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士吧 关注:13贴子:432
  • 1回复贴,共1

汉服运动的目的与出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天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4-07-17 12:06回复
    三、全面兴汉
    汉服运动之前,人们就对兴汉的道路不断进行探索,一直到如今。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四种情况:
    第一,情绪兴汉,这是比较原始的方式。最开始,人们几乎都是因为民族情绪被激发而对兴汉事业产生兴趣的,所以情绪兴汉是大部分人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情绪兴汉毕竟情绪化,有时缺少理性、缺少正确的方法。就比如我们看一些所谓的皇汉,思想非常偏激,而又高调称自己是皇汉。他们就是民族情绪高昂,但是不够理性。所以,这条兴汉的道路必然会转型;
    第二,理论兴汉,这是比较普遍的方式。这种方式逐渐走上了理性的道路,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总结和梳理华夏传统中的精华以及其他各种思想,为实现将来汉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但是,理论只能是一步,不可能是全部。理论必然是为了现实服务的,所以将来还要走到现实这一步;
    第三,实业兴汉,这是少部分人走的路。他们看到了兴汉需要经济基础,需要持续的动力,于是投入到了各项实业当中,为兴汉大业储蓄资本。但是我们看到这些人往往在兴汉界默默无闻,这样的话,兴汉与实业之间的关系就疏远了。这些人以后可能会变成企业家,但对于兴汉来说能有什么贡献就不好说了。所以,重视事业的话最好让兴汉和实业的关系更近一些,这样在经营实业的同时,兴汉也能得到很大促进;
    第四,文化兴汉,这是最为普遍的方式。现在在各地,汉服团体组织各种活动,主要就是在从事文化宣传。文化虽然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中产生,却可以反作用于社会。但是,文化不是独立发展的,它与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是紧密相连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宋豫人提出“文化辛亥论”其实是将文化独立于社会,是不现实的。人们寄希望于走文化一条路,但这种发展的结果会是相当有限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以上几条道路包括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当然也有的路包括政治方面。但我认为,单纯某一方面都是无法完成兴汉的任务的,必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也主张“先富后教”。但实际上,“实仓廪”也是要在社会道德底线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才去做的,并不是全然不顾道德而去追求利益。下一步,则是在经济利益实现了一部分之后,再次加强道德建设,从而促进下一步的更高的利益。中国人很少主张“某某决定论”,虽然将问题分为多方面,但也是联系起来看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都是群体发展的一个方面,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我们要推动汉民族的复兴,也应当遵循这个规律,全面看待问题,全面发展,相互促进,而不是仅着眼于一个部分而忘掉全体。我们追求的民族利益也是包含各方面的,所以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重视到各个方面。
    四、兴汉展望
    汉服运动是为了实现汉民族复兴走出的第一步,因为衣冠是最为表面也最为吸引人的内容。通过宣传华夏衣冠,能让更多的汉人激起民族意识。但是,这只是第一步而已,正所谓“始自衣冠”,其后的路还长着呢。可很多人竟然就在此止步了,这是因为很多人没有仔细思考为什么参加汉服运动,其目的和未来的归宿又是什么。人们多少有些本末倒置,一味追求复兴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复兴传统文化是为了什么呢?传统文化难道只是一个目的而不是手段吗?难道是中看不中用的吗?当然不是。传统文化也是为现实服务的,在古代为古人的现实服务,在今天也能为今人的现实服务。所以,归根结底,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手段,是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好而运用的一种手段。所以,复兴的终极归宿还在整个民族以至于世界的人生活得舒适、幸福。明白了这些,我想就应该知道怎样努力了。
    利益本身就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为了实现利益,我们也必然重视各个方面。因此,对于兴汉运动中,有人重视文化宣传,有人重视经济积累,有人重视政治诉求,我们都应该看的很正常,大可不必讳言经济、政治等方面。各个方面的追求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也是必须经历的。如果要避讳的话,也是因为妨碍到全面复兴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段。
    在当前的形势下,各种道路的探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今要做的,就是从整体把握,把各种道路有机统一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理论结合实践,实业结合汉文化,文化宣传结合经济手段,从而使兴汉走上可持续、全面发展的道路,真正实现民族的利益,真正“达于博远”!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4-07-17 1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