不得不说周氏兄弟都颇具才气,且都是章麾下弟子,更是新文化运动一大助力,但胡适先生更是指导者!
之后的胡适,就如过去火起来的周杰伦,成了全民之星。哪里都是崇拜他的人,那个时代恐怕只有梁启超先生能够比拟了吧。毛亲自递上拜见帖也不得见,倒不是说胡适瞧不起人,只是那个时期胡适太忙,忙着工作更忙着应酬(后期在台湾更是),更只是毛只是一个普通的图书馆管理员,倘若是北大学生礼贤下士的胡先生肯定会见上一面,或许中国如今的面貌会变那么一点毫里,自傲的胡适是文人气十足的傲,我其实很欣赏!
其实胡适先生一生颇为顺利,虽然父亲早逝,但求学生涯甚为顺利,又是青年时期在开放的美国留学,大学里办什么亚洲期刊,聚会演讲,回国就是教授,洋博士归来嘛!虽然课一开始上得不怎么样,但居傅斯年回忆说胡先生的思想是对头的,所以本来抱着捣乱心思的北大学生会主席傅斯年没有为难胡先生,这样的年轻人少年得志,著实异常心高气傲!恰新文化运动开始,周刊是傅斯年等一批学生先办的,一批教授觉得不错也搞了起来,一开始是教授们自己扮演着新旧两方,后章太炎大弟子的加入升起了一把火焰,愈演愈烈,鲁迅也是那时被老乡蔡炎培叫到北大教书才有幸加入的,不得不说周氏兄弟都颇具才气,且都是章麾下弟子,更是新文化运动一大助力,但胡适先生更是指导者!
之后的胡适,就如过去火起来的周杰伦,成了全民之星。哪里都是崇拜他的人,那个时代恐怕只有梁启超先生能够比拟了吧。毛亲自递上拜见帖也不得见,倒不是说胡适瞧不起人,只是那个时期胡适太忙,忙着工作更忙着应酬(后期在台湾更是),更只是毛只是一个普通的图书馆管理员,倘若是北大学生礼贤下士的胡先生肯定会见上一面,或许中国如今的面貌会变那么一点毫里,自傲的胡适是文人气十足的傲,我其实很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