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见过有女孩子说:“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挺赞同那些女权主义者的言论,但只敢默默地点赞,不太好意思转发,担心别人觉得我没有女人味。”——这个例子挺典型的,代表了很大一批内心有所触动,但默默不作为的女性的心态。
但是,要知道,你所以为的“女人味”背后,其实是一整套的男权意识形态和性别刻板印象。女人味这个词里包含着审视。审视的结果就是筛选和制裁。这制裁的执行和落实甚至不需要来自他人,女人自己就能把自己钉上火刑架,或发配边疆。只要容貌、衣着、举止、谈吐、态度、行为、主张不能符合男性目光的考核,女人内心涌起的自卑与懊恼,都以吨位计量,足可压垮原本健康、良好、完整的自觉,使女人特别严苛地对待自己。他肯定,你便雀跃,觉得幸福顿生;他否决,你就失去从容,丧魂落魄,觉得存在的价值也打了折扣。
“女人味”里也含着条约。不平等、非对称的条约。最变态的时候,我们知道它教育女性以健康的食欲为羞耻,以健康的体力和活力为羞耻,甚至以健全的智商、独立自主的意志,以及独当一面的能力为羞耻——饭量大、不穿裙、头发短、嗓门大、走路快、能挑能抗、不爱高跟鞋、不琢磨胭脂水粉包包佩饰、不会做饭、会换灯泡装系统修马桶、倒得了一手好车、不结婚、念书到博士、不撒娇、不爱哭、不卖萌装傻、不着意取悦男性、主张清晰、立场坚定、态度强硬……还用举例更多吗?随便哪条特质,都可能会被定性为“缺乏女人味”,或简直“不是女人”。
这套标准,不仅让女性汲汲于打造和改造自己以求适配,且引来了竞争。为争得男性目光的嘉许,在性别内部自动自觉组成“稽查小分队”,互相检查、嘲弄和惩治不符合这规范的所谓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