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说新疆玉吧 关注:12贴子:321
  • 0回复贴,共1

借鉴文和田玉的认知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和田玉的辩识主要分山料的辩识、山料与石头的辩识、山料与料器的辩识、籽玉的辩识等4个方面。
1、山料的辩识
山料有和田山料、俄罗斯山料、青海料。这几种山料的白玉都有共同的特点:灯光下有细密的小云片状、云雾状结构的玉花,光泽温润。对于这几种山料的辩识,检测机构也很不易辨别。一般是凭经验而定,相对而言俄罗斯白玉质地稍粗糙,絮状物较多,“白”而不“润”,给人一种“死白”的感觉。如将和田白玉与俄罗斯白玉放在一起比较,前者“润”而白得细腻,后者“糙”而白得无神。据玉雕行家讲,俄罗斯白玉在砣下容易起“性”,做细工时容易崩口。还有一点,玉器成品在用硬物轻轻敲击时,和田白玉发出的声音正如古人所言“其声清引,绝而复起,残音远沉,徐徐方尽”。而俄罗斯白玉发出的声音则显得沉闷。青海玉(可以参看雅园玉道网倪伟滨大师介绍的《丰富多彩的青海玉》)也有类似的缺憾。俄料与青海料相比,俄料不是那么“水”和“灵”,在透光性和密度方面,猛一看更近似和田料,而且上等俄玉完全可与和田玉媲美。岳蕴辉先生说:“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专家也无法准确辩识来自不同年分、不同产地和不同矿山的原料。有些人标榜自己可以准确区分产地,只能说明他了解的矿山有限,见过的玉料太少。”
大家可以比对一下:
2、山料与石头的辩识。
一是石英岩类玉石:也叫水石,有的也很细腻、玻璃光泽、密度松、比较干涩,硬度比和田玉高。但韧性差,脆性强,阴刻线容易起崩口。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石英岩类玉石都是用模子高温压出来的,没有手工雕刻的痕迹。
二是水白玉:也叫南阳玉或者独玉,玻璃光泽,硬度比和田玉高,有的很透,有的半透,密度松,大多色杂。有一种乳白和奶白的独玉,细看他是白中闪乌,又叫乌白玉,地摊上多见。
三是东陵石: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等品种,产地较多,新疆三山都有大量产出,属石英岩,密度松,玻璃光泽,硬度比和田玉高,价低量多,一般用来雕琢大型摆件。
四是大理岩:这种玉石颜色呈白色,硬度低,普通小刀可划动,蜡状光泽,内部结构为水线状、条纹状。
五是阿富汗白玉:阿富汗白玉玉质细腻均匀,光泽油润,肉眼看不到玉花,经常用来冒充上等白玉或羊脂玉。但硬度低,用普通小刀就能刮出白痕。
六是蛇纹石玉:也叫岫玉,主产辽宁岫岩县。新疆昆仑山也有十分丰富的岫玉储量,一般叫新疆岫玉或昆仑岫玉,维族朋友叫“卡瓦石”,有山料也有籽料,品种多,有的就用来冒充和田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墨玉,主要区别是岫玉硬度低,用钢锯条可划动。
3、山料与玻璃等料器的辩识
一是直接用乳化玻璃冒充和田白玉,玻璃制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大小不定的气泡,只要有气泡就肯定不是白玉。但玻璃制品有的也无气泡,所以无气泡者也未必是白玉。
二是用乳化玻璃加铅粉,再加蜡质类填充料,用模具铸出来。玻璃洁净透明,铅粉可以增加比重,蜡质类填充料可以掩盖玻璃的透明和贼光,也叫脱玻化玻璃,由于其光泽、透明度、颜色、细腻程度等外观均与天然和田山玉极其相像,用肉眼难以分辨。
三是用玉粉合成,模具压铸而成。这几种合成料硬度都不如和田玉,有的用小刀可划动,有的可能划不动,最好拿到正规质检部门去检测,否则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4、籽玉的辩识
籽玉只产在新疆和俄罗斯。和田籽玉是代表真正的中国帝王玉,也是和田玉藏家的首选料。目前,因籽玉的不可再生性、产量的有限性、开采的限制性、藏家的广泛性、暴涨的增值性和赏玩者的盲崇性,而实际上真正的籽玉原料和籽玉玉器在各地玉石市场的份额不足10%。也因此导致造假的籽玉愈演愈列。籽玉的造假始至宋朝,什么烟熏、色染、血焖、火烤、水煮、油炸、酸蚀等花样繁多,到现在已经出现了运用激光等高科技造假的籽玉,有的就连专家也很难辨别。
真籽玉的特点:
皮色:真籽玉不论是原生的还是次生的,他们都在河床中经历了亿万年的冲蚀磨砺,一般在质地松软的表皮沁入颜色,在有裂的地方深入肌理,皮上的颜色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由浅到深,这种沁色过度自然,层次分明,皮和肉的光泽、质地感觉一致,就象是从肉里面渗出来的一样。质地致密的籽玉沁色少,即便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缝里。
毛孔:所谓毛孔是指无论多么细腻的籽玉在自然状态下经过千磨万击的历练,都会在他的表面形成无数密密麻麻的小孔,非常像人的汗毛孔,一般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测光看或者在放大镜下看都很清楚。要没经验的话,你只要随便在那个河滩上随便拣几块有一定磨光度的卵石,你仔细看看,仔细比比就知道什么是籽玉的毛孔了,当然一般卵石的毛孔要大一些,因为他的硬度比和田玉要低得多。而磨光料或者叫滚料的表面只有滚磨过的磨痕和檫痕,绝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毛孔”。因此用毛孔来鉴别真假籽玉非常有效。
硬度:这里所说的硬度是指玉石的相对硬度或称摩氏硬度,这是一种划痕硬度。摩氏硬度分10级,1级最软如滑石,10级最高如金刚石。具体分级标准如下:滑石1度,石膏2度,方解石3度,萤石4度,磷灰石5度,长石6度,石英7度,黄玉8度,刚玉9度,金刚石10度。和田玉的硬度一般在6.0-6.5左右。一般钢锯条的硬度为6.0,玻璃硬度为5.0。质地好皮色薄的籽玉都有较高的硬度,一般在摩氏6.5左右,用小钢锯条是绝对划不动的;质地松皮色厚的真籽玉硬度稍低些,一般在摩氏6.0左右,用小钢锯条能划动一点。
假籽玉特点:
一是用滚料上色冒充籽玉。这种情况大多数用岫玉、石头和次等山料也有用好山料的,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上色。这种颜色一般都浮在表面,就是高抛光后他的颜色也是浮在表面,和肉质的结合部没有过渡关系,很不自然,最多的是红色和黄色,有的料子很透,大多用青海料,这类料子基本没有汗毛孔,比较容易鉴别。
二是用低档籽玉上色冒充高档籽玉。第一类是把品象不太好的低档籽玉做上假皮色,消费者会以有毛孔断定是籽玉,再被艳丽的皮色吸引。这类皮色还是浮于表面,或类似糖霜,殊于层次,尤其撒金皮和枣红皮居多,要仔细辨别。第二类是在上等籽玉上做假皮色,从而达到皮色鲜艳,价格翻倍的目的,也称“加强皮”。这类假皮层次分明,有真有假,极难分辨!有时行家都会被这些皮色所迷惑,可行的办法是用强光照出内在的沁色,观察里面的沁色和外面的皮色颜色是否一致以及外面的鲜艳皮色有无内沁和呼应,特别是出现鲜艳的枣红皮就要当心了。第三类是在高档籽玉上做假皮色,他利用生成籽玉皮色的天然矿物质,在很短的时间里使籽玉形成各种皮色,这种皮色也很难辨别,这种假皮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属于“真皮”了。
总的来说,对和田玉的辩识一般只要多看实物、多上手、多看书、多上网、多问行家,不用3个月就会辩识了。但是在辩识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他的细腻度、油糯度、硬度、毛孔和皮色等五项综合指标来确定(毛孔和皮色主要是针对籽玉的),不论哪一项有疑问,都要反复的琢磨再琢磨。如果仅凭某一项指标就妄下结论、在这里顺便介绍几本好书和几个网站:《白玉品鉴与投资》、《赏玉观璞》、《中国新疆和田玉》百家民间精品录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18 19: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