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杰能量学公益...吧 关注:77贴子:398
  • 2回复贴,共1

【能量学公益推广—理论01】道听涂说→温故而知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能量学公益推广—理论01】道听涂说→温故而知新
所有理论皆是「大胆假设」,请学员务必在事项上「小心求证」。
「疼痛」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症状,虽然它让我们感觉不舒服,但却是「身体自救」时,常见的一种现象。然而我们总是对「疼痛」过度处理,希望快速地消除不适症状,以至於滥用寒、热药物解症,而忘却老祖宗「治心为上、外治为主,辅以食疗,谨慎用药」的观点。如果「治心」之法的功夫尚未成熟,倘能善用「外治」的简单按推缓症之法,亦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药物与开刀...等。
对於用按推缓症的过程当中,处理当下最常见的几种按推现象如「痒、酸、痛、麻、肿、汗」,对大多数民众而言,其产生原因仍懵懵懂懂,本文希望藉由「酸通屋理论」的解说,让民众「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为自认为「无知」时,什麼都不懂还不会妄作,若从「无知」到「一知半解」,却以为自己都懂了,而用「半桶水」的知识来处理严重的「重(ㄔㄨㄥˊ)症」患者,这似懂非懂所产生的执著心,往往造成更令人遗憾的后果。
希望透过学习,让我们都能从「道听涂说」进到「记问之学」再提升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果一门学问不能「内化」而举一反三,却好为人师,便容易贻误众生,不可不慎。
●道听涂说:一、毒草治腹积水
曾经有个师兄,他的父亲腹积水,一直处理不好,听说有个极佳偏方,只要在腹部涂抹某种药草,涂后皮肤后,该处虽然会溃烂,但是等皮肤溃烂好了,腹积水也会消失。因此他赶紧采用此法,并认为父亲体内毒素很多,在抹药排毒过程中,若腹部皮肤溃烂现象就是体内的毒素排出。遂以此法处理,结果如他所料,腹部真的产生溃烂,且溃烂消退后,腹积水真的也消失,於是父子两十分开心「积水症状」终於好转。只不过该师兄也发现一个不解的现象,就是还没涂抹药草前,父亲胃口还不错,而当腹积水消了之后,父亲反而没胃口,且过了一个多礼拜人就「往生」,他一直疑惑不解,故前来讨论研究,此例就是「一知半解」的遗憾。


来自iPad1楼2014-07-17 10:45回复
    ●道听涂说:二、只要命不该绝,姜汤喝不死人。
    若问死亡与饮用姜汤是否有关联?应该先知道寿命的结束和什么有直接关系?经典将死亡略分四大类: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自如而死。以末学体会上述就是往今习气和寿命的关系。
    「往今习气」有二;
    过往习气(命:注定的先天条件)与
    今生习气(运:可变的后天机缘)。
    在父精母血受孕的当下,每个人先天条件的寿命长度已经被自己临终时的相应习气所决定,待一出生后,透过后天的学习,如果能适度调整身心的平衡,如黄帝内经提到:「百岁之对为饮食有节(养气),起居有常(养神),不妄作劳(养精)。」这时候就倾向寿尽而死,而「产生半百而衰为以酒为浆(伤气), 以妄为常(伤神), 醉以入房(伤精)。」就可能是福尽或意外而死。
    再以心脏停止博动的角度分析,由于心脏的跳动不是被大脑控制,而是心脏的窦房结与房室结自主的释放微量电流刺激心房与心室跳动才让全身气血流动。而心脏停止跳动有两种模式;
    一、身体能量渐失,心跳越来越慢而死,(寒:减少能量,虚弱而死)。
    最佳的寿终正寝模式,身体会自然不想饮食,因为能坦然接受死亡的心态,所以不会为了延长寿命,贪生怕死而过度处理,当不再饮食时,身体会日益虚弱无力,身体在此时反而不会有不舒服的症状,因为能量只够维生而不足以产生症状,若是原有内脏积水症状再往生前往往也会自动消退,因为不想饮食后,水份会被调动至组织参与运作。此时若有信仰,也能意识清楚,欢喜的迎接死亡,这可从断食的经验得知意识是更清楚。但是为了延命而使用葡萄糖液或是蔘姜汤...等能量补充,反而会干扰生命的自然运作,亦可能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二、身体调节不适,跳动过度紧缩而死,(热:增加能量,突强而死)。
    心脏会过度跳动通常是当下身心变化过大,超出身体的稳定调节,因气血尚足以调动,为了快速调整以求恢复平衡而导至心跳过速而紧缩致死。如久没运动突然过量运动、突然过量的寒热药或环境温差过大...等,都有可能造成跳动过度紧缩缺氧而死。
    心肌梗塞往往发生在看似身体健康的人身上,而看似虚弱的修行人,因为身心平静,气血不易突强,所以就不容易有突发性的症状,故保持心要「净」,身要「动」,反而易安享天年。可参考以下雪公老师的见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雪公老师说:「仁者如山的安住,风吹雨打,地震,自然不动,所以被万物依靠,所以说「靠山」。仁者让百姓来依靠,遇到一切困难都照常不动,所以万物生焉。山不改变,不动,是静态。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心安安然然,气血依轨道走,六脉和平,仁者自然长寿。七情都是气,一动七情,气血所走的就不调和,佛经说是「四大不调」,六脉不匀,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便容易生病,就会短命。
    从以上分析,末学认为现今不能寿终正寝,最大的部分是意外而死(即不该死而死),因为怕痛、怕疾病、怕死的心态,而过度处理,又今生习气学到的知识是一知半解的养身执着心,为了得到「无症」的身体健康误区,而偏执的过度处理,反而不能得到寿终正寝果报,实为可惜。



    来自iPad2楼2014-07-17 23:31
    回复
      叶老师勤于思考,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3楼2014-08-03 13: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