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_醒来吧 关注:63贴子:2,786
  • 3回复贴,共1

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神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www.bskk.com/thread-290023-1-1.html


1楼2014-07-21 11:04回复
    (二)坐禅须知
      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那里不是道场?本用不着什么禅堂,也不是坐才是禅的。所谓禅堂,所谓坐禅,都是为我等障深慧浅的众生而设。
      坐禅先要晓得善调身心,若不善调,小则害病,大则着魔,实在可惜!禅堂的行香坐香,用意就在调身心,此外调身心的方法还多,今择要略说。
      结跏趺坐时,宜顺着自然正坐,不可将腰作意挺起,否则火气上升,过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又不要弯腰垂头,否则容易昏沉;尤其不要靠背,否则会吐血的。
      如觉昏沉来时,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轻略移动臀部,昏沉自然消除。
      用功太急迫,觉心中烦躁时,宜万缘放下,工夫也放下来,休息几分钟,渐渐会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否则日积月累,便会变成性躁易怒,甚或发狂着魔。
      坐禅中遭遇的境界很多,说之不了,但只要你不去执着它,便碍不到你,俗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虽遇着或见着什么恶境界,也不要管它,不要害怕;就是看见什么好境界,也不要管它,不要生欢喜。《楞严》所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三)用功下手认识宾主
    用功怎样下手呢?楞严会上憍陈那尊者说「客尘」二字,正是我们初心用功下手处,他说:「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束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宾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暘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客尘喻妄想,主空喻自性。常住的主人,本不跟客人或来或往,喻常住的自性,本不随妄想忽生忽灭,所谓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尘质自摇动,本碍不着澄寂的虚空,喻妄想自生灭,本碍不着如如的自性,所谓我心不生,万物无咎。此中「客」,自不随妄想迁流,进一步明白「空」和「尘」,妄想自不能为碍,所谓识得不为冤。果能于此谛审领会来下手用功,便不致有多大错误了。
      (七)悟道与修道
      憨山祖师说:「凡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然悟有解证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于一切境缘,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融途成滞,多作障碍,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参也。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去,逼拶到山穷水尽之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然后即以悟处,融会心境,净除现业流炽,妄想情虑,皆容成一味真心,此证悟也。此之证悟,亦有深浅不同,若从根本上做功夫,打破八识窠臼,顿翻无明窟穴,一超直入,更无别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证者深;其余渐修,所证者浅。最怕得少为足,切忌堕在光影门头,何者?此八识根本未破,纵有作为,皆是识神边事,若以此为真,大似认贼为子,古人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于此一关最要透过。所言顿悟渐修者,乃先悟已彻,但有习气未能顿净,就于一切境缘上,以所悟之理,即起观照之力,历境验心,融得一分境界,证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显得一分本智。是又全在绵密工夫,于境界上做出,更为得力也。」


    2楼2014-07-21 13:03
    回复
      云门事变——虚云老和尚惨遭军警毒打,入定神游兜率天宫内院
      http://bbs.tianya.cn/post-647-13159-1.shtml


      3楼2014-08-25 15:34
      回复
        西方极乐世界游记,虚云弟子 宽净法师一定就是6年半
        http://www.fosss.org/JingTu/YouJi/Index.html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10-11 14:59
        回复