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不能没有榜样。
如果这榜样走出了虚幻,埋进了真实里,那就在好不过。茉莉清淡,灿灿飘逸。这位老师的气韵便伴有花瓣上的一抹醍醐香。因平和而亲切,因自我而芳醇,在相处一年半中,她的笑她的好,全部绽放在了我们的心头。
她就是我们亲切的高二年级主任郭艳梅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老师。
在她身上究竟有何魅力,能让我们这群调皮的学生敬佩与亲近?
(这篇文章选了三个采访中说的最多的词汇作为主题)
责任
郭老师在实习期间,由于出色的表现受到当时校长的赏识被留了下来,自此开始了她与三中十多年的牵拌。在这里不断的成长与磨砺,与同学们度过一个个快乐的三年,与老师们建立起默契无间的关系,直至现在这个平和沉稳的老师站在讲台上。
郭老师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老师,在做年级组长前学校曾要求郭老师担任年级组长时,但郭老师因为身体不适原因婉拒了,后来再次的要求让郭老师难以拒绝,“只好硬着头皮上了”郭老师自己这样笑称。可我们能看出来郭老师对工作的负责,对学校的感情。依依不舍的和自己班的学生告别,带着病开始了新的旅程,挑起我们这届的担子。
由于郭老师经常在封闭的房间里感到头疼恶心,听说这是从初中就开始的了,老师笑道说:“这时床是最管用的,睡好了,醒来大脑就象充了氧似的,但睡不好,脑子还是晕晕的。”呵呵,不过这不禁让我们想到那次高二年级集体去看《集结号》,电影院正是咱郭老师的克星,可郭老师仍陪着我们看了两个多小时。后来郭老师说道“没看见我就坐在门口的位置,那里空气还流通一些,不过那天冻死我了。”语气很调皮,很无谓,但我想老师是真的很负责,很关心我们,瞬间心中流转着淡淡的感动。
郭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对待学生极其耐心,细致。而对待自己的女儿,却不如待自己学生有耐心,偶尔还会发脾气,就象老师所说的“平时你看我很少发火,可回家有时就爆发了”,“在学校就教一天的课,回去就不愿多讲了”。但是老师也说道“这并不是代表我不重视她,我更注重她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不是细节,我不会去查她的作业或是去给她听写什么的。”
郭老师做为时代女性,在平衡工作和生活上很有一套。老师认为学校的事情尽量再学校完成,不把工作上的事情拖回家。回家后会尽情放松,更回归自我,扫除一天的疲累,歇一歇,享受生活。身体上得到最大的放松,但老师的大脑却也在不断思考,想一想学校的安排及事情,或想一想明天的课程。到了周六周日除了做一做家务也会放开了玩一玩,用老师的话就是“想吃什么就一定要吃什么,想带孩子逛逛公园就一定去逛逛。”看来老师是很重视休息的。
引导
当上年级组长后,因为管理范围大了,更需要考虑多方面,郭老师在这条路上不断努力着,用最短时间认识了所有学生,并抓住个别学生的特点加以了解,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才能。虽然带病上岗,采访时在老师淡淡的微笑,平和的话语下,难以掩饰对岗位的热爱和对我们的关心。
我身边的同学都认为郭老师是一个很亲切的老师,都十分喜欢她。这除了老师平和的性子外,教育方式是很重要的。在谈到与学生交流时,郭老师说道 “不管多大的学生都是孩子,允许孩子犯错误,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而且并不是犯错了,就给处分什么的。”郭老师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对待教育,用平实的言语去引导学生。但心平气和不证明没有原则,郭老师说:“对于那种屡教不改的,我也是真发火!”真正的教育总是这么简单而平和。因为它有宁静的美,朴实的力量,仿佛人生就可以这样删繁去简,屏弃芜杂的诱惑,一心一意地,开出一朵芬香的花。郭老师无疑选对了方式,将自己 的感悟融入教育。这样教育就象缓慢渗出,静水流深的清凉泉水一样,是能让人的心变的澄澈。
郭老师认为她的孩子比我们还小,更是一张纯净的白纸,任你去上色,所以郭老师在孩子自觉性这里严格要求,把握好整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